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盐都黑井

“王”字型的武家大院豪宅、贞节牌坊、道光皇帝的御笔、飞来寺、以前曾产过盐的盐井及卤水池子仍留在那里。在龙祠内悬挂着雍正皇帝所题写的牌匾,上书“灵源普泽”四个大字。此匾长2米多、宽80厘米,匾上雕有9个龙头。 “灵源普泽”四字也正是雍正皇对当时黑井卤水惠泽普天下的评价。还有始建于明末,完工于清道光年间,至今仍发挥着防洪作用,护卫着黑井镇的安全的黑井庆安堤,也是一个不可不去的地方。那些古盐井,煮盐灶,仿佛在向人们倾诉着历史的久远和沧桑的变迁……

黑井第一灶户 武家大院

武家大院是当年黑井镇上有钱有势的大盐商武氏家族的宅第。大院完全是土木结构,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7年),至咸丰七年(1858年)扩建完毕,历时20余年。武家大院依山而建,屋子依地势修筑为三层,分上下两个四合院,由四个天井组成,共有99间房、108扇门。构成一个“横三纵一”的“王”字布局,把武家主人“黑井第一灶户”的霸气永远保留了下来。据说大院的主人当年曾请来京城有名的建筑师,设计上还融入了法式风格。在院落背靠的山中,甚至还有两条逃命的暗道,可谓费尽心机,堪称民居建筑的大手笔。这武家是黑井的外来户,清代后期,武老爷取得了举人头名的功名。其三个儿子中,三儿子武维扬事业做得最大,成了黑井首富。他不但拥有自己的盐井,还收购了别人的盐灶,并且成立了地方武装,控制了盐路,几乎与政府的税警队、缉私队平起平坐。武维扬的生意做得如鱼得水,官家几乎失控,取得了黑井盐业经营的绝对主动权。盐号、银行、当铺,以及鸦片买卖都为武家带来了滚滚财源。如今,历史的尘埃落定,只留下一座老宅显示着主人当年的荣耀。院落内很清静,除了我并无其他参观者。一个人游走于会客的厅堂、小姐的绣楼、存放银两的巨大仓库之间,昔日武家大宴宾客的碰杯声、丫环小姐们的嬉笑声、搬运银两所发出的撞击声仿佛又在耳边回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