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旅游网

蚕花庙会


新市民俗文化亮丽多彩,其中蚕桑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蚕花庙会。蚕花庙会是新市蚕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所有蚕桑产区,均未有此风俗,独新市镇与近郊的含山有蚕花庙会,而新市蚕花庙会早于含山蚕花庙会。新市蚕花庙会,源于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于越都会稽往姑苏送蚕花,途经新市,遇到十二位美丽的采桑姑娘,围在西施轿前翩翩起舞,西施姑娘手托花篮,把绚丽多彩的绢花分赠给采桑姑娘,以祈佑蚕桑丰收,从此西施送蚕花这个美丽古老的故事,就在新市乡村广为流传,每年清明,人们自发相聚举办蚕花庙会,以追念西施。古时养蚕产量不高,而蚕桑又是农家主要经济收入,故农人们将大部精力扑在蚕桑生产上,同时又信仰菩萨,祈求如来佛神(后塑有蚕神像)为蚕宝宝消病祛灾赐给丰产年,祈祷蚕茧丰收。唐代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大唐兴善寺(北宋更名觉海禅寺)创建后,新市蚕花庙会即在觉海禅寺举办,当时属于自发,时间在每年的清明时期。那时方圆数十里的四乡农人蜂拥到觉海寺、司前街、胭脂弄、寺前弄、西庙前、北街一带,人山人海,你挤我轧,故日“轧蚕花并有蚕花谣诗。在迎圣桥市河两边摆满民间艺人自制蚕花出售,故名“蚕花庙会”。


蚕花用绫绢或彩纸剪成或做成蝴蝶形,抑或美丽多姿、艳丽多彩,蚕农纷纷选购,姑嫂们或插头上,或供奉蚕室。至明清民国时期,新市蚕花庙会年年举办,清代康熙新市诗人徐以泰有《新市祭蚕神》七律诗:“小市寒泉九井深,踏青人礼木观音。状元桥外飞花急,一片斜阳在竹阴。舞龙扮煞古风淳,紫袖青衣紫幞巾。节到清明齐作社,文明箫鼓祭蚕神。”清代德清诗人陈斌澜亦有《新市轧蚕花》七言绝句:“清明红雨暖平沙,陌上晴桑欲吐芽,作社祭神同结伴,胭脂弄里轧蚕花。”当时的青年男女在轧蚕花时谈情说爱,这在轧蚕花民歌中可见一斑:
清明天气暖洋洋,桃红柳绿好风光,姑嫂双双上街去, 胭脂花粉俏梳妆。红绿蚕花头上插,香水洒得扑鼻香,觉海寺里真闹猛, 男女老少似海洋。邻村阿哥早等待,一见阿妹挤身旁,一把奶奶偷偷捏,姑娘脸红薄嗔郎。
因蚕花庙会时期,人数实在太多,游人分流临近的刘王庙广场、东岳庙、永灵西庙等地。新市蚕花庙会在1937年日寇侵占新市时停办。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至1948年曾恢复。解放后蚕花庙会停办。1993年觉海禅寺恢复佛教活动,中断40余年的新市蚕花庙会开始自发举办。1999年清明,新市镇人民政府发起正式举办新中国的第一届新市蚕花庙会,庙会期间,万人空巷,观者逾五万,至今已举办十二届蚕花庙会。与蚕花庙会相配备的还有祭蚕神、蚕花歌舞、臂香会、拜香会等活动。
新市浓郁的古镇风貌吸引了众多的电影制片厂来新市拍摄电影: 1962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在新市西河口、南汇街、南昌街、南栅漾及新市镇水北村、韶村村等地拍摄了电影《蚕花姑娘》,该剧是根据新市镇水北村东坝组沈月华、章琴珠姑嫂先进的养蚕事迹所拍摄的,编剧顾锡东,主要演员有尤嘉、朱曼芳、牛等演员。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