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旅游网

大理崇圣寺三塔

大理崇圣寺三塔
大理,远处彩云之南,曾经遥不可及,曾经澎湃出庞大的政权,庞大的教系。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大理曾经是“南丝绸之路”的通道。佛教随之进入云南,并带来了佛教文化的兴盛。由于统治者大力昌佛,故子民“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珠”。于是,弹丸之地的苍洱境,被称为“妙香佛国”、“佛教之齐鲁”。

三塔周围建有规模宏大的崇圣寺,大理国时曾有九位国王逊位为僧,任崇圣寺住持。在佛教盛行的大理国时期,百姓不论贫富,家家户户都有佛堂;不论男女老少,都手不释佛珠,因此大理国有“佛国”之称,崇圣寺又得“佛都”之誉。寺中的主塔、鸿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三圣金像,被视为五大重器。其规模基方七里,三阁七楼九殿,房屋八百九十余间,有佛一万一千四百尊。南诏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曾铸鸿钟,钟极大,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钟震佛都”曾为大理著名的十六景之一。

     崇圣寺三塔,从修建至今,除经历上千年风吹雨打和日晒之外。还经历过30余次强地震的考验。其中,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地震,大理古城房屋绝大部分倒塌,千寻塔也折裂如破竹,可10天后竟奇迹般自行复合如初。1925年大地震,城乡民房倒塌达99%,可千寻塔只震落了顶上的宝刹。这对于没有石基而直接在土基上修建的三塔来说无疑是一个奇迹。

大理自古代就自封为一个国中国,大多数居住的都是白族人,著名的五朵金花也是出于此。所以到了,岂有不入古城的道理。城中房屋多带有白族建筑特色,黑瓦白墙,墙上画有独特的图案。古城内水流喘动,街边尽是店铺林立,不过还是最中意洋人街,小店也最有特色,喜欢那里的酒吧,有着艺术的气质,不似丽江般的喧哗,晚上进去喝个两杯,静静地听着音乐,看着一张张陌生而友好的脸,想想置身于千里之外,这是何等的感慨。大理的夜是温柔的,如果要用一种颜色来形容的话,我想那是种太阳西下,暖暖晕开来的淡橘色,只愿永远在此。驴友常说来大理,必定要晒晒大理的太阳,有道理,虽然这些天来一直下雨,不过有太阳的日子特别舒服,干脆就蹲在墙角任由阳光肆意地全部照射在身上,不知道哪家漂亮的小黄狗也蹭过来俯在我旁边,眼睛半闭着,懒得看你半眼。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