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旅游网

楚州名镇–河下古镇


河下古镇是国家“十五”期间确定的30个历史文化名城核心保护区之一,距今已经有超过一千年的历史。
  沿淮安段运河东岸进入湖嘴大街是寻访河下古镇的最佳路线。从这里可游览曲折回环的运河古码头和萧湖园林,可拜谒古朴幽深、高墙飞檐的寺庙庵观,置身昔日的历史场景中,你将感受到淮北水乡特有的文化气息。
  对河下古镇的认知,源于对大运河开挖与兴替历史的了解。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挖的邗沟是京杭运河最古老的一段,河下就坐落在邗沟入淮处末口内。因邗沟底高,淮河底低,为保证邗沟水位,故在邗沟和淮河相接处设堰,过往舟楫到此均须盘坝方能入淮。据史料记载,在清以前,长淮千里,只有楚州运河可以通南方以入江。公元1194年黄河夺淮,从此淮安屡遭水患。明永乐十三年(1415)平江伯陈开清江浦,导淮安城西管家湖水入淮。河下居管家湖嘴,处黄、运之间,扼漕运要冲,成为咽喉之地。由于这里地势低下,“河下”之名逐渐在民间形成并被官方采用。
  河下的繁荣发达,与两件事密切相关:一是漕运,二是盐务。清康熙、乾隆二帝都曾巡视河下,可见当时河下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
河下古镇石板街有多条,可能不是由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完成的。正如程纲所说,“继成善举者,指不胜屈”,大约先由一人倡导,然后有许多人效仿,东一条西一条,南一条北一条,逐渐增多,便有了若干条石板街纵横交错,形成多个热闹繁华的十字路头,构成西湖嘴市、姜桥市、相家湾市、罗家桥市、古菜桥市、米市、柴市、花市、西义桥市等粮、油、柴、鱼等市口,使河下成为一个有二十二条街,九十一条巷,共达十三坊,用石板路为血管脉络组成的生机勃勃的小镇。石板街迄今犹存估衣街、琵琶刘街、中街、花巷街、茶巷街、西湖嘴街、罗家桥街、大成巷、粉章巷、干鱼巷等。构成了河下石板街文化,为古镇风貌中的亮点。
  明清鼎盛时,河下有22条街,91条巷,13坊,70多座园林,30多家诊所和药房。明中叶后黄河夺淮入海,淮北盐运分司署从涟水迁移到淮安河下,而淮北批验盐所改驻河下绳巷,负责护盐的淮北巡检则移驻乌沙河。淮北“产盐地在海州,掣盐场在山阳”,河下遂为淮北盐运必经之地。由于盐务机构的驻节,使得更多的盐商纷纷迁居河下,从事与食盐相关之事的居民不下数千户。河下成了民船和商船转运、启停之地,帆樯云集,车水马龙。

