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旅游网

天堑通途兴古道(1)秦梁汉柱–渭桥伤别


甘肃省定西市西南部的渭水源头
二、渭桥伤别
在咸阳旧遗址城附近的渭水上.有三座闻名中外的多跨木梁木柱桥—中渭、东渭和西渭桥,习惯上被称为渭水三桥。由于年代久远,史料记载又众说不一,因此三桥的修建年代无从可考。只能大致整理出其修建和演化的过程:春秋时代,秦国兴起于渭水上游,后来建都咸阳,据文献记载,当时的咸阳就有渭水穿城流过,其时水上己经修建有桥。到了汉代。由于项羽火烧秦都,秦都城损毁严重,汉天子移都长安东南,至唐代不断扩充长安都城规模。与此同时。汉代在渭水上又建造了东西两座桥梁,咸阳渭桥恰在其中,故又称中渭桥。至此形成了“渭水三桥”的格局。唐朝虽对其多次改建,仍为三桥并存。《唐六典》卷七记载:“(天下)木柱之梁三,皆渭水。”
下面我们对这三座桥的情况分别加以介绍。
1.中渭桥
渭桥的发展变化上面作了简单解说,那么它的确切修筑年代是什么时候呢?这要从最早兴建的中渭桥来考察。关于中渭桥的修建,历史上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1)为秦昭王所建。《括地志》称:“秦于渭南有舆宫,渭北有咸阳宫。秦昭王欲通二宫之间,造横桥长只百八十步。”
(2)《初学记》中有这样的叙述,“始皇帝即位。在渭南作长乐宫,桥通二宫……渭水贯都以象天河,横桥南渡,以象牵牛。”可见,始皇为显天子尊贵,将渭河喻为天上银河,为效法牵牛星座而修建了用来沟通长乐官和咸阳宫的渭桥。
(3)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修建了中渭桥。孙星衍校本《三辅黄图》中有这样的记载:“咸阳古城,自秦孝公、始皇帝、胡亥并都此城。始皇帝兼天下,都咸阳,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则紫宫。象帝居。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桥广六尺,南北三百八十步,六十八间,七百五十柱,百二十二梁。桥之南北有堤,激立石柱。柱南京兆主之。柱北冯栩主之,有令丞各领徒一千人。桥之北垒石水中。”
究竟哪一种说法更具有说服力,只有各位读者自己揣度了。
《水经注》里记载了中渭桥的全貌,桥全长约525米,宽约13.8米;由750根木柱组成了367个桥墩;68个桥孔,平均每孔跨径7.72米。中间桥孔跨径达9米;在木柱桩装群上加盖顶横梁,组成排架墩。再在排架墩上搁置大木梁,然后横上木桥面,桥两侧设有雕花木栏杆。中间桥孔高而大,两边桥孔低而小,成八字形,既能使高大的楼船顺利通过,又可以迅速排除桥面雨水,防止木板桥腐烂。两端竖立华表、水妖石雕、石灯柱等。



