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旅游网

鬼斧神工的雕塑艺术


中国古桥中的木雕艺术,色彩鲜艳,刻镂精细,美轮美奂。像侗族风雨桥的雕塑彩绘,潮州湘子桥的雕梁画栋,都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令人遗憾的是,木桥上的这些艺术品不可能传世久远。不过,能够流传下来的石雕和金属铸造艺术同样精美。中国古桥中的石雕和金属铸造图案多以仁兽仙禽、鲜花瑞草为主,也有人像,但是比较少。
1、桥头神像
咸阳的渭桥是最早在桥头树立神像的。这座神像是传说中的水神忖留。《水经注》中记载修造渭桥时,“……置其(忖留)像于水上,惟背以上立水中……董卓焚桥,魏武更修之。忖留之像,曹公乘马见之惊,又命下之。”因为水神忖留半身立于水中,其相貌极为丑陋,面目狰狞可怕,曹操经过时,坐骑受到惊吓,于是命人搬去神像。自秦始皇设立到魏武帝曹操移去,忖留神像站在渭桥边大概有四百余年之久。

河神是人们期望镇压水怪、保护桥梁的信念的一种表达方式。很多桥梁都在桥头或水中设了水神。河北赵县的济美桥在石拱墙上刻有面目平和的河神图像。赵县另一座石拱桥上也刻有人像,不过看其面目,不像神更似普通人。陕西的蒲津桥桥头树立着四尊牵牛的铁人,从外表来看,是三武一文的官吏。这是目前发现的桥头人像最早的实物,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福建泉州的万安桥也有四尊石像,身高163厘米,放置在石室中,供奉着香火。这些石像原来两两分立在桥头的南北两侧,一老一少,执剑相对。据考察,这些石像是北宋皇佑年间树立的,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
洛阳桥在明朝经历了一次比较大的整修,主持者蔡锡功劳不小,堪与建桥的蔡襄相比。关于蔡锡修桥,还有一个故事流传于民间。传说原来的桥石上刻有“石摧颓,蔡再来”的字样,桥塌了就露了出来。蔡锡见了,便认为是上天赋予他的任务,于是他主动承担起修桥的责任。当地人非常感激其功德,就在桥头为他建祠堂立神像,以示纪念。

2.桥头神牛
在桥上雕刻牛的传统由来已久,民间传说大禹治水就曾经雕刻了一座石牛卧在水边。据考察,桥上雕刻的最早是犀牛,后来发展到耕牛。《华阳国志》记载:“李冰昔作石犀五头,以压水精,穿石犀渠于江南,名之曰犀牛里。后转二头在府中,一头在府市桥门,二头沉之于渊。”古人认为洪水泛滥、冲毁桥梁都是水怪兴风作浪的结果,于是人们在桥头、水边雕刻犀牛以镇压水怪。李冰在修都江堰时所刻的这五头石犀牛,大概是石雕中用犀牛的最早例子。现在,岸上的那三头石牛早已不知所终。沉在水中的那两头,其中一头仍在成都望江楼畔的江中,枯水季节可以看见;另一头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被起出来,放在了岸边,“文革”期间被埋在了路基之中。江中那头石牛,全身为红色砂石雕琢而成,其背部以上都已风化,没有头,弯曲四蹄卧在水中。关于这五头犀牛,杜甫曾专门作《石犀行》加以记载:“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自古虽有压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滥不近张仪楼。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修筑堤防出众力,高拥木石当清秋。先王作法皆正道,鬼怪何得参人谋。嗟尔三犀不经济,缺讹只与长川逝。但见元气常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祭。安得壮士提天纲,再平水土犀奔忙。”
桥头河畔所立之牛,不仅仅是石牛,还有铁牛。湖南茶陵县米江岸边就有一头体形巨大的铁犀,长2.1米,宽0.8米,卧高1.1米,重约七千公斤。这头铁犀是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年)茶陵县县令刘子迈铸就的,其目的也是希望借助神灵的力量来稳定米江的水势。
河南开封东北五里有个村子叫铁牛村。之所以叫铁牛村,是因为村里有明朝于谦所铸的两头“镇河铁犀”。它们足有三蹄,头有二角,呈蹲坐之姿,身形宏伟,体宽约一米,坐高约两米。


