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旅游网

五台山朝拜五方文殊(一)


方案一黛螺顶“小朝台”

    黛螺顶位于一座小山峰的顶端,隔着清水河与台怀镇遥遥相望,从远处看,这座山峰形如一只大螺蛳,又因松柏遍山,满目青翠,故名黛螺顶。从前最虔诚的拜佛者来到五台山,要到五座台顶分别拜渴东台望海寺的聪明文殊、北台灵应寺的无垢文殊、中台演教寺的孺童文殊、西台法雷寺的狮子吼文殊,以及南台普济寺的智慧文殊,才算功德圆满,此为“大朝台”。当年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再加上五台山气候多变,很多人无法完成大朝台,留下终生遗憾。据说乾隆皇帝来了多次也没能如愿,于是便召见黛螺顶的住持青云和尚,要他想出不登五台又能朝拜五方文殊的办法。庙中的小沙弥妙慧建议:在黛螺顶兴建五方文殊殿,把五座台顶的文殊集中到台怀镇地势最高的寺院,来黛螺顶就等同于朝拜了五台。皇帝就是霸道,为了皇帝方便朝拜,文殊菩萨也不得不搬家,从此以后,到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就成了“大朝台”的替代品,被叫做“小朝台”,黛螺顶的香火也更旺了。
虽然小朝台免去了跋山涉水之苦,爬台阶的滋味却也不那么好受。从山脚到山顶有一条高达1080级台阶的“大智路”,曲曲折折盘于山间。走大智路的过程漫长而乏味,只是机械地重复着爬台阶的动作。路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一步一叩、等身长头的,有三步并作两步、如履平地的,有手柱拐杖、蹒跚而行的,有手捧高香、念念有词的……唯一的不和谐音就是那些身披袈裟拦路要钱的,一个个口中喃喃念着:给点路费回西藏吧。想起大智路下方台阶上用红油漆写着“假出家人骗钱,警惕”的字样,对伸过来的手置之不理,他们倒也不羞不恼,只是执着地向下一个游客又伸出了手 ,说着几乎一模一样的台词,在以智慧闻名的文殊菩萨道场,这样的手法未免太没有技术含量了。
气喘吁吁地爬到山顶,寺门前的平台正是观景的绝佳之处。俯瞰台怀镇,摇拜五台顶,五台山风光尽收眼底,但见殿宇鳞次栉比,白塔高雅圣洁,黄瓦金光耀眼,红墙层层叠叠,近林苍翠,远山含黛,蓝天高远,白云悠悠,一派佛国天界风光。面对这样的美景,登台阶之苦早已被抛于脑后,但觉气定神闲,心旷神怡。五方文殊殿前的香火非常旺盛,看来大家都喜欢走捷径,不用费太大力气又相当于走遍五个台顶,何乐而不为?寺内古松如盖,为看起来不够古旧的殿堂和塑像带来一抹历史的沧桑。


交通:从杨林广场到黛螺顶山脚下有两条路,一条先向北行,走金界山庄的大桥渡过清水河,自摊贩群中穿过,即见到三股小道,自左自右分别为马道、索道和土路,沿土路向南100米即到达大智路起点;另一条路从五台山宾馆对面稍偏南的巷子里直行过小桥,至下善财洞向北,沿寺院红墙右转即到达大智路。
登山:登大智路台阶,约需20-40分钟,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为了表示心诚,大多数人会选择步行上山;索道单程用时9.5分钟,上行约35元,下行约30元,含1元保险。
游览时间:三十分钟。
手记:
1、 清晨上黛螺顶,晨雾飘荡在山间,台怀镇处处炊烟袅袅,看着第一缕阳光温柔地抚摸对面菩萨顶的红墙黄瓦,感觉格外温馨。
2、 大智路中途有上善财洞,传说清顺治皇帝在五台山出家时曾在此写下《归山词》一首,现在这首诗还保存在该寺山门过道的山墙上,语句通俗浅白,个人认为从气度到语言都不像做过皇帝的人的手笔,应为伪托之作。
3、 黛螺顶山脚下的摊商市场商品服务比较齐全,从小吃、早点到五台特产、香烛等都有售。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