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驿道和栈道概况(三)栈桥


三、栈桥
    典型的栈桥有梁有柱,在褒斜道和黄河栈道。至今尚存许多栈桥方孔遗迹。栈桥还有另外两种不同的结构:一种是以横梁一头插人壁孔内,一头由一根立柱支撑。这种结构即《水经注》所载的“其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横梁卜面铺设木板,成为栈桥。这是一种单臂木梁桥。另一种是没有壁孔,只有底孔。底孔共五个为一排,组成排架,立柱于底孔内。横梁完全由立柱承托,上铺木板。这是一种多跨的木梁桥。据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以及河南交通部门分别对褒斜栈道和黄河栈道部分遗迹的调查表明:褒斜栈桥壁孔全凿于高出水面8-9米的陡崖半腰,壁孔呈方形,边宽约40厘米。孔深80-90厘米,壁孔内向下斜,使插人壁孔的木梁略微上翘。底孔有方有圆,与壁孔相对应,孔数不等。壁孔与底孔相对位置高差约7米。水平距离约5.5米。可见是宽约6米的单柱或多柱栈桥。有的崖段坡度较平,成阶梯状坡面,只有并列四五个不等的底孔,孔径12-30厘米,其边孔垂直高差约4-5米,水平距离约4.6米,这是宽约5米多的多跨连续木梁结构的典型栈桥。三门峡人门栈道,首先是在悬崖陡壁上开1米左右的石道,石通道高1.5-2米.在通道内侧靠近石底面处横向开凿方形壁孔,孔高10-20厘米,间距2米左右。在崖底有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底孔,孔宽l0厘米左右,深5-10厘米,孔位与壁孔相对应。在入门岛北岸花岗岩陡壁上有上下两排八九百个方孔,是一种单悬臂木梁结构栈桥。在三门栈道以东至今新安、济源县境的黄河栈道所遗留的大量栈桥方孔,与三门栈道大体相似,不过栈桥方孔要大一些,壁孔一般为25厘米见方,也有25厘米x30厘米的,最小的孔径只有18厘米x 20厘米。孔距4-5米,壁孔和“凹”形石通道在悬崖半腰处,今离水面6-l0米。从残存的碑铭辨认,黄河栈道栈桥或由官办或由民修。三门栈道栈桥有东汉和平元年(150年)的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