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旅游网

车尘马迹寻古道(四)秦代的主要交通干线

四、秦代的主要交通干线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实现统一之后,分天下以为36郡,为了巩固统一,急需加强交通。于是立即致力于全国交通网的建立,在战国交通的基础上,“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史记?秦始皇本纪》),经过修整与沟通,将全国道路纳入以全国为规模的交通系统之中。
1. 秦直道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六国年表》: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为直道,道九原,通甘泉”。《蒙恬列传》:“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蒙恬督师修筑自云阳直抵长城脚下九原郡治的道路,全长1800里,合今约751公里(汉制每里折今417.5米,以下同)。修筑道路时,逢山开山,遇沟填平,大体南北相直,一般道宽20米以上,是京城咸阳至北部边塞九原最接近的道路,故称“直道”。
直道南起云阳林光宫(今陕西淳化县梁武帝村),沿子午岭北行,经今陕西淳化县鬼门口、旬邑县石门关、黄陵县艾蒿店沮源关、古道岭、富县槐树庄、张家湾西侧、甘泉县桥镇乡方家河村、志丹县安条林场、侯氏乡等地进入安塞县境,又沿横山南麓经今子长县北境、子洲、米脂、榆林等县西境,穿过毛乌素沙漠,进入鄂尔多斯高原,过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北,东胜县西侧,在昭君坟东侧渡过黄河,达九原郡(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孟家湾)。这条直道一半修筑在山岭上,一半修筑在平原草地上。其中蜿蜒在子午岭山巅的一段路线,完全沿山脊直行,遇到河川切断山岭处,下了岭坡,旋即上梁,很少在川道中盘桓,敷设别具一格,是名副其实的“山脊线”。
直道为什么以云阳为起点呢?因为云阳距国都咸阳不远,其间有往来方便的交通大道。咸阳至云阳之间修有驰道,道的两旁都筑起了垣墙,又称甬道,车辆驶过如同穿行巷中。云阳县北有座甘泉山,峰峦起伏,云高气爽,风景十分秀丽,是避暑的胜地。山上建有林光宫,秦始皇经常去那里游幸。战国时期,甘泉是子午岭下的一个显要关隘,起着屏蔽咸阳的作用,秦始皇常去林光宫,也包含着一定的军事意义,所以直道也从这里为起点。
直道的修筑主要是从战略上考虑的。匈奴长期以来活动于阴山南北,早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就经常向南进攻。秦国以及东部的赵、燕诸国经常受到匈奴的侵扰,首当其冲的又是秦国。匈奴控制的地区,南边可到宁夏固原、陕西榆林一线,即战国时的秦长城以北的鄂尔多斯草原和六盘山、横山北麓,距咸阳最近处仅250公里。匈奴的轻装骑兵疾行一昼夜就可到达。秦始皇以前的秦国,一般都对匈奴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征发民众修筑长城,但长城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保障北方的安宁。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就派遣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征,把匈奴驱逐到了阴山以北。秦王朝在新统一的地区建立了34座县城,从内地迁徙了大批民众到这些地方定居,并在今包头市以西设置了九原郡进行统筹管理。在驱逐匈奴的第二年(公元前212年)下令修筑直道,以便有效地统治这一片国土。据史料记载,秦直道修通以后,秦始皇的铁甲骑兵,从林光宫军事指挥地出发,三天三夜就可以抵达阴山脚下,与长城构成“T”形战略防御体系,使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

