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毡包
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自然不可能只有合院式一种住宅的形式。就以面积不大的浙江省而言,永嘉楠溪江流域的几十座村落中,其住宅却不用天井院而采用开放式的院落住宅。由于楠溪江处于括苍山与北雁荡山之间,是一处风景秀丽而相对封闭的区域,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和热爱自然的乡土文化形成这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促使这里的住屋外观都朴素无华,很少能够见到房屋雕梁画栋,在房屋组合上力求与四周的山水田野贴近而不采用封闭的四合院。这里的住宅多为多开间的单层或二层住屋,前有檐廊,屋前留有庭院直接对外。有的在住屋一侧加建厕所、猪舍、柴屋,在庭院前筑一道石墙作为住宅的院墙,但它的高度不及人的肩高,站在院内可以完全见到院外的景物。楠溪江独具的人文环境产生了这些完全融于自然的住屋。
在我国东西南北地区的农村,常见的非合院式住宅有如下几类:
(一)吊脚楼
在贵州黔东南、广西桂北以及湖南、湖北等省的山区,有的农村住房几乎全部建在山坡地上,为了节约用地和减少开山平整土地的劳力,当地多应用山上的杉木在有限的坡地上建造单幢的两层住房。
这种住房的通用形式是在山坡上平整出来的平地上面上面用杉木筑造房屋的梁柱框架,柱间安木板墙和门窗。住房上下两层,底层存放农具和喂养牲畜;上层住人,其中设有火塘的部分为家人生活和待客的公用空间,其余面积为卧室。由于住房建在斜坡上,所以楼上层可以直接通向上一阶层,为了增加楼层的面积和不影响底层山道的交通,所以楼层朝坡外的一面多悬挑在外,用垂柱支撑挑出的屋顶。也许这些悬在半空中的柱头很像人坐在山坡上双脚向前吊挂在空中,所以把这类住房称为“吊脚楼”。一排排吊脚楼并列在山坡上,上下错落,四周树木郁郁葱葱,它们完全与山林环境融合在一起,只有那悬吊在房前檐下的垂柱头,被工匠加工成方形、八角
形、圆形,讲究的还雕刻成各式花朵,使过这些住屋在简朴中露出几分秀美。
(二)干栏房
在乡土建筑中,把底层完全架空的住房称为“干栏式”住宅,它们的优点是防潮、防水患以及防止毒虫、蛇之类的侵害。上面介绍的吊脚楼,有的建于山势很陡的坡地上,房屋立柱随着山势立在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底层不用墙围而完全架空,这类吊脚楼亦可归于干栏房之类。在各地的干栏房中,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落的住宅最具有代表性。
地处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傣族居住区,天气多雨潮湿而炎:热,这种架空的干栏房很适合当地的生活要求。早期的傣族干栏房多用当地盛产的竹材建造,用粗而直的毛竹做房屋框架,用竹编篾子做墙体,用竹篾或木板做楼板,屋顶上铺一层厚厚的稻草。这种用竹子搭建的住屋,称为“竹楼”。竹楼底层架空四周不用墙,供饲养牲畜和堆放农具、杂物,同时也是进行舂打稻谷等农活的场所。由竹梯通向楼层,上面由前廊、晒台和堂屋、居室等组成。堂屋是一家生活的中心,设有火塘,卧室住人。堂屋、卧室外面的前廊为主人吃饭、休息和接待客人的地方;露天的晒台则为主人盥洗和晾晒衣物及农作物的地方。这几个部分组成傣族百姓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空间。竹楼底层架空,一来可以减少地面潮气对住宅的侵蚀,二来有利于雨后洪水的排泄通过过竹楼的竹墙、竹木地板利于通风散热,改善室内生活条件。后来,为了加强竹楼的坚固性,改用木料做框架和架和墙体,屋顶用陶瓦代替了稻草,但它仍保留了通风、排潮等优点,所以这种干栏房始终是傣族百姓住屋的主要形式。
(三)毡包
身居内蒙古的蒙古民族和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都以在草原上牧养牛羊等牲畜为业,他们根据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改变牧场,所以创造了一种可以搬迁的住宅,这就是毡包。在内蒙古,由于牧民众多,大量使用毡包,所以当地将毡包俗称“蒙古包”毡包以树干和荆条绑扎成圆形骨架,外表包以羊毛毡,所以称为“毡包”。毡包平面为圆形,一般直径4米—5米,包内顶高3米,地面铺皮垫和毡。包壁设门,包顶留出一圆孔,白日供采光和通风用,晚间掩盖。这样的毡包供牧民一家使用,正对包门为主人居住处,其左侧供佛,右侧堆放箱柜,妇女居箱柜之右,如有来客则居佛位之左家用炊具、燃料放在大门之右方。包的中央设火塘,平日做饭、冬季取暖全靠火塘,火塘上方即包顶圆孔,可排除火烟。
当毡包需要因更换牧地而迁移时,牧民拆除毡包,将全套框架:羊毛毡和全部生活、生产用具分驮在几匹马背上,主人骑着马,赶着牛羊群奔赴新的牧场,在这里,一座座毡包又三五成群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新牧场上的包群。无论是在内蒙古的辽阔大草原,还是新疆郁郁葱葱的天山脚下,一座座灰白色的毡包散布在一片绿色的环境里,显得安静而纯洁,当毡包大门上的门帘向上翻起,露出那五彩的,门帘内面时,更给这幅草原画卷增添了点睛之笔。
(四)藏族住房
居住在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的藏族百姓,习惯用当地的石料建造自己的住房。乡村的住房多为两层或三层,完全用石料砌造外墙和内墙,木梁做楼板和屋顶,梁上用密集的棱木和树枝铺垫,并在上面铺土层夯实。藏民几乎全部信仰佛教,所以在稍为讲究些的住宅内多设有经堂,位于楼层上向东或向南,有较好的朝向。大多数的藏民住宅外观较朴素,只有石料和木门窗的天然色彩为装饰。
如今藏民自己按传统形式建造的住宅,由于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提高,都对住房进行了装饰。门窗上头绘制彩色的门头与窗头,四周用黑色或白色画出梯形的门套、窗套,在粗犷的石料墙体上显得十分醒目。藏民用这些装饰把自己的住房装扮得漂漂亮亮,表达出心中的喜悦。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农村占了极大部分,千千万万座乡村的住宅,它们既有地区又有民族的差异,住宅的形态当然远不止以上所介绍的几种类型。就在这有限的类型中,不少住宅也是在城市中见不到的。黄土地带的土窑洞、福建的土楼不可能在城市里出现,城市中更不可能把草原上的毡包当作住宅。所以从住宅的总体而言,乡土住宅比城市住宅在类型、形态上更为丰富多样。
早期人类从自然形成的山洞中走出来开始营造自己的住屋,在干燥地区创造了向地下挖造的穴居,在潮湿地区用树干、树枝建造架空的巢居。在生产、生活有了进一步发展后,穴居和巢居都移向地面,出现了以土为墙、以木为顶的地面住房。当人们学会用火烧制出瓦和砖,使人类建造住房的技术得到空前的提高,于是出现了以木料为框架、以砖做墙、以瓦为顶的住房,这种住房在中国的土地上自远古一直沿续到现代。砖和瓦都是以泥土为原料经过进窑烧制而成的,所以从根本上说,中国古代的住房始终都是以土和木两种原材料构成的,经过在农村的工匠和和百姓的不断创造,出现了那么丰富多样的住房形式,从而构成了“土木房宅千百态”的历史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