咸阳渭水之滨 
中渭桥命途多舛,曾经多次被毁,又多次被修复,唐贞观年间,又被移离原址;在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渭水泛滥.中渭桥再次被毁。《高陵县志》中记载,在中渭桥原桥址,还曾发现中渭桥柱。现在出土实物证明,唐代中渭新桥为木梁木柱桥。近年考古,发现今西安北郊六村堡相家巷北一公里,田地里有木桩和大石块,这些都是古渭桥的遗迹。年久日深,沧海桑田,渭河逐渐改变河道,由于渭水北移,三渭桥中的中渭桥、东渭桥都早已埋没在今天的渭河岸上。
2.东渭桥
东渭桥修建于汉景帝五年(公元前l52年)二月,坐落在长安东北,通高陵。该桥近走高陵,远可去蒲津过黄河,经晋入燕;或者出潼关入洛阳。《初学记》:“汉造西、东二桥。以木为桩。”可见东渭桥是一座木梁木柱桥。东渭桥下的水道,当时曾是重要的运送粮食与货物的漕运通道。据史书记载,汉唐时江南的粮食就由淮泗经汴河,逆黄河而上,通过渭水运至长安。有时候,还将部分粮食储存在东渭桥头著名的东渭仓。
汉朝的东渭桥在经过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之后,以及渭水的几经改道,早已经沉埋于现在的渭河堤岸的土壤中,成为历史的陈迹。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高陵县分别于1978年、1980年对东渭桥遗址进行了勘查。1981年,经过钻探,发现该桥距今渭河南岸2.5公
里,距高陵县城11公里。桥长约400米,南北走向。南岸尚有残留石料铺砌的引道约160米,宽约12米。桥址南端,有青石桥墩两个。四楞形或圆形松木桩90多个。四楞形木桩边宽17.2厘米或21厘米,长89厘米。圆形木桩长度不等。青石条长短宽厚不一,最大者长1.6米,宽1米,厚0.2一0.4米。小者宽0.55-0.94米,厚0.24-0.4米,长度较短。石条上凿有锭形和曲尺形沟槽,用以灌铁汁相连。另有许多拳头大小的卵石,亦用铁汁铸在一起,用以固定立于细沙中的松木排桩。桥墩迎水面有分水尖。
1967年,高陵县耿镇在自家嘴西南约三百米处发掘出唐开元九年(721年)的《东渭桥记》石刻。据记载,唐东渭桥亦为木柱桥,并于唐开元年间重建。在考古发掘中,挖出木柱共十四排,因残朽较甚,宽度不尽相同。在9.5一12.6米之间不等。木柱底部用大块青石和卵石围砌,石板之间联以铁栓,石块与卵石缝隙中灌以铁汁,护柱石块周围打有小木桩。每四根木柱为一排架,柱顶架横梁。梁柱之间亦以铁栓板联结。出土时尚遗留有锈迹斑斑的铁栓板。在木柱排架上架有端木,再放长梁,梁上铺板。
《旧唐书•崔元略传》记载,因为813年渭水暴涨,三渭桥皆毁,崔元略在818-824年再造东渭桥。据史料记载,这座721年落成的唐东渭桥在唐代曾多次修缮。


咸阳渭河夜景
3.西渭桥
西渭桥坐落在距长安城20公里的西北茂陵一带。根据考古发现。西渭桥的遗址位于今咸阳市钓鱼台乡的文王嘴附近。西渭桥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它不仅离茂陵近,而且可以由此西通向西北各地,也可以由古栈道进人更远的地方,直到河西走廊一带,可以说处于当时的交通要道之上。
历史上有不少关于西渭桥的典故。《资治通鉴•唐纪七》中记有这样一段历史:628年,唐太宗刚即位,突厥首领颉利可汗就带兵进犯,一直打到西渭桥。唐太宗隔着渭水责备颉利可汗违约,颉利可汗感到惭愧,就与唐太宗在西渭桥上重新订立盟约。据说唐玄宗在天宝十五年(756年)的安史之乱中,也是经由此桥逃往现在的四川地区的。杨国忠为断绝追兵,就在过桥后纵火焚桥,遭到了玄宗的斥责:“百姓都要靠此桥过河逃命,你怎么能断绝他们的逃生之路呢?”马上命令高力士
等人扑灭了大火。
渭城就是咸阳的古称,因此西渭桥又称为咸阳桥.杜甫有诗云:“尘埃不见咸阳桥”,所讲的就是西渭桥。宋朝《长安志•咸阳》记载这座桥毁于唐朝末年,后来曾在其旧址临时搭建浮桥,之后也曾重新修建,但不久又被洪水冲毁。992年,西渭桥曾经迁建于孙家滩。明朝1371年咸阳城迁到今成阳市内,西渭桥即不复存在。
关于渭水三桥的记载,我们叙述的差不多了,至于他们的具体形象,可在壁画中略见一二。1971年秋,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发现了东汉墓葬。墓中有一幅壁画,名曰“七女为父报仇图”。图中画有一幅梁桥,并明确标出了“渭水桥”之名。图正中车骑前写有“长安令”三字,这进一步证明了这座桥是汉长安的渭水桥。经考证,墓葬年代在145-200年之间。当时,东、中、西三渭桥都存在。图画显示。墓主由繁阳迁长安令。由繁阳入长安,宜走东渭桥。可见,图中这座桥就是东渭桥。桥画得很简陋,仅六间,其两侧两间为折坡。桥下每排正是四柱,柱_上有两根跳斗拱承托木梁,上架桥板,没栏杆。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古的渭桥图像。由于渭桥地处交通要道,在汉唐时代就成为送往迎来的重要交际场所。人们在这里送亲迎友,因而也不免伤感,故史有渭桥伤别之说。
解释:咸阳古渡,古渡就是渭河渡口。横贯关中的渭河,从古秦都咸阳旁边流过。古桥遗迹就在古渡的一旁。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