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人们在都江堰的分水尖上也铸有两头铁犀。据《铁牛记》称:“牛凡二,各长丈余,首合尾分,如人字状,以其锐迎水之冲,高与堰嘴等……记铁七万斤。”
古人为什么会认为犀牛能镇压水中的妖怪呢?这里面是很有讲究的。首先,古人认为“牛角能破水”,犀牛角破水的力量更大;其次,古人根据中国古代五行相克的道理,认为牛可以克水。因此,古人往往在水工建筑物中用牛,尤其是犀牛来做装饰。
荆江大堤和山西霍县石桥头,以及广东潮州广济桥、山西永济浦津浮桥等用的都是铁牛。陕西西安丰桥畔的黄牛雕像是一头石牛。除了石牛、铁牛之外,还有铜牛。云南滇池和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用的都是铜牛。
古代桥梁建筑中装饰有牛,不仅表现了人们希望借助牛的威力来镇压水怪的思想,也体现了人们对牛的深厚感情。近现代建筑的桥梁也有用牛装饰的,但是牛不再面向水,而是悠闲地卧伏在桥头,仅仅起一个装饰作用。

3、桥上的龙雕
古代的建桥者还经常在桥头雕刻龙形。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民族图腾意义的神兽。《说文解字》言:“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在我国神化传说中,龙能够在天上兴云弄雨。其实,世界上根本没有龙,龙的形象是人们把好几种动物的特征综合在一起,想象而成的。《尔雅翼》中说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也分很多种类,《广雅》中说“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未升天曰蟠龙”。
龙本来是民间崇拜的一种神物,但是后代帝王为了神化自己,维护皇权的合法性,就以真龙天子自称。他们的衣服上绣着金龙,饭碗茶具上绘着各种龙形,总之,皇宫内外到处用龙来象征帝王的统治地位和权力。为了与民间用龙相区别,规定五爪金龙为宫禁专用,民间只能用四爪以下的龙。这种区别在桥梁建筑上也有所体现。比如北京故宫武英殿石桥的栏板上,刻画着两条极其细腻生动的五爪蛟龙;而河北赵州桥上刻的是三爪蛟龙。因此,不同的龙的形象显示了不同的等级地位。

正如《说文解字》中所说,龙是“鳞虫之长”,统领水族。人们在桥上雕龙,是希望龙能够监视水族不要兴风作浪破坏桥梁。龙刻在桥上的位置大有讲究,一般而言,作为压胜的龙,都在离水比较近的地方。
(1) 龙门石吸水兽
在桥梁券脸龙门石上雕刻的龙头,俗称吸水兽。河北赵州桥的隋代吸水兽,怒目圆睁,大有惊天地镇邪恶之态。北京卢沟桥的金代吸水兽,探出半身在桥中,雕刻的比较形象生动。北京八里桥的吸水兽早已残破不全,但是有关书籍记载其雕刻细腻流畅,富有神韵。
(2) 桥墩顶尖龙头
  有的桥在桥墩顶尖雕刻龙头。比如,山东益都的南阳桥、河北衡水的安济桥、陕西西安的元灞桥,以及南京的上方桥等。上方桥的墩尖龙头,一眼看去,似龙非龙,很接近六朝时期的雕刻风格,但令人遗憾的是,它早在几年前就风化严重,如今不知怎么样了。还有的桥墩顶尖雕刻的不似龙头,比如南京郊区的七桥石拱桥,它是一座砖石组合的拱桥,桥墩上有分水尖,在其每一墩脊梁上都雕塑着披鳞的水兽。这个水兽的位置很讲究,既可以作为墩位的标志,又起到降妖伏怪的压圣作用。

