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堑通途兴古道(1)秦梁汉柱–灞桥烟柳


王莽将灞桥建成石桥之后,隋、唐、宋时都对该桥做了修缮。据《长安志》记载,隋时新建的都城距离汉灞桥很远,于是在灞桥以南不远的地方造了一座新桥。时隔一百多年后,唐玄宗登基前两年,在汉、隋两灞桥原来的地方重新修建南北两座灞桥,南桥又称灞陵桥。唐末宋元以来,战争频繁,北桥在战火中被毁。北宋柳永《少年游》词中说:“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此时或者南桥仍在。
在元朝,灞桥也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据元骆天骧所编的《类编长安志》卷七记载,山东人刘斌在经过灞桥时,目睹同伴被暴涨的洪水溺死的惨状,于是发誓重建灞桥。1266年刘斌在灞水之滨结庐居住,着手修建灞桥。在建桥期间,官府士绅甚至元世祖忽必烈都被刘斌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感动,纷纷捐金、助役,终于在1278年竣工。该桥长六百尺(约198米),广二十四尺(8米),两边有护栏,下设15个桥洞。
但是建好的这座灞桥并不牢固,在大水冲击之下,经常损坏。于1343年又经历一次大修,重修后的灞桥“共十五虹,长八十余步,阔二十四尺,中分三轨,旁翼两栏,筑堤五里,载柳万株”。虽然1470年又对灞桥进行了修缮,但是不久因为沙土壅塞,桥又被毁。这种情况在灞桥的历史上是屡屡发生的。
那么,为什么灞桥这么容易被毁坏呢?据专家分析,这与灞水的水文条件有很大的关系。灞水源出于蓝田县东南秦岭倒回峪,该地植被久遭破坏,土壤极易流失,尤其是夏秋山洪爆发之际,大量泥沙随流而下,淤积在河道中。天长日久淤泥越积越多,河床越来越高,桥下空间越来越小,致使洪水激流不仅冲击桥墩,甚至对桥面也造成了极大威胁。另外,洪水水势浩大,屡屡冲决堤岸致使河面不断变宽,久而久之,原桥之长不及河宽,不得不屡屡延长。自元至正三年到清道光十三年的近五百年中,桥长就由原来的130米增至近4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