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屯堡


天龙屯堡古镇东距省会贵阳市六十公里,西距黔中名城安顺市28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屯堡村寨,她地处滇黔古驿道上,是普定卫六亭(沙作、饭笼、窝、河箬、乐得)中的“饭笼”亭,也就是中途休息的地方。在元末和明朝时称为饭笼驿。清朝实行“改土归流”后改称饭笼铺(塘),这一名称从清初沿用至民国初年。民国中期,地方上一些有文化的乡绅觉得“饭笼”二字不雅,经商议,遂取天台山的“天”字,龙眼山的“龙”字,合为“天龙”二字,作村寨之名至今。
  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天龙这片土地很早以前就进行屯军了,现居住在这里的主要姓氏是以陈、郑、张、沈屯军始居姓氏的后裔。从老人的传说和陈郑二姓家谱来看,四大姓始祖同一时期随军征南入黔,后奉旨“屯田戍边”,从此远离江南故土,至今已繁衍了子孙二十余代,成为了这片土地的永久居民。然而“江南”在屯堡人后裔的脑海中是挥之不去的,她永远是深扎在屯堡人灵魂深处的根。六百余年了,屯堡人每听到江南、南京应天府,总会激动一翻,正是由于这种激动,才产生了屯堡人后裔一次一次的寻根、追寻祖先们入黔的历史足迹。
天龙屯堡是一个地灵人杰的地方,出了不少的人才。明朝以前,由于历史久远,有关文字记载缺乏,只有荒野中的许多古碑之上刻着明皇诰封什么之类的文字为数不少。据《郑氏家谱》载,明代万历28年郑士才中秀才,这可算作天龙屯堡有记载的最早功名。
走入屯堡寨中,看到的是石头,手摸到是石头,脚下踩的仍然是石头。石头构筑了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屯堡,屯堡人把石头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至,一个典型的屯堡就是对“石头生命”的完整诠释。
  屯堡人的石头寨建在依山傍水的地方,把防御功能放在首要位置,建筑材料就地取材,采用贵州山区随处都有的石灰岩薄层进行建造,坚固而耐久。
以安顺为中心,方圆近百里的地域内,平坝、普定、镇宁、紫云、广顺、长顺等县都分布着屯堡村寨,在这些屯堡里居住着一群至今仍保留明代江南汉族习俗的人群——屯堡人,数百年来由于大山的阻隔和与少数民族军事、文化心态的对峙,使屯堡人这群特殊的明代汉族移民至今仍未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交融,也由于他们数百年所形成奇特汉族部落集团的自我优越的封闭心理,也未能和发展迅速的主流汉族文化交融。在一段历史时期内屯堡人处于“非苗非汉”的尴尬境地,当地土著民族把屯堡人看着是“老汉人”,而后期迁移来贵州的汉族移民又把屯堡人看作少数民族,故屯堡人又被称作“凤头鸡”、“凤头髻”、“凤头笄”、“凤头苗”。在1949年以前,屯堡人极少跟本群体外的少数民族和后期迁移来的汉族人通婚,就天龙屯堡为例,居住在这里以陈、郑、张、沈为主要姓氏的屯堡人,他们通婚范围一般都是附近屯堡村寨中的屯堡人。如中所的尚姓、张姓,吉昌屯的田姓、汪姓,远的通婚则是双堡、长顺、广顺等地区。天龙本村中的大姓在第四代以前不能通婚,原因是在这之前入黔始祖们已经通过婚,为了不乱辈份,严格遵循祖训,实际到近十代寨中四大姓才出现通婚现象。与天龙咫尺之隔的石板房的包小脚的“客居汉人”的通婚在解放以前更是没有的,石板房的汉族清代才迁入定居,屯堡人称这类后迁汉人作“客居汉人”或“暂(搬迁的意思)家人”。石板房的“客居汉人”多从事商业,特别是食盐贸易,经济收入丰厚,他们在衣着和习俗上与屯堡人有一定的区别。屯堡人要从事耕种,从不缠足,长衣大袖,加上似苗夷的“凤头”更显得跟这群“客居汉人”不一样。他们把屯堡人作“等苗夷”看。这些形象上的不同和习俗上差异造成了难解的心理隔阂,当然很不容易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