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石楼镇大岭村


大岭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西北面,珠江狮子洋水道西岸,坐东北向西南,背依碧绿葱葱的菩山,前临潮汐涨落的玉带河。大岭村建村迄今,已有873年的历史,因为出了1个状元、1个探花、34个进士、53个举人和100多个九品以上的官员而闻名。
大岭村历史悠久,各式古石桥跨于河上;古塔立于村西南角;祠堂、门楼、牌坊、麻石巷、古树、蚝壳墙等在村中皆可见。主要景点有:
 “贞寿之门”石牌坊
  “贞寿之门”石牌坊,是一种纪念性的独特的建筑物。建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110多年。位于大岭村北往龙村道路转角处,座北向南,西靠玉带河古埠头,东临菩山角下的姑婆庙,距显宗祠约300米。古牌坊为四柱三门三楼石牌坊,由花岗岩石块构成。占地面积东西长五点八米,南北宽一点八米,高约六米。正中门上石横匾刻阳文正楷“贞寿之门”四字,左门横匾刻“同享”,右门刻“百龄”,中间两柱正面分别刻“贞门帝予千秋表,寿域天为二母留”一联,背面刻“苦节可贞两母其颐臻上寿,考思锡类九霄沦孛霈皇仁”一联。贞寿之门是为文林郎陈达华妻蔡氏、妾冼氏二人守洁养大女儿,两人都活到百岁才寿终,经历六朝皇帝,当年陈达华居住大岭西约坊“菩山第一门”旁的一条‘里’,皇帝下旨后,这条‘里’就改名为“百岁里”。
  龙津桥
  龙津桥,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三百多年,是番禺现存最古老石拱桥之一。全桥用红石(红色沙砾石)建造,据说是取材于莲花山古采石场。东西横跨玉带河,桥长二十八公尺,桥宽三点二公尺,一墩二孔拱桥。桥面两侧石栏,各竖十六柱十五方。刻有莲花纹,八宝花纹。“八仙过海”的图像,“鲤鱼跃龙门”等浮雕,刻工古朴生动。桥北侧一方雕有番奴像,作双手捧盘顶在头上,盘中盛物,单脚跪献状,是石雕中较有特色的,殊为罕见。桥中央外侧刻阳文草书“龙津”二字,上款“康熙年”三字,现保存良好。
  接龙桥
  接龙桥,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一拱二墩,全桥花岗岩白石砌成,东北向横跨玉带河。由于年久失修,残缺严重,已于2007年12月按原貌进行修葺,并于今年3月中旬竣工。
  大魁阁塔
  大魁阁塔,即平时村民所讲的“文昌阁”。于2002年9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建于清朝光绪十年,三层阁式砖塔。塔高约二十点六五公尺,平面呈六角形,边长二点八公尺,双隅水磨青砖墙体。塔基高零点七公尺,花岗岩白石砌成。底层门上镶花岗岩白石额,刻“作镇菩山”四个阴文正楷大字。第二层开竖长方形石框窗,镶石额“司令司忠”四字。第三层开六角形石框窗,镶石额刻“日月齐光”四字。瓦顶前檐十三行,向上减缩成六角攒尖瓦顶,卷翘脊。塔刹竖绿色琉璃宝葫芦。塔内各层均铺设木质楼板,有木梯盘旋可上。大魁阁塔因年久失修,残缺严重。镇修葺办公室已于今年3月对大魁阁塔按原貌进行修葺,现已基本完工。
      沙井气
  沙井气位于大岭村中约颖源里内,用花岗岩白麻石砌成,井深三点三公尺,水深约二点五公尺,井水源源不断,取之不尽,水质清澈,。因出水快如出气,故名“沙井气”。
   荷花池
  位于大岭村内显宗祠旁以及文昌阁旁的两个鱼塘已于今年3月份改造成荷花池。现显宗祠旁的荷花池四周已砌石堤,并准备安装栏杆及建造“观荷亭”。
  显宗祠
  显宗祠,又名凝德堂,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近五百年历史,在清朝乾隆辛酉年(一七四一年)重修。显宗祠位于大魁阁塔和龙津桥北侧,前临玉带河,座东向西。显宗祠为三楹三进结构,即三进两天井结构,建筑宽敞装饰富丽。头门四层莲花斗拱,硬山脊,饰以灰雕,山墙有砖雕。梁柱以木雕装饰,各时代古人像、图案、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正门左右石鼓墩,墩边有西洋儿童像,是番禺古建筑所罕见的。显宗祠前座宽三十三点七公尺,深二十八点八公尺。中后座宽一十六点七公尺,深三十八点八公尺,共占地一千六百三十二平方公尺。檐枋上共有一排二十一组如意拱承托飞檐,两端的栌斗雕成金狮,其它十九方栌都雕成各式夔龙、卷草等图案。梁枋都雕有高浮雕历史人物故事、卷草龙、鳌鱼等图案。头门的木雕精湛生动,富有岭南地方特色,组成了一组富丽堂皇的木雕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