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旅游网

天堑通途兴古道(2)桥兴八闽–万安桥


第二节 桥兴八闽
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古代梁桥的造桥技术越来越进步,尤其是到了宋代,随着商业贸易的兴旺发达,中国掀起了大造石梁桥的热潮,特别是福建地区建造了许多石墩石梁桥,有“闽中桥梁甲天下”之美誉。这个时期的石梁桥,无论是在长度、跨度、重量、桥型、桥梁基础等方面,还是在建造速度、施工技术上。都有一个质的飞跃,达到了崭新的水平。其中,福建泉州的造桥技术最为先进,造桥的规模也堪称一流。据《泉州府志》记载,泉州共有l10座石梁桥,其中,长五里以上的桥有四五座之多。长桥尤其要求建筑技术的高超和精湛,而在泉州,长桥很多,尤其是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每年都会有一座一华里以上的长桥问世,这在当时的世界建桥史上都是罕见的。可以说,泉州桥梁作为闽中桥梁的代表,也在古今中外的建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万安桥兴万家业
泉州最著名的桥是洛阳桥,位于惠安、晋江两县交界处,横跨在洛阳江上。虽然此洛阳不是河南的彼洛阳,但是洛阳江名称的由来,却与洛阳古城有一定的关系。据说唐宣宗到泉州微服私访,在现在的洛阳江边领略了南方山川之秀美,便大发感慨“大似吾家洛阳”,于是该江便被称为洛阳江。因而,架在洛阳江上的桥也就因此得名洛阳桥了。洛阳桥又名万安桥。
据《名胜志》记载,万安桥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古渡,叫万安渡。人们往来过河都是从这里摆渡。到了北宋庆历元年(1041年),当地人李宠在此修建了一座浮桥,为河两岸的交通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万安渡水宽五里,上接大溪,外临大海,每逢海风肆虐.波涛翻滚,浮桥就无法使用。于是,人们都希望把这座浮桥改为坚固结实的石梁桥。到了1053年,当时的郡守蔡襄开始在浮桥故址上修建石桥,耗时18年。修成后,万安桥长三百六十余丈(一千二百余米),宽一丈五尺(5米)。有47个桥孔。左右有扶栏,桥上造南北中三亭。桥下面养牡蛎以固结石基。



由于万安渡所在的水面风大浪急,其地理形势很不利于修桥,因此桥的施工难度很大。即使如此,蔡襄还是把桥成功地修好了,人们觉得不可思议,就在传说中把蔡襄造桥的事迹神话化了。传说,修桥时海潮汹涌,风浪交加,人们无法施工。怎么办呢?只好求助于海神了。蔡襄就给海神写了一封信,请海神暂停风浪。信写好了,派谁去送呢?蔡襄问大家谁能下海去送信?此时,刚好有一个叫夏德海的公差在一旁打瞌睡.朦胧中似乎听见有人在唤他,急忙上来应命。接过书信,才知道怎么回事。他知道任务艰巨,可是义不能抗命。于是来到海边借酒浇愁,结果喝得酩配大醉,睡倒在沙滩上。等他醒来时,书信已经换了封皮。拿回来呈给蔡襄,蔡襄拆开一看.信上只有一个“醋”字。蔡囊猜到海神令他在21日酉时动工。果然从21日起,潮水退落8日,桥墩的基础得以做好。当然,这只是神话传说。
实际上,万安桥并不是完全由蔡襄一个人主修的,而是在1054年。当地人王实、卢锡倡议并开始修建万安桥的。由于任务艰巨。工期就拖得很长。而蔡襄于1055年赴泉州任郡守,只呆了几个月,又调往福州。1058年再度出任泉州郡守,1060年又奉召还京。在万安桥长达18年的修建过程中,蔡襄在泉州只呆了短短几年,这座桥既不是他开始修建的。也不是他完成的。不过,蔡襄在建桥的过程中的确作出了很大贡献。


万安桥作为我国第一座濒临海湾的大石桥,基于地理条件和技术、经验的限制,耗时耗力甚巨。其具体建造时,首先沿着桥梁中线,在江中抛下很多巨大的石块,形成一条长500余米,宽25米左右,高3米以上的石堤,横跨江底,用来建筑桥墩。这种筑造桥基的方法是建桥史上的重大突破,后来被称为“筏形基础”。有了“筏形基础”之后,继续在石堤上用一排横、一排直的条石砌筑桥墩。传统工艺都是用腰铁或者铸铁水的办法来联接桥基或者桥墩的石块,但是这个办法在这里并不适用,因为铸铁件会很快被富含盐分的海水腐蚀掉。那怎么办呢?古人的智慧在修建万安桥的过程中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他们采用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办法:把许多牡蛎散置在石堤附近的海面上,利用它们附生在岩礁或别的牡蛎壳上的特点,让它们把松动的石块条石粘结在一起。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别具一格但却行之有效的办法。为了保护石堤上的牡蛎,官府明文规定,严禁在万安桥附近捞取牡蛎。然而,岁久禁弛,时间长了渐渐有人开始偷捞牡蛎。到了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颁布法令:凡是偷取界内牡蛎者,判处流放两年之刑。砌筑桥墩的问题解决了,人们又面临怎样把重达七八吨的石梁架设到桥墩上的问题。建桥者再次开发智慧,利用潮水的涨落,把巨大的石梁一根接一根地架设到桥墩上,终于把桥建成。万安桥在建桥史上开创了浮运架梁的纪录。直到今天,浮运架梁仍然不失为建造桥梁的一个好方法,与古代所不同的是,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使浮运重量提高了成百上千倍。万安桥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普通百姓的交通问题,而且更利于泉州地区的贸易往来,使泉州地区的经济更加兴盛,所以有人称“万安桥兴万家业”。
迄今为止,万安桥已经走过将近千年的风雨历程,在漫长的历史沧桑流变中,万安桥也经历了坎坷与磨难,多次被毁,又多次被重建。万安桥初建成时,由于桥面太低,经常有水漫到桥面上来,既不安全,对桥的保修不利。《名胜志》记载:1138年,飓风大作,奔涌而来的巨浪席卷了万安桥。《晋江县志》一也记载,泉州士绅李俊育曾于1428-1431年奉命修桥。不过,明朝万历三十五年泉州爆发的大地震兼海啸对万安桥的破坏是最严重的。灾后,经过修补基本恢复了原状。此后在清朝又曾经历过十次维修,万安桥也基本维持了明朝的原貌。1932年,由于石梁墩的万安桥不能满足承载汽车的需要,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对其进行改造,变石桥为钢筋混凝上建筑,并增高桥墩三尺(l米)。1994年,国家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决定复原万安桥。于是,万安桥不仅得以恢复原貌,而且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