直道是一条军事要道,也是发展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道路。从多年来直道沿途出土的文物来看,有秦汉的货币、铜镜、车马器、戈矛,北魏以至明清各代的石窟、摩崖石刻、寺庙碑文等,说明直道长期为商旅所行。
直道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基本建成,总共用了两年半时间。其工程之浩大,工期之短促,凿山之艰巨,填沟之困难,实属中国古代筑路史上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
无情的历史似乎作了一个有意的安排:秦始皇三十七年,他最后一次出游东方,在山东德州患病,七月死于河北巨鹿的赵国故苑沙丘宫。根据中东府令赵高的安排秘不发丧,载尸的车经井陉而抵达九原,即是从刚刚修好的直道急速返回咸阳。
直道从林光宫(又名甘泉宫)北行900公里直抵边防重镇九原。秦代经营的交通大道多利用战国原有道路,只有直道是在秦统一后规划施工,开拓出可以体现秦帝国行政效率的南北大通道。司马迁行经直道全程,曾经发感慨说:“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史记?蒙恬列传》)
清代嘉庆年间文献记载:“若夫南及临潼,北通庆阳,车马络绎,冠盖驰驱……”这表明秦直道的荒废仅是近几百年的事。从子午岭上现存的直道遗迹看,直道是一直循着子午岭主脉修筑的。因为鄂尔多斯草原也散布着许多丘陵台地,所以直道经过草原时免不了一番“堑山堙谷”的工程。在现存的遗迹上,路面最宽处约50米,一般也有20米。历尽两千多年风雨沧桑,在山区间,有部分路基保存完好,垭口遗迹明显,古道清晰可辨,驿站石基依然存在。在今内蒙古东胜县城西南的漫赖乡,曾发现一段直道遗迹,路面残宽约22米,路基的断面暴露极为明显,用当地的红色砂岩填筑。由此向北和西南,均可以见到山冈上有当时开凿的四个宽约50米的豁口。这四个豁口连成一线,向人们诉说着2000年来的风风雨雨。
2. 秦驰道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驰道是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开始修筑的。它以国都咸阳为中心,通向全国各个重要地区,是专供秦始皇出巡时行驶车马的道路,即御道。驰道的修筑,是秦汉交通建设事业中最具时代特色的成就。通过秦始皇和秦二世出行的路线,可以知道驰道当时已经结成全国陆路交通网的基本要络。
秦修驰道规模宏大,标准较高。据《汉书?贾山传》所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贾山为西汉政论家,他是反对秦王朝政策的,对于驰道侈丽的描述,不免有所夸张。考古工作者曾在陕西咸阳市东北窑店镇南侧渭河北岸的东龙村以东150米处,发现一条南北向古道路遗迹,路宽50米,筑于生土之上,两侧为汉代文化层。这条道路,北为秦都咸阳的宫殿区,向南正与汉长安城的横门相对。以秦宫布局“象天极”的规划意图分析,这条道路应当是南北沟通咸阳宫与阿房宫的交通干道,当时自然当归入驰道交通系统之中。据调查,陕西潼关以东的秦汉驰道遗迹,路面宽达45米以上。
驰道选线尽量追求平直,减缓坡度,扩大曲线半径,以便于提高通行速度。驰道是区别于普通道路的高速道路。当时驰道是路面分划为三的具有分隔带的多车道道路。“中央三丈”是所谓“天子道”。经过特许的贵族官僚可行旁道。驰道就连皇太子也不得擅自通行,直到汉代仍是一条御用道路。《汉书?成帝纪》说汉武帝做太子时“不敢绝驰道”。他当上皇帝之后,特别优待他的****母,“有诏得令乳母乘车行驰道中”。不过,汉代的驰道已经不仅仅为皇帝所专用了。只要有皇帝或者太后、皇后的诏令,其他王室成员也可以行于驰道之上。这种交通道路规则固然充满浓重的****色彩,体现出等级尊卑关系,然而在当时针对社会各阶层所拥有交通工具质量、数量差别悬殊的现实,其存在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作为最早的具有分隔带的道路,驰道在交通道路史上也具有值得重视的地位。
虽然驰道是御用道路,在战争年代驰道御用的规定就没有那么严格了。刘邦的部下周勃攻伐反叛的燕王臧荼,就利用了驰道的交通便利而迅速出兵,在易下消灭了敌军。

驰道由咸阳向东作扇形展开,东北通至今河北省北部一带,东至今山东省一带,东南通至今江苏、浙江及湖北、湖南、安徽省一带。
秦始皇完成统一事业第二年(公元前220年),在首次巡游咸阳以西之后,下令开辟天子巡行天下的驰道。《史记?秦本纪?集解》引应劭注:“驰道,天子道也。道若今之中道。”《资治通鉴?汉纪》武帝太始三年条胡三省注引孔颖达说:“驰道,正道御路也,是天子驰走车马之处,故曰驰道。”中道(御道)供皇帝使用,两侧旁道供臣民通行。“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记述了驰道的修筑规则。中道宽三丈,种上青松,作为界标。“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是记述驰道的修筑技术,意思是说,驰道加铺路面,并用铁椎夯实,使之隆高,以分流水。驰道标志着两千多年前中国道路工程修筑技术的进步。驰道建成后,秦始皇曾多次经驰道巡行郡县。驰道的修成,对后来的交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汉朝继承秦制,驰道仍然是皇帝的专用御道。10里设亭,每30里置驿,每驿设置官员掌管。
在秦始皇时代,大致由这样一些主要交通干线纵横交错,结成了全国陆路交通网的大纲:
(1)三川东海道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史记?秦始皇本纪》)。这条道路即从关中向东直达海滨,其与黄河并行的区段,曾被称做“崤道”、“成皋道”。楚汉战争中刘邦和项羽的军队曾经在三川东海道反复争夺。由于该道所联系的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人口也比较密集,因此成为秦汉时期承载运输量最大的交通干线。
(2)南阳南郡道
这条道路出武关向东南延伸,经过南阳到达南郡,使关中平原与江汉平原沟通起来。还可以通过水陆交通的形式“南极吴楚”(《汉书?贾山传》),与长江中下游的衡山、会稽地区相联系。秦始皇东巡,曾三次经过此道。秦末,刘邦由这条道路先项羽入关。这条大道汉时又称做“武关道”。
(3)邯郸广阳道
  这条道路经过河东、上党,或从河内北上至邯郸、广阳、右北平,通达燕赵。这条大道战国时已经很重要。史念海先生曾经指出:“太行山东边有一条主要道路,与太行山平行,纵贯南北,赵国都城邯郸和燕国都城蓟都是在这条交通线上。”
  (4)陇西北地道
  由关中通向西北,为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东段。秦统一后,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第一次出巡即由此道西行,后来汉武帝出巡,也曾经经由这条道路。
  (5)汉中巴蜀道
  秦据有巴蜀,当以跨越秦岭的畅通道路作为基本条件之一。秦岭山路险恶,工程极其艰恶。开通之后又历经拓修完善,形成故道、褒斜道、傥洛道、子午道数条南逾秦岭的路线。蜀道南段诸线路中,较为艰险者又有著名的阴平道。

