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旅游网

甘肃张家川

甘肃张家川
张家川人民勤劳朴实,淳厚善良,崇尚礼义,热情好客。既有秦陇山区劳动者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的气质,又有渭北劳动者温柔蕴秀,开朗豪放的性格。  
  随着社会的演进与历史的变革,张家川县人民在饮食、服饰、用具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回族的饮食比较丰富,品种多样。 茶为回族人民迎宾待客的佳品。饮茶则为日常生活中三膳习俗。不论平时或节日,凡是登门来访者,都要砌茶相待。回族人砌茶比较讲究,一般都使用盖碗,通常把这种饮茶方式叫“刮碗子”。其中以“三泡台”碗子最为讲究。砌茶时,水要滚烫以“牡丹花”开水为好。“三泡台”碗子是由盖子、茶碗(底小口大)和底盘配套而成,造型古朴大方,精巧雅致。以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玲珑、粉彩和颜色 釉四大名瓷最受欢迎。

  张家川人设筵待客历来丰盛。其筵席名目有“十三花、”十全“、”九魁“、”五碗“、”四盘子“、”四碗一锅子“(冬天常用,盛四碗不同的菜,中间再上同质火锅或砂质火锅煎菜。)此外,还有烩菜(俗称碗儿菜),是把肉片、豆腐干、粉条、红白萝卜条烩在一起,一人一碗,同时佐以米饭、油香、花卷、边端边吃、吃饱为止。烩菜在农村比较普遍。

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翻越关山如同西出阳关、路过火焰山一样,凝滞,沉重,盈满泪水,充满悲伤。
  关山,横亘在我的家乡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北部,是一个不朽的存在。它的不朽,不在于拥有精致的庙宇,而在于它总承载悲伤的诗文,承载古老驿道的腥风血雨,承载一个民族的生命进程。在老辈人的眼里,关山似乎是一个遥远而可怕的梦。那时候,在闭塞的村子里,敢于走出去闯天下的人是最勇敢有本事的,他们的第一站是翻越关山,到关中做点小本买卖,抑或为陕西人割麦子,凭自己的力气,流血流汗,换来养家糊口血汗钱。
  在这里,关山已成为地理上的极限,过了关山,便意味着一种人生意义的翻越,意味着背井离乡的凄惨.

在神州的版图上,张家川地理环境十分独特,像是安放在地图上的一块肥大的羊腿。它的东部边界,是雄峻的关山山脉,逶迤连绵,成为甘肃与陕西的分界线。秦腔、花儿、信天游,伴着关山的森林涛声,激扬两地。源于关山的六条山梁,宛若手指,自东北而西南逶迤伸展;发源于关山西侧的河流象一条条黄色的彩带,蜿蜒曲折奔向太阳和月亮落下的地方,是渭河的发源地;一条条古驿道像红线串珠一般,横贯东西,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其间,自古以来即有良马、皮毛之利,是一条重要的农牧业经济带。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