(3)金刚墙伏龙
也有一些桥梁在桥头两边的金刚墙上雕刻龙像,而且很多龙刻的惟妙惟肖,生动无比。比如沙河桥上的龙欲跃不跃,八里河桥上的龙伸爪窥探,都很形象。
(4)栏杆头狴犴
在栏杆头端的地方,人们经常刻以兽形,意在对付过往的奸宄之辈。有些桥的栏杆头就雕有狴犴,据说狴犴是龙的变种,威力巨大。明代杨慎《升庵外集》中说“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于岳门(狱门)”。其实,威力无比的狴犴不一定只立在监狱门口,也可以立在桥栏杆上,也是取其镇恶之力。
(5)龙门石底团龙
多数桥都在龙门石券脸上刻龙,但是浙江绍兴有些桥却很奇怪,不在券脸上雕刻,而是在龙门石的底面雕刻。比如,阮社太平桥、柯桥、谢公桥等,都是如此。这些桥的龙门石被分成几块,每一块上都有一种浮雕,各种图案都有,其中有些是团龙图案。这种雕刻在龙门石底面的团龙,早已失去了辟邪的意义,仅仅是为了装饰而已。
尽管在龙门石底面刻龙比较少见,但是在桥下刻龙的传统古已有之,并不是自浙江绍兴始。《故宫遗录》中说“红门内数十步许有河,河上建白石桥三座……皆琢龙凤祥云,明莹如玉。桥下有四白石龙,擎戴水中甚壮”。这是目前能够查找到的关于桥下刻龙的明确记载。
(6)桥面双龙
南方石拱桥的龙门石上部一般都有千斤石,位于桥正中。因为人们往往在这个位置观赏风景,于是千斤石的装饰就在所难免了。有的桥千斤石上刻有双龙戏珠的图案,精美细致,与水上风景互相衬托。像上海青浦水园的石拱桥,江苏昆山周庄的石拱桥,都是这样。
总之,中国古桥上刻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桥上刻龙的例子举不胜举,但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还是河北的赵州桥。赵州桥上的龙雕刻细腻,形象生动,可谓上乘的艺术珍品。其栏板上的龙瘦骨嶙峋,穿石而过,整个画面布置得活泼生动;其望柱上的龙,下部盘绕,上身直立,怒目圆睁,伸爪波及之势,虎虎生风;龙门石上的龙,仿佛日夜司守、俯首监视桥下的水族,防止其兴风作浪。
赵州桥历经千年风雨,几经修复,如今桥上雕刻已经风格不一了。其栏板望柱只有中间五间是仿照隋朝的雕刻,但是把原来有鳞的蛟龙改为了无鳞龙。其他栏板望柱仅仅凿刻了一些简单的图案,仿的是明代的式样。如果在保护赵州桥的过程中发挥创新精神,在所有的栏板上都雕以各色龙兽,也许赵州桥的艺术价值会更高一些。

4、凤凰于飞
凤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仅次于龙的另一种神物。《大戴礼记》称:“羽虫三百六十,凤凰为之长。”雄的是凤,雌的是凰。《山海经》云:“丹穴山鸟,状如鹤,五彩而文,名曰凤。”与龙是各种动物形态综合物的形象相对应,凤凰也是各种鸟类形态的综合,《广雅》记:“凤凰,鸡头,燕颔,蛇颈,鸿身,鱼尾,并翼五色。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义,腹文信,膺文仁。雄鸣曰唧唧,雌鸣曰足足。昏鸣曰故常,晨鸣曰发明,昼鸣曰日保,皋鸣曰上翔,集鸣曰归昌。”《孔演图》说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身备五色,鸣中五音,有道则见。飞则群鸟从之。”这是凤凰的超凡脱俗之处。可见,凤凰身具百鸟之美。因而,在民间信仰中也常被赋予高贵的品质。
从凤与凰的原始意义上来看,在搭配上以凤求凰,以凰配凤,这是适宜的。如果以凤配龙,就不合适了。但是,在长期的语义衍变过程中,凤与凰的含义区分日渐模糊,甚至有凤与凰通用的趋势。与此相应,民间就开始龙凤合用,有龙凤呈祥之说。反映在桥梁雕刻艺术上,很多桥梁的栏板上既刻有龙又刻有凤。河北的永通桥旧桥栏板中刻有“丹凤朝阳”,广西灵渠石桥和四川平武煽铁桥栏板上都刻有“凤凰于飞”的画面。

