古镇旅游网

中和古镇追寻一代文豪苏东坡


中和古镇,因一个人而著名,这个人就是一代文豪苏东坡。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其中有半年寄居在昌化将军张中的官舍,在中和、桄榔庵居住的时间不过两年多,然而中和自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尤其以吟诗作联四乡闻名。真的很难想象这么短的时间里,一介文人竟能对当地文化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


中和镇外东坡书院,一所孤独的红墙院落,在绿树掩映下,独守着一片开阔的空地。书院平日难得有游客光顾,热带强烈的阳光照射下,红墙更显耀目,绿树叶更见挺拔。院前一大片水塘,水浮莲蔓生其中,兀自开着一池塘的淡紫色小花。走进大门,一座小桥直通载酒厅,厅后便是载酒堂,堂前的东坡祠据说前身就是桄榔庵(后来移建于此),那是当地名士黎子云等人出钱帮苏东坡修建的茅舍,东坡离开海南后一度塌废,不过历代政府都相继拨款修葺,几经重修,最后就成了现在东坡书院的格局。


东坡祠内有三尊彩色塑像,东坡在讲课,黎子云在聆听,儿子苏过恭立一旁。有趣的是,祠堂外一块牌子上写着“请上香苏公,保文子文孙”,看来,东坡先生在这里已经颇有些神化了。但其实,苏东坡在我的心目中,是中国古代少有的一位有趣儿,不装、不矫情的文人,喜欢吃肉,爱讲些笑话,如今,又何至于要坐上神坛享受“冷猪肉”的待遇呢?载酒堂西园的花圃中,有一尊东坡居士全身铜像,人称“坡仙笠屐”,雕像中的苏东坡面容清癯,神情有几分落寞,看上去并不似传说中的那般豪放旷达,毕竟,古稀之年一再遭遇贬窜,在困苦中艰难维生,绕是乐观如东坡,内心也难免会有“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的悲叹了。
从东坡书院出来,顶着烈日沿院前小路汗流浃背地走了大约20分钟,就到了中和古镇。在古镇上慢慢的走走看看,从北门武定门进,西门镇海门出,内中的破败和萧索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可以看出,当地政府对古镇的保护力度很是有限。中和古镇在宋代时曾是海南重要的军事重镇,那时的城门上有城楼雄峙,门前有月城做屏障,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如今,古城墙只残存两座城门,而且西门已近乎完全坍塌,北门墙上也已经爬满荒草,残砖断瓦,城门内外垃圾成堆无人料理,一群闲极无聊的村民在城门洞里玩纸牌赌钱,两头体型硕大的水牛横卧门前悠闲地嚼着荒草。当地人说,中和为了修公路,推倒了大部分城墙,后来兴修水利,又直接把城墙砖搬去建了水坝,听来实在让人扼腕叹息。
镇里的房子大多是新建的小楼,为数不多的旧屋子破旧不堪,瑟缩在大片新楼中间,让古镇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残存的古韵只能从老房子、短促的石板街、人家门上的楹帖里依稀寻觅了。州前街是中和的一条青石板老街,现在名叫复兴街,就在中和卫生院对面,老街很短,只有100米,住着五六十户人家,分上头街和底下街,用当地人的话说,“从上头街行到底下街,就打个呵欠的功夫”,这里以前是中和镇的商业中心,但是文革时期,镇上的商家为逃避抓捕,都用水泥将自家商铺的商号糊掉,所以现在牌楼上商号的名字大多数已经无法分辨了。牌楼黯淡斑驳,摇摇欲坠,街上的房屋也同样破旧不堪,有一些已经无人居住,风吹雨打,便成了危楼。站在复兴街口,一眼望过去,青石街上很多地方都堆积着砖头、沙石、水泥等建筑材料,看来,在不久的将来,老街就会消失在一幢幢丑陋的现代楼房群中了。


旅游贴士:
交通:从海口出发,乘坐海口到洋浦的班车,在中和路口下车,转乘当地风采车去东坡书院。如从儋州(那大)出发,儋州军屯车站(私营汽车站)每天白天每隔半个小时有一班车发往中和镇,在中和桥头下车,步行至东坡书院大约需要十分钟。洋浦和和中和古镇同在一条线上,可以先到洋浦古盐田,然后乘坐洋浦至儋州的班车在中和路口下,转乘当地风采车去中和古镇或东坡书院。
离老街不远镇政府大门对面街上的宁济庙值得一看,这是海南建筑年代最早的冼庙,是为了纪念冼夫人而建的。这位在南北朝时期平定岭南叛乱,后来率领岭南民众归顺隋朝的巾帼英雄,被后世尊奉为“圣母”。宁济庙为三进式院落,有正殿、中堂、陈列馆等,庙内一组九峒黎首石雕是唐代的作品,古拙生动。
中和是海南著名的“楹联之乡”,居民门上的对联很值得细细品味。这些盈联都是居民自己撰写的,或文采飞扬,或雅致,东坡风韵的流布由此可见一斑。
中和镇上著名小吃是“锅头”,有点像福建的“锅边糊”。它是用米浆和味道鲜美的海鲜汤制作的,先将汤煮沸,用瓢舀米浆沿着锅边倒下来,锅边米浆顷刻受热凝固,然后用锅铲把它铲到锅里,吃时加上各种佐料,口感爽滑,味道鲜美。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