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旅游网

大圩古镇的民俗礼仪

桂林大圩
中秋拜月、祭月和赏月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支系。它与人类的社会生活联系极为密切,大圩古镇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镇上的居民有的来自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地,有的来自桂林或灵川、临桂阳朔等本地区,早起来的已经成为了土著,晚来的也是入乡随俗而被同化了,古镇居民除了少部分是回族之外,大多数是汉族人。因此民风民俗乃至信仰都基本相同,例如娶媳妇、嫁女、生男育女做满月酒、建房上梁、做寿酒、老人辞世、祭祀埋葬等等,习俗都基本相似。
中秋是以全家团圆赏月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节日,所以叫团圆节、八月节、玩月节等等。农历八月十五是秋季的中间,为此又叫中秋节。在古时候就有“秋暮夕月”之说,夕月就是“祭”月。在大圩古镇,每到八月十五这一天,中午过后,家家户户在自己家门口或店铺前放上一张八仙桌或者是大四方凳,在桌凳上摆起瓜果、月饼、鸡鸭鱼肉等,此外还用柚子皮切成一厘米厚、三厘米宽的若干小块,垒成宝塔形状,也叫万字塔,中间留有个小空间,点上一盏茶油灯,另外用一条长约三到四米的木棍将一个大柚子支起来,竖在八仙桌前面,晚饭过后,明月当空,一家老少围聚在八仙桌前,烧香、祭月、拜月,然后围坐在一起分月饼、吃瓜果、赏月。赏月的人们一直到午夜过后才逐渐进屋休息。


正月初一迎财神和吃素
大圩古镇的各家各户,尤其是那些发了财的大商家,从大年初一早上就举行迎财神仪式,天刚刚亮就在中堂香案桌上摆起果子、年糕和鸡鸭鱼肉等三牲,全家老小穿戴整齐,聚集中堂焚香拜祭。在此之前的老历十二月二十四,各家各户在送灶王爷时,也曾经焚香送财神爷回天庭过年。另外镇上大多数商家在中堂或者是店铺上都辟有一处供奉赵公元帅的神像,并且用红纸写上“赵公明元帅之位”。每个月的初一、十五焚香奉祀,正月初一家阖家拜祭相迎,乃是祈求财神菩萨保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财源广进,所以叫“迎财神”。
旧时的大圩古镇上有相当一部分人家,既不信佛教,也不是佛门居士,大年初一这一天却全家人一起吃素,尤其是富裕人家的老主妇、老太婆、老头子坚持得最好,年年都吃,而且代代沿袭。所谓吃素,乃是大年三十晚上吃过团圆年饭之后,有料理家务的女主人将所有当天晚上吃剩的各种禽肉,以及用动物油做成的食品收拾干净,然后将饭锅、钯锅和使用过的碗筷盆碟等餐具全部用热水洗干净,并且将初一需要吃的素食,诸如豆腐、花生、腐竹、香菇、木耳等准备好。第二天早上,也就是正月初一起床后,全家人盥洗完毕、举行迎财神仪式之后,吃早餐时由家庭主妇将准备的素食摆放在饭桌上,该喝酒的可以喝酒,该吃饭的仍然吃饭,不同的是,正月初一这一天的餐桌上没有猪、牛、鸡、鸭、鱼肉等荤腥食品。据当年主持过家务的老妇女介绍,如果那个不愿意吃饭也只能吃糯米粑粑、年糕、粉滤、糖果之类,一概不得吃荤腥食物。她们说一年的头一天就吃了素,等于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都吃了斋,乃是祈求如来佛、观音菩萨保佑自己在新的一年中四季平安。


启牙和祭牙
启牙中的启字,其本意是开。启牙就是开牙。祭牙又叫牙祭,是指一般人在平时都吃蔬菜类,时隔多日才吃一次肉食,叫牙祭,又叫打牙祭。大圩镇上人们所说的初二是启牙,十六叫做祭牙,又叫打牙祭。凡是有机会吃肉,都戏称为“打牙祭”。古镇大圩的各个商家也不例外,每到初二、十六这两天,老板们都会买些肉来给做工的人吃,而且还有酒喝。可平时再累也只能吃小菜便饭。这一做法起于何时源于何因也不得而知,但人们都认为是老板收买人心的做法,让伙计和做工的人吃好点,多为他做事,多为他赚钱,久而久之就成为习惯,自然而然地沿袭相传了下来,成为了一种历史风俗,形成了今天的初二是启牙,十六是祭牙日。