  (6)北边道
  秦统一后,在战国长城基础上营建新的长城防线。因施工与布防的需要,沿长城出现了横贯东西的交通大道。《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巡北边,从上郡入”。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出巡途中病故,李斯、赵高秘不发丧,棺载车中,“从井陉抵九原”而后归,特意绕行北边,说明此次出行的既定路线是巡行北边后回归咸阳。后来,汉武帝亦曾巡行北边。显然,北边道自有可适应浩荡的帝王乘舆车骑队列通过的规模。
  (7)并海道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共出巡5次,其中4次行至海滨,往往并海而行。《史记?封禅书》说,汉武帝曾经从泰山“并海上,北至碣石”。显然,沿渤海、黄海海滨,当时有一条交通大道。这条大道与三川东海道、邯郸广阳道相交,将富庶的齐楚之地与其他地区沟通,用以调集各种物资,具有直接支撑中央专制政权的重要作用。并海道北段在东汉时又被称为“傍海道”(《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8)井陉古驿道
  河北省井陉县城向东10里,有一条长约100里,贯穿太行山、建在山岭沟谷中的古驿道,这条古驿道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曾是古代燕赵通向秦晋的交通要隘,控制晋冀两省的咽喉所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驿道,井陉古驿道就是当时的主干线上的重要一段。
  沿着山沟中陡峭的石路上行,可以看到路边有一些石马、石兽,它们或立或卧,大多残缺不全。另外还有许多明清时期文官武将的石像。绕过一个山口,一座雄关赫然出现在眼前,门额上是“西通秦晋”四个蓝底金字,这就是扼守井陉驿道的关城东天门。关城分为东阁、西阁,踞守在南北两峰之间,两阁之间相距不足50米,如同两把铁锁,牢牢地锁住关隘。
  关城的门洞下面有两道又长又深的车辙痕,深达50厘米,深陷在光滑的基岩路面里。淡青色的铺路方石光滑如镜,路面上每隔20米左右就砌有一道高凸而起、近30厘米厚的石槛,这些石槛是供重车上坡时停歇和沿坡缓慢下滑而设的。可见当年的辎重车通过这段路时有多么艰难和危险。

  由于清末修筑正太路线,这条险恶、难行的地段从此少有车马经过,渐渐被人遗忘。正因为如此,这条千年古驿道才幸免破坏,至今还保留着旧貌。
  秦代形成的陆路交通网在汉时又历经拓修完善,并随疆土的扩展进一步延伸。由汉中巴蜀道向南,秦代有不能通车的“五尺道”,汉武帝时为加强西南地区的道路建设,“开路西南夷,凿山通道千余里,以广巴蜀”,“作者数万人”(《史记?平准书》)。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南夷始置邮亭”(《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陇西北地道再向西北,一支入青海羌人活动地区,一支经河西向西域,成为沟通中西文化的丝绸之路。北边道也向东西拓展,秦时北边“起临洮,至辽东”(《史记?蒙恬列传》),西汉时“北边自敦煌至辽东”已达“万一千五百余里”(《汉书?赵充国传》),辽东以东,又有玄菟、乐浪二郡。东汉时江南道路的建设又有发展,比较著名的有零陵、桂阳交通干线的开通。
  秦汉时代,重要的交通干线已通达各主要经济区,由东向西在彭城、荥阳、长安结成交通枢纽,此外,又有疏密交错的交通支线结织成网,形成全国规模的交通系统,其中有的支线在历史演进中又发展为重要的干线。
  秦汉陆路交通网的形成,不仅对于当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为后世交通道路的规划和建设,确定了大致的格局。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