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青木川的传闻逸事


青木川古镇在解放前很繁华,有洋行、商户、茶馆、酒店……等等,而这一切均由一名叫魏辅唐的传奇人物所赐。
因为有了魏辅唐,当年的青木川才成为三省交界的经济贸易重地;他也借用这块宝地,使自己成为了一个褒贬难定,颇有争议的传奇人物。可以说青木川成就了魏氏,魏氏造就了青木川。
民国时期,政乱匪患,官府鞭长莫及,魏辅堂便“乱世出枭雄”。他出身贫寒,读书不多,十六岁加入红帮,二十二岁杀死舵爷,从此一统青木川,从1924年开始到1949年这二十五年苦心经营,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王朝。
种植罂粟:
魏辅唐的生财之道是种植罂粟,他利用了这里“三不管”的特殊环境,大量种植鸦片,一时,山上山下罂粟灿烂。但他自己从不吸食,也不许部下吸食。鸦片外运是武装押运,沿途大小地方势力和官员自有红包奉送,而且礼金和礼帖由不同的人来送,确保礼物送到该送的人手中。所以,青木川鸦片外运和枪支、生活用品的购入渠道安全通畅。
枪支和女人是魏氏的最爱。卖烟得钱作甚?招兵买马娶女人!当年魏辅唐是汉中地区最大的地主武装,千把头人,几百条枪。女人嘛他也娶了六个,五姨太瞿氏前些年亡故,留下了几个后人,都已泯于众人。
三辅一唐:
魏辅唐一生最为骄傲的是“三辅一唐”(辅仁中学、辅仁实业社、辅仁剧社、唐世盛)。一个地主,就算也是一个土匪,短短的二十年经营能有如此成果,不能不让人佩服!平遥的王家几代官僚也不过尔尔。无需弹指,五十余年过去了,老宅依旧!只是换了主人……辅仁中学在原址上重建了,很漂亮,成为镇上最豪华的建筑。古树参天的校园里现存两栋民国时期的楼房,中西合璧,柱子上的浮雕是巴洛克式的——据说当年的工匠全是魏辅堂从上海请来的。魏辅唐也就是在这里,在他一手建成的学校被人民政府正法的。新建的校门背后题有校训:适者生存!——更象是在嘲笑它的前任缔造者。
重视文化:
魏辅唐只受过六年的私塾教育,却不同于传统的草莽英雄。“他不是土匪,从来没有抢过人!”青木川人愤愤的说。他重视文化,办中学,办剧社,送乡里贫困孩子出去念书。青木川民风纯朴,很大一部分与魏辅唐有关。他修建了四处围堰,治理了水患;建造了魏氏宅院及方便生意往来的唐世盛;统一规划了古镇布局;创建了惠及三边的辅仁中学,开设西洋画、洋文,创办了剧社。其一视同仁的商业政策使青木川一度成了边陲“商业天堂”。
带进山外文明:
他虽未走出深山,却尊师重教,带进了山外文明。他在这穷乡僻壤的小镇倡导“义务教育”,不收学费!很多外地学生慕名而来,学校一视同仁,辅仁中学的优秀毕业生他出资送往西安、成都等地高等学府继续深造,80多岁的老人徐仲德当年便是其中之一。“知恩图报啊”,这位川大历史系毕业后作了土匪参谋长的老人不止一次地重复这句话!
多年前山外对魏辅堂都是贬多褒少,他或许骄横跋扈,或许尔虞我诈,但徐老先生有着独到的切身感受,详解魏辅堂为“四不像”:“是坏人,却做好事;是好人,亦做坏事;非普渡众生,却广为施舍;非绿林好汉,不打家劫舍。” 老人用“才能亢宗,功能补过,武以卫乡,文以辅仁”,“三边衣冠推麾下,一生功过作奇人”对其一生进行概括,此语堪称精辟。
就是这样一个人,资助了像徐仲德一样的一大批学子完成中学、大学学业,使他们决然地回到家乡,知恩图报。徐仲德回来后任魏辅堂“宁西人民自卫总队”少校参谋主任,并参加辅仁中学的执教、管理。魏氏在管理与选用人才方面,实在让人刮目。
从徐老先生的话中可以发现:魏辅堂虽一介草莽,但非等闲之辈,他利用青木川特定的地理环境,钻国民政府“鞭长不及”的空子,自成一统,精心构建了自己的青木王国。唐世盛门楣中间的诗刻准确地反映了魏辅堂当时的政治态度:山外青山楼外楼,行人往复任勾留;那管中日战争事,闲居乐土度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