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麻日村:这里的端午不一样


站在郭麻日寺塔顶可以俯瞰郭麻日古寨全景
郭麻日村是同仁土族集中的地区,为同仁古寨之一,其古寨城墙是为军事防御而建造,对研究中国古代屯守和现代战争城防学具有重要价值。还有郭麻日寺时轮塔风格别具,端午风情令人倍感新奇。
郭麻日村位于同仁县隆务河以西8公里处,古寨城墙始建于明代初期,以夯土板筑,呈长方形,开东、西、南三门,东门为正门,寨内仍有土民居住,巷道布局星罗棋布,错综复杂,如进入迷宫一般。每·处寨门顶上都设置嘛呢经轮,是古寨建筑独具特色的地方。为改善狭小的寨内空间,当地居民均修建了二层木结构楼房,和青海乡村民居庭院宽敞的特点形成了反差。寨内民居庭院多为四合院式,房屋为土木结构平顶房,一般民居都有飞椽花藻之类。屋内一般以木板作隔扇室内有护炕木板、护墙木板墙围,且多雕花草于其上。房屋一般面阔三间,正面以木板隔墙并装上木板条方格小花窗。佛堂设在二楼,佛堂所在的房屋一般都是上房,和佛堂不同向的两边厢房一般做卧室。院落中央一般都有竖挂经幡的旗杆,还设有桑台,具有明显的藏式特点。
古村里最有名气是郭麻日寺,藏语全称“郭麻日噶尔噶丹彭措林”,意为“郭麻日具喜圆满洲”,初建于明万历年间(1391年)叶什姜活佛于该寺建三层楼式弥勒殿座,首创正月祈愿法会,成为该寺依怙,是叶什姜活佛的下属寺院。寺庙98年开放,现有大经堂、弥勒殿、建隆务仓和堪布仓昂欠(府邸)等,其信仰者主要为郭麻日村群众。
郭麻日寺主殿周围有12座小塔,塔顶为圆拱鼓形,塔拱内部设有佛堂。塔基周围环绕藏式平顶小屋,内置嘛呢经轮。整座佛塔建筑结构严谨、布局新颖别致、造型较为特殊、建筑雄伟,构思奇巧,典雅大方,充分显示了热贡地区藏传佛教建筑艺术的高超和热贡艺术及技艺的精湛。
郭麻日寺前的时轮塔为藏区最大的佛塔,其颜色之艳,建筑风格之独特、造型之美、耗资之巨、民族特色之浓,在我国藏区首屈一指。1994年,此塔由该寺住持设计,高五层,其基座是一圈转经长廊。此塔仿造古印度波罗奈城鹿野苑释迦牟尼初转法轮所在地佛塔的造型,历时5年建成,高33米,塔基周长33米,占地面积约]56平方米,下面基座成佛寺的门廊形式,层叠而上,塔心中以十世班禅的袈裟等衣物及生活用具装藏。可沿塔内的盘旋式阶梯逐层登高,沿塔的外壁上塑有菩萨、观世音和35尊般若佛像。主塔四周有小塔塔顶设有佛堂,是安多地区最高最大的佛塔,故又称“安多第一塔“。
郭麻日村民在端午节清晨起床后,在太阳出来之前,家中全部人员到自家麦田中打滚,沾染晨露,并到隆务河边洗脸、洗澡,因为传说端午节这天麦苗上的甘露及河水都是神水。尽管已是夏季,但清晨的河水仍冰凉清澈,而青年男女则分区洗浴,以祛病驱邪,年纪稍大者洗佥洗脚,象征性地洗浴。妇女们在日出之前将家中所有盛水器具打满,而后做韭菜包子。其挑来的新水先要叫家中老幼喝一口,再作他用。从河边回来时要折柳枝、掐鲜花。男人们主持在门顶插柳枝和鲜花,同时要给家中小孩用柳条扎一条打铺鲜花的腰带,小孩身上的柳条和鲜花要在太阳出来后去掉。这天早晨还要给家中的马、驴等牲口剪一些鬃毛和尾毛,以祈六畜平安。还要在野外采集一种有气味发臭的草,名叫“赛日埃松”,采回后晒干,可备药用,主治皮肤病之类频病。韭菜包子蒸熟后,要先给出家为僧的亲戚送去,并召回已出嫁的女儿共享。僧人又往往是主持本家日常佛事的阿卡,当地土语称“安确”,汉语意为“先人”。每家都有一个自己的“安确”,—年中逢年过节都要送食品给“安确”,以示尊敬,并附有请其勿忘为本家的先人(亡人)诵经祈祷之意。对当年家中有丧事的亲朋好友团馈赠美食,以示慰藉和情谊。这些都h活完后全家人共享端午包子。吃完早饭,每家都要有人到一个名叫“吉东”的山上煨桑,同时还要到村里各自“措哇”(部族)的“本康”(供神的宗教场所)煨桑。之后家中男女老少到河边玩耍娱乐。这天往往要着新装,条件好的家庭则在河边扎帐篷游玩一天。
端午节后,村民开始进行抵挡冰雹、暴雨的祭祀仪式,即每年在某固定的田埂自然土堆上,插上三叉树枝并用树枝捆成人形(藏语称“赛日尕”)。并有专门的僧人负责全天候观察天气,一旦有暴雨及冰雹候兆,便吹法号阻挡,如若无效,寺内要转动一种特殊的经轮,俗信其所产生的风能将乌云吹散,此经为万不得已时使用。这种观天象活动直到秋收为止。据说此仪式以前由部落头人主持,现在由各分队队长或选出的年轻人主持,逐年轮流,并无咒语之类。
旅游TIPS: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乡郭麻日村。西宁发往同仁县的班车途经郭麻日村。 票价10元;同仁县旅游局电话:09738722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