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碉之国莫洛村


古居居和古建筑,错落地分布于青山绿树中,非常漂亮。
丹巴县以其瑰丽的嘉绒藏区文化和素有“千碉之国”美称的古碉建筑群为世人所瞩目。而莫洛村更是以其典型、特有的石砌藏寨建筑和规模宏大形态各异、建设集中的防御性碉楼群成为丹巴县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价值核心。
莫洛村距县城公里,三面环山,西临大渡河,地势由东北向南倾斜,系高山峡谷地貌。全村以藏族为主,少量汉族杂居,相当完整地保持着嘉绒藏民族传统的习俗和居住文化,大量石砌的碉楼与藏寨村落融为一体并相当完整地传承至今,是研究中国石砌建筑不可多得的活化石走进丹巴嘉绒藏区莫洛村,当地人会告诉你,“嘉绒”即“女王的河谷”,这里古时是东女国,国王是个丹巴美女……

历史记载中,在东女国,国王与官吏皆女子,国内的男人,不能从政,仅任征战与种田之役。因女子少而贵,且位高权重,故为多夫制,女王则侍男者众。当时东女国万余户,散布在山谷间M余座聚邑中,所居之处均筑“重屋”,即碉房;民众住六层以下,唯女王居九层。可见,东女国擅建高碉且建筑水平高超,女王则高高在上。
碉楼是御敌的坚固工事,丹巴境内现存粥座,大概可以分为四种: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家碉,尤以家碉、寨碉为多而丹巴民居碉房楼顶的“煨桑”塔是女性生殖崇拜的象征。修建在屋后的高碉与居住的楼房紧紧相连,属于家用碉。家碉较为矮小,一般用作贮藏室,御防匪盗,遇有战事,亦可防御;寨碉则是保护村寨、部落和地区的战争工具,与城栅的功用相类似,又比城栅更灵活;要隘碉建筑在要隘险道上,有许多则矗立在悬崖峭壁之上,用于防御阻止敌人的进攻;烽火碉则用于传递战信息,也同时具有其他高碉的作战功能。高碉墙壁厚实坚固,居高临下,俯视敌人,远则箭射枪击,近则滚木擂石,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敌人暴露在原野地之上,自己躲在坚碉之中,以逸待劳,以守待攻,侍机而动。
女性掌权、女性崇拜、多夫制、无固定性伴的走婚(爬房子、钻帐篷、顶毪衫、抢手帕等)尚青、居碉楼等等的东女国文化元素,在雅砻江流域和大渡河流域影响至今。婚姻形式除对偶婚外,还存在一妻多夫、一夫多妻、母系单系家庭,另外,从妇居的家庭也很普遍。这些婚姻形式和家庭组成,无不是以女性为中心。然而,东女国是女性国家而不是母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是早期原始社会,但东女国却是独特的世界上少有的由女人全面管理的国家,代表的是种文化,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过去梭坡乡习俗是家中女人为大,孩子跟母系家庭。男子晚上“顶毪衫”到女子家过夜,夜聚晨离。即一到晚上,几个男子相约,头顶件毪衫(披风)遮脸,到女子聚集的碉房对歌求爱,直唱到三更半夜,女子们唱累了,倒睡在锅庄旁。这时,男子进屋找到自己心仪的女子,若是女子也,心仪该男子,就会让位允许男子躺在自己身边谈情说爱,情到浓时,男子则可带走女子,到女子屋内过夜,行夫妻之实,天亮男子必须回自己母亲家。
莫洛村在川西地区,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地区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藏族服饰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今丹巴女子服饰传承了东女国尚青服饰及男子赭面之俗,即以青(黑)色为美。这一带的女人多是美人肝子,她们喜欢盘发髻,着长裙,衣饰古典华美,气质优雅端庄,充满古韵意味,一如从历史中款款走来。
在任何藏区酥油茶都是最有名、最普遍的饮料。它是由牛奶中提炼的奶酪加藏马茶加盐搅拌而成的。酥油茶除与主食糌粑同时食用外,也当作每日没食用的饮料。用酥油茶待客,是藏民族古老的传统。无论你走进牧民的帐篷,还是农民的尼d:小屋,或走亲访友,主人总会打好醇香的酥油茶请你品尝。藏胞出远门,亲友前来送别会献上一条洁白的哈达,敬上一碗酥油茶,祝远行者逢凶化一路顺风。
藏族的另一种饮料青稞酒是用青稞发酵后酿制而成的,在西藏男女老少都喝此酒,藏族人民在过节前都要酿造大量的青稞酒。从藏历四月到八月,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和]非传统节日,宗教节日和非宗教节日,都要提上甘甜醉人的青稞酒,到绿茵的草地上,三五h成群,搭起各种色彩的帐篷,一边喝着青稞酒,一边尽情歌舞,显示出藏族酒文化的魅力。
旅游TIPS:
藏族人民对于亲朋友好友久别重逢,拦手贴于脸颊相亲;见所敬重之人将袒臂之袖搭于肩上屈腰双手平伸或竖大拇指以示敬礼;平常相见伸舌头也属敬礼;亲朋远行或初到,替他牵马以示敬礼;还有合掌磕头,参拜佛像,朝觐活佛,与佛顶礼时磕响头及磕长头(步磕拜)。
地理位置:四川省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成都茶店子客运车站每天早上630有3趟车发往丹巴,普通客车71元,约6小时车程;成都西门子车站每天早晨有两班直达丹巴的班车。然后再从丹巴县包车前往莫洛村即可。
丹巴客运中心电话:0836352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