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杭州是桐庐县江南镇的深澳村是申屠家族的血缘村落,地理环境独特,以其古老的文化,深厚的历史,源远留存的文物古迹成为桐庐著名的江南古村落。
古村里幽深的小路,古老的祠堂,斑驳的灰墙,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古村位于富春江南岸天子岗北麓,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末年,距今历史已逾千年,现存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十六万平米,其明清堂屋一百多座,这些古建的雕刻精美,内容丰富,工艺精湛,犹如一座座明清古建筑雕刻博物馆,有很高的保护研究和旅游价值。
深奥村旅游资源丰富,古村有一条南北走向长约一里的老街,街两侧为清中后期及民国建筑,基本为店铺,村内有黄家弄、三房弄、后居弄等传统街巷;文物古迹有攸叙堂、神农堂、怀素堂等,它们与村内水系构成独特的风貌特色;村东有青云桥一座,村西南天香寺建于元至治年间,为风景优美的著名古刹,今尚存遗迹;村东北黄山腰称静云仙境,上有神农殿,有泥塑供奉之神。
作者: 古镇游
盐泉古镇–宁厂
写在砖雕上的戏剧史–三门源村
三门源村群山环绕,溪水梓北而南穿村而过,风光旖旎。它位于浙江衢州市龙游县石佛乡,因位于山区,遭受动乱和战争较少,古村几乎完整地保留了清代中晚期徽派民居的典型风格和特征,在历史岁月中守望着古风遗韵。古村建筑沿溪两岸依山势而筑,卵石巷道,粉墙黛瓦,高低的马头墙错落有致,溪水淙淙,拱桥倒映。
三门源村以叶氏建筑群为代表,气势宏大,组合巧妙,有村人叶鹤天中恩贡后,回乡兴建此宅。叶氏建筑群的精华是艺术砖雕,在门楼之上雕刻有23块长56厘米、宽26厘米的戏曲浮雕和镂雕,每一块砖雕都有一出古婺剧场景,如《过江杀相》、《刘备招亲》、《白猿教刀》等老戏,人物造型别致,独具一格,砖雕属徽派风格,为婺剧发展史提供了宝贵资料和科学佐证,对研究明清戏剧史提供了真凭实据。
古村有饭甑山和吧白佛岩瀑布自然风光,山奇水秀,风光明媚,在游完叶氏民居之后可顺带到此一游。
走巴灯、车马灯、高跷是三门源村本地民俗活动。美食有笋干炒肉、野菜等。离白佛岩订两公里处有个常年不干涸的泉潭,名为里古井,井里生长有没有尾巴的田螺,让人感觉惊奇不已。
花光深处有人家–明月湾村
双溪环抱的人家–双江
梦回唐朝–游佛光寺
古韵犹存的塘河
一品古镇–松溉
重庆松溉有一品古镇,十里老街之说,环境清幽,石板路清洁,江风清新。松溉水运发达,鼎盛时期商贸船只络绎不绝。
松溉历史遗存有古县衙、罗氏宗祠等,特色看点有松溉七绝、古祠堂、古民居等。松溉因靠长江,历史上设有上、中、下三个码头,船舶川流不息、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古镇老街加起来有六华里,全部采用青石板辅路,蜿蜒曲折连通码头。遗憾是镇上原有的九宫十八庙和氏族宗祠大部分损毁无存,仅有始建于明代的罗家祠堂保存基本完整,镇上还有南宋名儒陈少南故居陈列馆。
漫步其间,以旧修旧的原住民居与未改造的老房有着鲜明对比,邻居们纷纷在街道上聊天、晒着太阳,一派悠然自得。登上古镇制高点古县衙,眺望浩浩长江,帆影点点,江风拂面,古镇风貌尽现眼前。此景此情无以言表。
偏岩古镇
偏岩因该地北有一岩壁倾斜高耸,悬空陡峭,故得名偏岩。偏岩虽经数百年时代变迁,但其古朴、幽雅之风仍存,街道和民风、市情显示其古老与恬静,据称《红岩》里的双枪老太婆当年就出没此地。
黑水河依偎着小镇,从容而慵懒地流淌着,黄桷树巨大的树冠毫不吝惜地掩映着傍水而筑的民居小舍,游览小镇有穿越时空之感,似乎生活日复一日地重复,分不清昨日与今日和来日。
偏岩历史遗存有青石桥、黄桷树、九台栈、禹王庙与戏台、古街等。
葫芦城,丁字街–福全村
涉台古村 武风犹存–下村
下村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甘棠乡,下是甘氏的肇基村,村前有溪,沿溪而居的大都是甘氏后裔,有近600年的开基历史。下古村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涉台古村,戍台名将甘国宝祖居地,是古代宗法制度及涉台法缘古村落的典型代表,集村落文化、名人文化、武术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于一体的明清古民居村落。村落营造和建筑风格以闽东北乡土风格为基调,融合了徽派和浙派建筑风格,泥塑典雅,美轮美奂;乡土文化特色浓郁。如马仙信仰,特有的谢冬、议冬习俗,民间武术、戏剧,特色小吃等等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如鲤鱼溪,南方油杉林,后门山松树林等让人流连忘返。这里还有反季节蔬菜、水蜜桃等特产,以及糯米炖母鸡、青草药膳等美食。
古粤王国–城村
城村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南二十公里处,初建于宋朝,几百年来有赵、林、李三大姓聚族始居于此,现存古迹众多,主要有:古粤门楼、淮溪首济、百岁坊、赵氏家祠、风雨亭等等。古井在村内随处可见,井水清澈甘甜,宗祠、神庙、古民居的马头墙突兀多姿、朴实厚拙,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完美统一。
古粤茶座位于村内的赵氏宗祠中,古色古香的院子,明清时代的桌椅,饮一杯清茶,意境全出,到古汉城遗址的游客都要在这里坐上一坐,感受此地独有的遗风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