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石轴柱桥的关键在于右轴柱和桥梁基础。首先,它的基础全部选用木桩。用作木桩的木料要求非常严格,《灞桥图说》称:“用粗直柏木,色白而绵,冬取者为佳。削去枝节,乘湿带皮用之,则不燥裂。心红而起层者为刺柏,不用”可见,这座桥的基础选用的是上好的柏木桩。其次,柏木桩的排列设计合理。每根石轴柱下都有13根直径15-22厘米的木桩,排列成梅花式。其中,靠近水流上游的那根木桩最长,他穿透石盘,不仅用来承受水的压力,并且还可以防止石盘滑动。石盘的底面紧贴在桩群的顶部,不平的地方就垫上铁皮。最后,在石盘周围,还有八根护桩环卫,目的是为了更加稳固。此外,为了保护桥梁基础,设计者还在石盘之间,以及石盘上下游各四米宽的河床内,“夯”筑了一层厚约一米的石灰三合一土护底,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水流冲刷桥基,而且具有抗震的作用。
但是,自明清以来,由于人们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大肆破坏上游林木。由于上游的植被破坏严重,无法储蓄过多的水分,每每造成山洪暴发,因而灞水水势越来越凶猛,裹挟而下的泥沙也越来越多,于是,灞桥屡遭淤没之灾。建国后,元朝灞桥被淤没,清朝灞桥亦淤得只露出最上一层石轴。1957年国家重建灞桥,在原来灞桥的故址挖出了一部分石轴柱,由于原来的柏木桩尚未腐朽,而且石墩牢固,河床上的三合土护底也没有损坏,所以,就在原来的石轴柱上,接高墩身,把石梁换为钢筋混凝土梁。然后在桥两侧,增设栏杆,并拓宽桥面为十米。建国后重修的这座桥共有64孔,长约三百八十九米。建成之后,陆续在灞桥桥头及其数十里长的河堤上栽种了约十万株的杨柳树,暮春时节,重现“灞桥烟柳”之古景,从而吸引了无数前来观光和访古的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