吃姊妹酒
早在清末民初,大圩古镇上就有一些妇女,如鼓楼街和泗瀛街上的刘彩云、廖姑娘、刘三妹、周四媛、李云妹等,就是采取吃姊妹酒的形式,与几位性格合得来的姊妹,每年相聚一到两次。八条街上每条街至少有一到两伙,多的有三四伙。每一伙最多不超过十人,以妯娌为主要成员,自愿参加,不分贫富家庭出身,只要性格和得来,年龄相差不大,爱好基本相同。参加者必须是已婚妇女,聚会的当天一般都不带小孩,时间多数在每年农历的六月初六前后。至于吃姊妹酒的资金来源,则是个人事先拿出同等数量的钱共同借给他人做生意,从收取的利息中解决。另外是不搞轮流主持,到那家吃都可以,因为当天煮饭做菜个个都动手。再就是吃姊妹酒的当天,个人带上自己做的手工产品,有香包、枕套、鞋子、鞋垫、手帕等等,看谁的绣得好,看谁的做的美观大方,相互交流交换。吃姊妹这种活动一直沿袭到新中国成立,建国后实现了男女平等,这一风俗也就消失了。


牛市牙商
大圩的牛市就是设在福星街土地庙后面和前面的马河边,现在的牛市设在去熊村方向路口的桂兴公路左边。旧时春耕时期每个圩日约有一百多头牛上市,成交量在60%以上,农闲时节则以买菜牛为多,一般每个圩日约有30多头。由于牛是农家之宝,其价值自然比一般牲畜都高,因此尤其是买耕牛时相当认真。虽然有《相牛歌》,但并非人人都能领会,个个懂看牛相,所以凡是有牛市、牛圩的地方都有专门从事相牛的人,旧时这种人叫做“牙商”,如果是在市场中为买卖双方说和交易,并抽取佣金的商行,叫做“牙行”。传承习染,虽然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可是至今在古镇上仍然有人做“牙商”这一行,只不过是将“牙商”这个名字改称为“中介人”而已。


互帮会
古时在大圩古镇上,乃至周边农村中,普遍有一种群众性自发、自愿组成,方言叫做“来会”、又叫做“互帮会”的民间组织。参加互帮会的成员大多数是青壮年,也就是正在干事业,赚钱养家的人。每一个互帮会大约是十人左右。成立互帮会的目的是在经济上开展互相帮助,互借互利。类似互帮会这样的民间组织,在古镇上建国以后还存在。



寿福会

在大圩隆安街的雨亭,即古镇文化室大门口上方悬挂有一方书有“紫龙寿福会”的长方形匾额,该匾额是上个世纪1995年古镇上四街重新成立寿福会时悬挂的,据传寿福会早已有之,乃是由古镇上一些好心人自发成立的主要以帮助处理丧事为主的民间组织,老人们说,由于大圩街民来自五湖四海,有江西、广东、湖南、安徽等地,也有桂林本地的,虽然信仰、风俗各有不同,淡出了回族以外,凡是死了人,尤其是老人辞世以后,都要入殓,设灵堂,举行家祭,入土埋葬等等,虽然有的人在古镇上有同乡,但对于那些仅有一两户同乡的人家尽管是有钱,处理丧事都要请人帮忙。所以先辈中的一些好心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经过一番酝酿,不知从何年开始,有一帮愿意做善事的人,以寿福会的名义,成立了这样一个以料理丧事为主的民间组织。



大圩同乐会
古时候的同乐会是一个民间组织,主要是举办斗鸟、斗鸡等娱乐活动,当年斗鸡场地设在泗瀛街街公所,斗鸟在关帝庙里面举行。古时举办类似活动没有一定年限,任凭古镇上的爱好者共同发起倡议而举办。据说建国后古镇大圩再也没有举办过斗鸡、斗鸟的活动,因此,同乐会也自然消失。



中元节放河灯
古时再在大圩古镇的泗瀛街,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都要集体举办一次以“辟邪消灾、祭祀河神”为目的地放河灯活动,这里说的河神是传说中的黄河水神,民间供奉的河伯原是人面鱼身,后来传说河伯是陕西华阳潼乡堤首人,名冯夷,因渡河溺死,有天帝署令为河伯,即河神。放河灯,是华夏民族的传统习俗,用以对逝去的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的祀神,所谓放河灯,实际上是放用纸做成像朵莲花一样的灯。中元节当天晚饭过后,明月升空,既有街公所的管事人员统一安排十多名青年人将所有莲花灯拿到停放在河边的木船上,并且敲锣打鼓放鞭炮将船撑到大码头前面宽敞的河道中间,当为首者焚香拜祭河神之后,分别将莲花灯点燃,一盏一盏地放到河里面去,任其随波逐流,不到半个时辰,大码头到鼓楼码头一带河面上都飘满了莲花灯。浩瀚如天上的星星在闪闪发光,非常壮观,为此引来众多街民在河的两岸争相观赏。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