5、麒麟献瑞
麒麟,也是传说中的神兽,据说象征仁瑞。《大戴礼记》中称:“毛虫三百六十,鳞为之长。”有人认为,雄的是麒,雌的是鳞。“麒,似鳞而无角”,鳞“麋身,牛属,狼蹄,一角”。人们之所以认为麒麟是仁瑞之兽,是因为人们觉得“鳞信而应礼,以足至者也”,并且虽然鳞头上长角,但角上有肉,以表示“有武不用”。
雕刻有麒麟的栏板并不多见。我们知道的有河北赵州的安济桥、济美桥、永通桥。如果按照角数来区分,那么永通桥上刻的是麒,安济桥上刻的是麟,济美桥上的雕刻最为精致生动,却有双角,介于龙与鳞之间。不过都可以统称为麒麟。
6、狮子守桥
狮子是最为人们所喜爱的桥梁雕刻之一。不过,图像雕刻中的狮子与实际的狮子外形相去甚远,它是艺术化的形象,而往往被赋予了民族文化的特点。用狮子守桥,目的是借助它的威力,起震慑洪水怪兽的作用。宋代临海的中津浮桥就有石狮子守卫,连接各舟节的缆绳都系在石狮子身上。明代贵州的盘江铁索桥也有蹲踞在岸边的狮子守护,铁链自狮子口出,体现出人们希望借助狮子的形象来加强锚石力量的思想。
一般的石桥只在桥梁出入口左右各放一个石狮子。比如,福建泉州的石笋桥,北京北海的积云堆翠桥等都是这样。中国的守桥双狮,必为配偶,雄者弄绣球,雌者抚小狮,其乐融融,好像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
也有很多桥梁在桥栏杆每个柱头上都雕有石狮。像山东兖州的泗水桥、济南的大清桥,还有北京的卢沟桥等,都在桥栏杆柱头上雕有狮子形象。其中,以卢沟桥的石狮雕刻最为出众。卢沟桥的石狮子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雕刻艺术品,桥上雕刻了很多狮子吗,有大有小,形态各异,令人观之眼花缭乱,数不清到底有多少个狮子。于是,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流传了数百年之久。明代蒋一葵《长安客话》也说卢沟桥“左右石栏刻为狮形,凡一百状,数之辄隐其一”。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也说:卢沟桥上的狮子,“数之辄不尽”。现在,文物工作者对石狮子进行了一次编号清点,共计501个。

关于这个数目,还有一个小故事。卢沟桥文物保护所研究人员侯金涛先生说:1988年的一个雷雨之夜,雷电劈掉了桥上的一只狮子,这只石狮子上还有两只小狮子。所以在1988年之后的统计中就没有了这三只,数目为498只。但是1998年,卢沟桥进行大规模的修复,这三只被劈掉的石狮子也被修复,于是,狮子的数量就又变成了501只。
这些石狮子雕刻的不仅细腻,而且非常生动。尤其是望柱头上的狮子,生动形象,姿态各异:有的昂首挺胸,仰望天空上朵朵流云;有的聚精会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有的抚育狮儿,表现出慈爱;有的高竖双耳,表现出警惕。还有很多小狮子刻在大狮子身上,也是千姿百态,生动逼真:有的趴在大狮子身下,有的伏在背上,有的躲在耳旁,有的在戏弄铃铛,真是美不胜收!因为栏杆和望柱容易损坏,卢沟桥建成七百多年以来,经过多次修补,造成的后果就是栏杆和望柱上雕刻的狮子形象风格迥异。现在按它们的雕刻风格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金、元时期雕刻的狮子,身躯比较瘦长,面部狭窄,腿脚挺拔有劲。迄今为止,这类石狮只剩为数不多的几个了。第二类是明代雕刻的狮子,身躯稍嫌粗短,脚踩绣球或小狮,现在还剩一百个左右,但是风化得比较厉害。第三类是清朝康熙、乾隆前后增补的狮子,雕刻手法比较细腻,突胸张嘴,头上卷毛高耸,大约有六十个左右。第四类狮子,大约是清末到解放以前修补的,尽管外表比较新,但是雕刻比较粗糙。
7、桥上雕刻的余绪
扩展到整个桥梁或拱桥面的雕刻,被称为余绪。江苏无锡的蠡园有三孔石梁桥,整个梁面上都雕满了缠枝花草,非常美丽。山西的普济桥是一座敞肩圆弧拱桥,其龙门石上雕有吸水兽;小拱券脸上满刻游龙飞云;大拱券脸上,搁有若干块或作盘龙,或作渔猎的浮雕。河南临颖的小商桥也是敞间圆弧拱,大拱券脸上刻的是飞马图案,小拱券脸上刻的是莲花图案,雕刻的遍及全桥,就好像纹身的艺术品。
桥上雕刻的主角,除了代表祥瑞的龙凤、狮子、麒麟等之外,还有十二生肖,尤其是猴、兔、马、羊最为常见。民间艺人最熟悉的是民间戏剧,于是各种民间故事情节都被雕刻在桥梁上。比如,桥上有宣扬孝道的二十四孝图案;有讲求忠义的三国掌故;等等。望柱头上什么都可以刻,诸如宝瓶、葫芦、佛手、仙桃、金钟、石鼓、八角、方胜等,都可以上桥。此外,各种家禽、瑞鸟、灵芝、仙果、瑶草、琪花都可以作为浮雕或图案的题材,刻有这些图案的浮雕,形式美丽,韵味无穷。还有些雕刻内容反映了祈求延年益寿,希望造桥者和桥梁青春长驻的思想。

