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旅游网

中国庙堂(二):祠堂


祭祖祠堂在中国,历代封建帝王都十分重视对祖先的祭祀,祭祖先很早就成了国家重要礼制的内容。皇帝祭祖先的场所是太庙,在《礼记·典礼下》中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在朝廷营造宫室时,首先应该营造宗庙,可见宗庙在国家礼制中的重要地位。太庙有多大规模,在《周礼》中也有规定:古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天子祭祖的七庙分别为祭始祖、高祖、曾祖、祖、父的五庙加祭远祖的昭穆二庙。以下诸侯、大夫、士都规定不同数目的庙,只有庶人百姓不许设庙,而只能在自己家里祭祖。每逢清明,百姓带着祭品到长辈的坟地,在坟头立起一面白幡,招请祖先的灵魂来这里接受子孙后辈的祭拜。
每逢春节和祖辈的生日、忌日,都要在家中的中央堂屋设供,面对着祖辈牌位行叩拜之礼。这种状况到明代有了改变,因为朝廷越来越认识到,农村是国家的最基层,加强农村宗族的力量能够起到稳定民心、聚合国力的作用,所以逐步允许庶民百姓设庙祭祖了,这种在民间专门祭祖的场所称为祠堂。清代朝廷将宗族的功能进一步梳理,雍正皇帝在《圣谕广训》中明确提出:立家庙以荐蒸尝,设家塾以课子弟,置义田以赡贫乏,修族谱以联疏远可以说将这种功能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家庙即祠堂,它的功能是祭祀一家一族的祖先。在有的农村,把供同族子弟学文化的家塾也设在祠堂里,将供赡养贫困人家的义田也交由祠堂管理。续修族谱是宗族的一件大事,都由一族之长作出决定,选定有文化的族人,在祠堂内举行一定的仪式,宣告续修族谱的开始。如此一来祠堂的功能多样化了,它成为一个家族的政治中心。



祠堂的公有性功能决定了祠堂在村落中所处的位置,它们必然都被安置在村落的中心地带,也有的被安置在村口处,以起到保佑家族的象征作用。祠堂的主要功能为祭祀祖先,所以各地的祠堂在平面布局上具有共同性。在各地农村的祠堂实例中,尤其江南地区血缘村落的祠堂,它们都采用合院式,最前面为门厅;第二进为祀厅,这是举行
祭祖活动的地方;第三进为寝厅,里面供奉着历代祖先的牌位这三座厅堂同处于中央轴线上,它们之间隔有天井,天井左右两侧有厢房或者廊屋,组成为三进房屋两天井的合院式建筑群体。在·此大型或者讲究的祠堂里,往往还附有戏台,逢年过节或举行祭祖时请戏班在祠堂唱戏,族人在共同娱乐中增加家族的聚合力。戏台都设在门厅的中央开间,有的突出于门厅之外,它面向寝厅,以示后辈向祖先献上戏目。在较大的血缘村落中,由于同一家族历史长人数多,因此发展为多个房派,只要这些房派经济上有实力,也可以兴建属于该房派的分祠堂,在浙江、江西一些农村,将这种分祠堂称为厅”。这类分祠堂只祭祀该房派的祖先,相对规模比较小、有的前后只有两进厅堂,除门厅外,把中间和最后的祀、寝二厅合二而一,里面既供祖先牌位,也举行祭祀礼仪。
由于祠堂在百姓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并且处于村落的中心地带,所以很注意形象的塑造。祠堂在体量上都比村里的住宅商店大,往往比同村的寺庙也大,除此之外还用了许多装饰。从各地的祠堂实例中可以看到,这种装饰多集中在祠堂的大门和厅堂的梁架上。房屋的大门如同人的脸面,需要进行打扮和装饰。在门厅朝外的一面,除了常见的在中央开间的大门上做门头、门脸装装饰外,有的还把大门做成单开间或三开间的牌楼门形式,使祠堂显得很有气势。



祠堂的厅堂,多不用天花而直接露出房屋的梁架。讲究的祠堂对梁架的各部分多做了装饰处理。梁枋呈月梁形,两头多加雕饰;梁下有梁托,梁枋之间有墩托,梁柱之间有雀替,所有这些梁托、墩托、雀替都有雕花做装饰;屋檐下有成排的撑木、牛腿,它们被加工成几何形、植物枝叶形以及龙、狮子、鹿和人物的形象,成了陈列在屋檐下的木雕艺术品。下面举出一些各地祠堂的实例,使我们能进一步认识这些在广大农村的礼制性建筑。
杨氏大宗祠:位于珠海市市区西南部南屏北山村。建于清代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原是北山乡杨氏祖祠, “秀毓北山、源分东汉”是杨氏大宗祠门联,它恰当地形容了北山村秀毓的自然特征和村落形成的历史渊源。 杨氏大宗祠保存较完好,整座祠堂建筑气宇宏伟,工艺华美,其园林式设计,中轴对称的建筑布局,石础木框架的抬梁结构,以及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灰雕等装饰,别具匠心,反映出清代中国南方古建筑的技术水平和艺术特色,为晚清典型风格的建筑物。



杨氏打宗祠屋顶的工艺,厚重的年代感透露着别样的风景。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