  “十里朱旗两岸舟,夜深歌舞几曾休。扬州千载繁华景,移在西湖嘴上头。”这首明代诗篇记载了河下往日的繁华景象,而唯一能让这繁华永恒与不朽的只有那些毁灭不掉的石头。走在河下古街上,如同进入了石头建造的世界,石板路、石板桥、石墙基……移步古巷,听鞋跟叩击石板的清脆声响,不禁要问:河下和周边地区都不产石,而河下却有100多条石板路,这石头来之何方?答案是盐业发达的结果!当时盐商们把盐用船运往各省,船从各省回河下时是空舱,为给空船“压载”,盐商们就将各地的石头装上船,既压了舱,又能出售,一举两得。为了盐运的需要,盐商程丹林首倡捐银八百两购石板铺砌湖嘴大街,其他盐商纷纷效仿,一时捐银铺建街道之风盛行。这些坚硬的石头,历经磨砺和碾压,竟然留下很多的车辙印,向今天的来访者印证着当年盐运的繁忙与沉重!
  河下交通的便利和经济的发达,吸引了八方富商,使之迅速成为明清侨民商贾的聚居地。河下尊礼重教之风浓厚,弹丸之地人才辈出,仅明清两代几百年间就出了67名进士、123名举人、11名翰林,而且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齐全。与河下相关联的众多名人中有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汉赋鼻祖枚乘、枚皋父子,文学家陈琳,唐代大诗人赵嘏,北宋时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盲人历算家卫朴,南宋时巾帼英雄梁红玉与丈夫、抗金名将韩世忠,明代抗倭状元沈坤、《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清代朴学大师阎若璩、甲午战争中抗日名将左宝贵、女弹词作家邱心如、水利专家殷自芳等,不胜枚举。
  老地名是城市符号,更是地方历史文化的记忆。走在河下古镇上,一块块镶嵌在老屋上的蓝色地名牌,让人们在想象的空间里与历史相遇。你瞧这钉铁巷、打铜巷、竹巷、风箱巷、竹巷街、估衣街,一看就联想起它昔日如火如荼的造船业和手工业。明时清江浦,南通大江北达黄河和泗水,为江淮漕渠要津,陈便在此建起厂房制造漕船,创建了全国最大规模的内河造船厂,每年造船500多只,造船的工匠达6000余人,一直延续到清乾隆时才渐渐裁撤。由于临近造船厂,又是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河下遂成为造船原材料加工集散基地,加工制造业日渐繁盛。
  游历河下,不但可以感受到历史留下的人文古迹,还可以感受到河下人的热情好客和精明能干。可以说真正的河下人都会做生意,镇上店铺林立,作坊连片。在这里,你可品尝到河下特有的汤包、蒲菜、豆腐脑等小吃,也可选购到家庭小作坊制作的大头菜、臭豆腐干和玉兰片等特产。河下人勤劳聪明、善于经营的传统,有着历史渊源。明清时期,每年夏秋之交,漕船到达淮安,一律要停泊在城西运河边上的河下漕运码头接受盘查,押漕官吏、船工水手纷纷上岸贸易,“牵挽往来,百货山列”,“市不以夜息”。
  因市场和商务繁盛,清代这里设立了福建会馆、浙绍会馆、定阳会馆、江宁会馆、江西会馆等。这些会馆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新安会馆里的徽州人,主要经营盐业;浙绍会馆里的浙江人,主要经营丝绸布业;定阳会馆里的山西人,主要放债收取印子钱。商铺云集,使河下繁华如都。
  离开河下,从古镇北门而出,有一座高耸的牌坊,横额书有“古镇河下”四个大字,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题写,两边对联曰:“杏林泰斗文学宗师十二翰林三鼎甲”“巾帼英雄须眉名将千秋青史几干城”。仰视它,超然的姿态中展现着沧桑巨变的历史;回眸它,定格的画面是古镇日益富强的明天。
  河下古镇渐行渐远,但它的色彩却在眼前变得丰富鲜活、五彩缤纷起来。
我国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系形成于明清,而尤以清时为盛。淮扬菜为何姓淮名扬,这不单纯是地理上的习惯说法,而是突出了淮菜在淮扬菜系形成发展中的地位。在明清以前,淮安(楚州)、扬州都是全国有名的大都市,都有各自的饮食文化传统。而淮菜在隋唐之际便已是驰誉神州的中国四大古典菜系之一。但明清以后,淮菜和扬菜开始相互渗透、逐渐融合,并糅合南北风味于一炉,从而形成了统一的菜系。而在这形成发展过程中,作为主要发源地的古镇河下的贡献是巨大的。
      河下还是古典名著《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诞生地,河下明清两代这里曾出了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而且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齐全,素有“中国进士之乡”美称。河下历代名人辈出,兴汉三杰之一的大军事家韩信,汉赋鼻祖枚乘、枚皋父子,唐代著名诗人赵嘏,宋代抗金巾帼英雄梁红玉,明代《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抗倭状元沈坤,清代温病医学家吴鞠通等许多千古名流人物,都诞生或发轫于此。特别是风靡世界的神话名著《西游记》,就由其作者吴承恩完稿于河下的“射阳”里。
       走在河下古镇石板路上,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据《河下志》记载,当年河下有108条街巷、44座桥梁、102处园林、63座牌坊、55座祠庙。富商的豪宅甲第连云,著名的有状元楼、魁星楼、吴承恩故居。明清两代,河下出过55名进士,三鼎甲齐全;出举人100多名;河下古镇历代名人辈出,军事家有韩信,文学家有枚乘父子,抗金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等也都是当地人的骄傲。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