三、桥梁雕塑中的美学原则
石桥上用雕刻作为装饰,其中也渗透着美学原理,唐寰澄先生总结为两个美学原则:
1、 多样统一
       人们生活的世界是多样化的,环境千变万化,人们也习惯于接受不断的变化,因而感官逐渐形成了对多样性的要求。如果我们长期听一种音调,尝一种口味,看一种色彩,就容易产生单调、疲劳和贫乏的感觉。同样,桥梁雕刻也是如此,无论是它的题材还是内容都不能过于单一。不过,多样性是在同一主题之下的内容多样化,而不是不规则的、无条理的杂乱化。换言之,没有有统一的主题,就会使整个画面显得杂乱无章。山西霍县北门外石桥的石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就对该桥做过这样的评价:“霍县石桥的栏板花纹个个不同,或用莲花、如意、万字、钟等纹样。刻工虽不精而布置尚可,可称粗枝大叶的石刻。至于望柱柱头上的雕刻,则动植物、博古、几何形式无所不有,个个不同,没有重复。其中如猴子、人手、鼓、瓶、佛手、仙桃、葫芦、十六角形块,以及许多无名的怪形体,粗糙胪列,如同儿戏,无一不足以令人发笑。”梁思成先生认为霍县石桥各种花纹的栏板,之所以说它布置尚可,是因为它内容虽是多样的,但至少在轮廓几何尺寸上,花纹描画的手法上是统一的,部分的达到了多样性统一的原则。之所以说“尚可”,则是因为花式纹样缺乏统一的主题。类似的桥梁,还有很多。
相反,卢沟桥的雕刻就符合多样性统一的原则。卢沟桥的栏杆柱头不仅有统一的主题内容—狮子及其生活,还有统一的形式—列队和基本尺寸大小;再在其中作出些变化,就成为给人们以及大艺术享受的艺术品。
2、 韵味无穷
桥梁雕刻还要讲究韵味无穷的原则。在文学艺术上,运用曲笔微词,在不言而言中,使读者通过联想领会主旨,会使作品的影响更为深刻。在声音艺术上,如果某个音乐作品能做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那就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了。在图画艺术上,美术作品讲究作画六法,其中气韵生动为第一;生动的画面使人“观之不畅,思之有余”,“绵渺含情,总在烟波未尽”。
卢沟桥的栏杆石狮子就符合韵味无穷的原则。不仅狮子的数目怎么数也数不清,永远带着一个谜;更主要的是石狮子的姿态变化无穷,使人百看不厌。这是卢沟桥的魅力所在,这也是中国古代桥梁符合美学原则的典型个案。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