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古渠与古运河(三)翻山越岭秦凿渠

兴安灵渠
灵渠的关键是分水工程。分水工程建在海洋河上,引湘江水入灵渠。湘江上游的海洋河水量比较丰富,在海洋河上建立分水工程,就可以使灵渠保持充足的水量,便于船只从海洋河通过分水工程进入运河。分水工程的具体位置在今兴安县城东南约两千米远的分水村。虽然这里并不是距离始安水最近的地方,但是此处海洋河河床较高,大体与始安水的海拔高度相当,便于把水引入运河。所以也就舍近求远,把分水工程选择在此。
分水工程是“L”形,似木工的曲尺,角尖对着海洋河的上游。这座曲尺形的分水工程,后人称为人字堤,就是今天大小天平的前身。平时,它拦截海洋河,使旧道不再通水,把海洋河水分成两部分,七分进入北渠,三分入南渠。进入北渠的水,从人字坝向北,经过约3.5千米的渠道,到今洲子上村附近回到湘江故道;进入南渠的水,经过人工开凿的4.5千米的渠道,引入灵渠,作为运河的主要水源。故有“三分漓水七分湘”之说。人字堤属于滚水坝性质的工程,来洪水时,大水可以翻越大坝流入海洋河旧道,以减轻天平本身及南、北渠道的压力。唐代在人字堤的顶端前面又建铧嘴,以提高分水功能和保护天平。
南渠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自小天平向西北走向,到兴安县北,接始安水,长约4.5千米。这一段系凿岩成渠,全部由人工开成,宽度虽然只有7-14米,但工程比较艰巨。下段沿始安水、零水向西,至今溶江镇附近接漓江,长约30千米,是在始安水和零水的基础上拓展而成的,宽约10-60米。南渠全长30多公里,落差29米,水面“坡度”很大,渠道上不设辅助工程,不便舟楫上下。船要“爬”山,对水面“坡度”就要有一定的要求。水面的“坡度”在航行术语上叫做“比降”。现代科学证明,适合于航行的比降应在小于1/3000以下的范围,即在长3000米的水面上水位升高或下降不得超过一米。比降越大,水流越急,对航行越不利。而湘江水面和漓江水面的水位差很大,即使用筑堤的办法来提高水位,比降还是太大,离要求还是差得很远。后人推测,为了便于通航,可能已在沿渠建有原始斗门。
北渠在湘江的北部,是指从大天平向右过北陡,直至汇入湘江的人工河段。北渠经过的地带是个山间小平原,这里的地面虽然沟壑较少,但坡度偏大,采用直线渠道,与南渠一样,就会流水过急,不便航行。为了减少这段渠道比降,古代工匠们开挖渠道时有意让河道迂回曲折,多拐几个180度的大转弯。这样,原来直线距离仅为2.3千米的河道被延长成了3.5千米的人工河道,当然比降—也就是水面的“坡度”就相应变小了,船“爬”山也就容易多了。
灵渠从秦开凿始,历代都在使用,尤其在唐宋两代达到使用的高峰期。由于灵渠在军事和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历代都非常重视它的维修和治理,使之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隋唐以前,灵渠的维修都与封建中央政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有关。隋唐以后,一般的管理和维修有地方官吏承担。自宋以后,灵渠的日常管理和维修在史料中都有明确记载,《明实录》中就明确地记有:灵渠“向系五年大修,三年小修”。到清代,设渠长一人,渠目一人,每陡设陡夫二人对灵渠实行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