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乡的侗寨第一楼增冲村


鼓楼、花桥、村庄、田园连成一个整体,相照辉映,如花似锦,别有洞天。侗寨第一楼增冲鼓楼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1672年),系B层木结构,瓦顶为重檐式古建筑,双层楼冠,葫芦宝顶。楼高约26米,中立4柱登顶,每根柱直径08米高巧米,构成鼓楼主干。每层外竖8柱,形成放射性八角形,柱高35米,层层向上,每层用8根短瓜柱依次叠竖收刹,紧密衔接,直到层。11层的上面再立两层八角伞顶宝塔楼冠,构成鼓楼的顶部,宝顶直插云空,犹如倚天弄云的两把艳丽彩伞。鼓楼各层分水瓦脊采用猕猴桃藤浆与石灰拌和为粘合剂叠瓦而成,表面刷石灰浆,洁白耀眼,久不褪色。檐角曲翘,泥塑鸟兽。封檐板面彩绘龙、凤、鱼、蚱等图案,檐下点缀精雕木花,古朴庄重。鼓楼底层开三扇大门,地面墁青石板,正中挖一火塘,四壁悬挂对联、匾额,门楣上“万里和风”匾系清道光H年(1830年信地侗寨所赠,体现了侗族人民之间的亲密友谊与侗族地区的祥和氛围楼内设有楼梯,蜿蜒而上:直增冲村鼓楼之美,不仅美在它那“秉亭子之清幽,兼宝塔之奇伟”的造型,更美在它是侗族文化的代表,是传播民族文化、体现民族团结和兴旺的象征。1”7年,国家邮电部在地方选题邮票中,发行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贵州《侗族建筑》邮票一套四枚,其中首枚就是“增冲鼓楼,邮票的发行把增冲鼓楼这一恢宏的侗族建筑明珠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增冲村是文化之乡,这里人人能歌善舞,爱唱侗族大歌,侗歌从2世纪50年代开始泼现,唱响全国,20世纪8年代唱响巴黎,震惊了世界音乐界。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因而自己的历史、社会知识、生产生活、伦理道德等都靠歌声来记录和传承。歌师对弟子口传心授而在侗寨拥不邂然的权威,是天然的长老和寨老。在侗乡,生死、嫁娶和节庆都有侗族大歌的演唱。古村还是歌海之乡踩歌堂(哆耶)是一种集体性、祭祀性的舞蹈,是侗族先祖贯公和也降创造的,据说参加跳这个舞能消灾祈福保佑平安。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每逢节日,侗寨欢聚于鼓楼歌坪举行热情洋溢的踩歌堂抬官人”和开展各种精神文明文体活动。
旅游TIPS: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往洞乡增冲村。 榕江县城到增冲37公里,盘山路,最好包车前往,也可坐班车到停洞乡后,等待去增冲的过路车,要碰运气。增冲有一辆农用卡车,每天730左右发往榕江,下午1:00-2:00从榕江返回。从江县城到增冲50公里,也只能包车,或者在停洞乡等车。羊淡季12元,旺季30元。
从江县旅游局电话:08556412190
温馨提示:
增冲村风味食品有红肉(紫血肉、鱼生、烧鱼、鱼肠酱、虾酱、黑米饭、黄米饭、扁米、侗果等。他们的民族传统节日很多,有正月十五、春社节、斗牛节、清明节、乌米节、插秧节`六月六、吃新米节、八月十五、芦笙节等。每次盛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