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旅游网

早期的古渠与古运河(三)翻山越岭秦凿渠

兴安灵渠
第三节 翻山越岭秦凿渠
灵渠又名灵渠,也称秦凿渠、兴安运河或湘桂运河,位于广西东北部兴安县境内。它是秦统一六国后,为进一步完成对岭南的统一,利用湘桂谷地而开凿的一条连接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古老运河。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经历十年之功,消灭了六国,统一中原地区,接着又向岭南进军。但是战争并不像预料的那样顺利。五岭的险峻地形,使行军极度困难。粮草的运输主要靠人背牲口口驮,消耗巨大,到达营地时已经所剩无几了。更麻烦的是,行进在崇山峻岭的运粮队伍往往容易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粮草问题,更直接的说是运输问题,要是不能得到解决,作战根本无法取得胜利。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出巡到湘江上游,为了解决南征部队的粮饷运输问题,决定派监御史禄“凿渠运粮”在五岭之上开一条运河。五岭山脉中的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有一个谷地,谷地中有两条自然河道,一条属于长江水系,是湘江上游的海洋河,在今广西兴安县城东向北流;另一条属于珠江水系,是漓江上源的一条支流始安水,在今兴安县城北向南流。在这里开凿运河,从工程上说,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是海洋河和始安水的距离很近,最近处只有1.5千米;不利的是海洋河和始安水之间横亘着高约二三十米、宽约三五百米的小山阜,而且整个谷地地势的坡度也较大。为了兴建这条运河,数十万秦军和民工开石劈山,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排除了许多困难和干扰,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这条长33公里的运河终于挖成了。
灵渠主要由分水工程、南渠、北渠三部分组成。


灵渠的关键是分水工程。分水工程建在海洋河上,引湘江水入灵渠。湘江上游的海洋河水量比较丰富,在海洋河上建立分水工程,就可以使灵渠保持充足的水量,便于船只从海洋河通过分水工程进入运河。分水工程的具体位置在今兴安县城东南约两千米远的分水村。虽然这里并不是距离始安水最近的地方,但是此处海洋河河床较高,大体与始安水的海拔高度相当,便于把水引入运河。所以也就舍近求远,把分水工程选择在此。
分水工程是“L”形,似木工的曲尺,角尖对着海洋河的上游。这座曲尺形的分水工程,后人称为人字堤,就是今天大小天平的前身。平时,它拦截海洋河,使旧道不再通水,把海洋河水分成两部分,七分进入北渠,三分入南渠。进入北渠的水,从人字坝向北,经过约3.5千米的渠道,到今洲子上村附近回到湘江故道;进入南渠的水,经过人工开凿的4.5千米的渠道,引入灵渠,作为运河的主要水源。故有“三分漓水七分湘”之说。人字堤属于滚水坝性质的工程,来洪水时,大水可以翻越大坝流入海洋河旧道,以减轻天平本身及南、北渠道的压力。唐代在人字堤的顶端前面又建铧嘴,以提高分水功能和保护天平。
南渠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自小天平向西北走向,到兴安县北,接始安水,长约4.5千米。这一段系凿岩成渠,全部由人工开成,宽度虽然只有7-14米,但工程比较艰巨。下段沿始安水、零水向西,至今溶江镇附近接漓江,长约30千米,是在始安水和零水的基础上拓展而成的,宽约10-60米。南渠全长30多公里,落差29米,水面“坡度”很大,渠道上不设辅助工程,不便舟楫上下。船要“爬”山,对水面“坡度”就要有一定的要求。水面的“坡度”在航行术语上叫做“比降”。现代科学证明,适合于航行的比降应在小于1/3000以下的范围,即在长3000米的水面上水位升高或下降不得超过一米。比降越大,水流越急,对航行越不利。而湘江水面和漓江水面的水位差很大,即使用筑堤的办法来提高水位,比降还是太大,离要求还是差得很远。后人推测,为了便于通航,可能已在沿渠建有原始斗门。
北渠在湘江的北部,是指从大天平向右过北陡,直至汇入湘江的人工河段。北渠经过的地带是个山间小平原,这里的地面虽然沟壑较少,但坡度偏大,采用直线渠道,与南渠一样,就会流水过急,不便航行。为了减少这段渠道比降,古代工匠们开挖渠道时有意让河道迂回曲折,多拐几个180度的大转弯。这样,原来直线距离仅为2.3千米的河道被延长成了3.5千米的人工河道,当然比降—也就是水面的“坡度”就相应变小了,船“爬”山也就容易多了。
灵渠从秦开凿始,历代都在使用,尤其在唐宋两代达到使用的高峰期。由于灵渠在军事和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历代都非常重视它的维修和治理,使之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隋唐以前,灵渠的维修都与封建中央政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有关。隋唐以后,一般的管理和维修有地方官吏承担。自宋以后,灵渠的日常管理和维修在史料中都有明确记载,《明实录》中就明确地记有:灵渠“向系五年大修,三年小修”。到清代,设渠长一人,渠目一人,每陡设陡夫二人对灵渠实行日常管理。



灵渠大规模的维修从唐代开始,在唐朝的多次维修中,825年观察史李渤对灵渠进行的一次大修是奠定灵渠今天所见规模的一次大的行动。宋代灵渠也有过多次修整,比较重要的是1058年由刑部都水监李师中主持的维修。这次工程有两项重点,其一是加宽了渠道;其二是将唐代的18陡门增至36个,对不利渠段的控制能力大大的加强了。至此,灵渠完成了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规模。直到明清时期,灵渠仍被称为“三楚两粤之咽喉”。元、明、清三代和民国时期对灵渠都有维修。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粤汉铁路和湘桂铁路相继建成,灵渠才让位于现代化交通工具。并在1956年最后停运,改作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工程。在“大跃进”年代,北渠一度被垦为稻田,完全失去了原来的面貌,改革开放后再次恢复原貌。现在的灵渠仍灌溉着周围的万顷良田,并成为桂林地区重要的名胜古迹,供人参观游览。
灵渠构造上巧夺天工,航运上舟行便捷,处处闪烁着古代工匠们的聪明才智。宋代诗人范成大曾作诗赞道:狂澜既奔倾,中流遇铧嘴。分为两造开,南漓北湘水。至今舟楫利,楚粤径万里。人谋夺天造,史禄所经始。
灵渠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闸运河,也是最早的跨越山岭的运河。在国外,最早的船闸直到1735年才在欧洲的荷兰出现。这种利用船闸的行船技术一直沿用到今天,20世纪初建成的巴拿马运河仍然使用这种技术。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