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旅游网

运江古镇,那些遗失的繁华旧梦……

千年古镇运江古镇建于汉朝,至今已经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古镇始建于汉代,包含甘王圣宫、粤东会馆、岭南书院、千年老街、朱家皇桥、护城明墙、儒士竹林、迎福双亭等。甘王圣宫,始建年代无考,明代重修,是当地百姓为祭祀南朝护国大将军甘罗应(甘王)而建,内置甘王圣像及诸神神像;粤东会馆始建于清代,是货物贸易、沟通信息、加强联谊的重要场所,集中展示了当地百姓的建筑艺术;千年老街自北向南,宽约4米、长约300米,青石板路面,街两边为骑楼。

运江是国内外罕见的江心孤岛,面积八万多平方米,位于柳江的运江、罗秀河段,地处象州县运江镇,船舶一年四季可上通柳州,下达广州、深圳、港澳,曾是历代商埠重地。运江尚残存千年旧街,宋代古码头旧地、清代道光年间的粤东会馆遗址、民国时期的字号商铺残址以及神秘庄严的壮族始祖–甘王庙,街间岭南风格和西洋风格老建筑比肩而立。古镇的旧街有着千年历史,蕴藏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韵。几十年前,该地一直是广西有名的商贸重镇,因地处水路交通的重要位置而出名,有柳江名埠之称,名扬华南的“粤东会馆”就坐落在镇中。旧街至今仍保持着清末、民国初期的商埠建设格局,目前尚残存千年老街,宋代古码头、粤东会馆、壮族始祖甘王祠,岭南风格和西洋风格古建筑比比皆是,处处昭示着千年古镇的悠久。

每年农历七月二十八日甘王诞辰日,当地民间会举办大型祭祀活动,开展游神、唱戏、斗牛、抢花炮、赛龙舟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运江古镇充分吸取了岭南式建筑艺术风格,集中展示了岭南独有的古镇风貌。

运江古镇真的极老了,极安静,并没有因城里陌生人的到来而稍微动容。喂蚕的汉子犹自抱桑喂蚕,吃玉米粥的孩子顾自吸溜稀饭,就连路过的黄狗也没有多看来人一眼,慢吞吞走在青石板路上,不知道干什么来,也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沿街多为典型的岭南风格建筑,二层骑楼,房屋宽敞深长,一楼为铺,二楼为居,前为店,后为厨。天井顶面多设明瓦数块,以取日光照射,木梯扶手、门窗雕刻的粗细花纹无声地证明它们曾经的风采。看得出当年旧街果然是繁华过的,有饭馆,有剧院,有酒肆,有客栈,有百货,街道排水、布局都很合理,有的街道至今在门前仍有留有水道。

在很多年以前,那些来来往往的客商和船夫们就住在这里么,我站在门外,估摸着店的大小,估摸着柜台摆放的最佳地方和角度,甚至已经想好了要在桌子上摆上一壶茶,壶是运江宋窑烧制的凹弦纹的茶壶,茶是山楂茶。好象自己就是当年的老板娘,挽着发髻,在柜台后面哗啦着算盘,嗑着瓜子,吆喝着小二。而这里是不是岭南小镇里的龙门客栈呢?那黑乎乎的楼梯上面,曾经开设了几间上房呢?有几间客房可以望江呢?这里发生过什么故事呢?南来北往的客人,鼓囔囔的褡裢、满当当的包袱、疲惫的脚、暗喜的容颜。

再走几步,竟看见一家破旧的老理发店。天啊,宽大昏暗的店里,竟还保留着6张极有古董味道的老式理发椅,座垫上的海绵已经破旧,而椅旁用以摇控升降的花式转手竟还灵活如初,一摇,沉重的椅子应声吱嘎而起,吓人一跳。水银斑驳的老镜子,残留小半的绿色香皂上遗留的胡须刷,油腻的擦剃刀的帮布,缺齿的破梳子,地板上肮脏的发屑,镜子前摇摇欲坠的工具箱……简直是绝佳的黑白片或者恐怖片的道景!这里曾经是旧街男人们消遣聊天的地方吧?饶舌的理发师傅,贫嘴的客人,岛上的人事人话……,都在这里集散吧?

同去的人很兴奋,摆了无数的姿势拍了无数的相片,要拍出黑白老片的花样年华的怀旧味道。

这些理发椅是不是还经常有岛上的居民坐在上面?那个给人剃胡须的人呢?他去哪里了?墙上挂着的邋遢的工作服和椅背上耷拉的毛巾告诉我,这里还是有人来的。可是,这个人呢?

很多词一下子涌来,我看见的,有支离,惊悚,流失,也有静谧。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