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抵达平遥时已经是午后时光。古城里的街道、商店和民居,都保持着传统的风貌,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十字形的街道两侧,店铺林立,每家的铺面,看起来都高大结实,檐下绘有彩画,房梁上刻有彩雕,加上有着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看起来古色古香,到处呈现着一派古朴的风貌。
城内游客很多。有人手握相机拍个不停,历经沧桑的城墙、褪色的老字号牌匾,或者一块小小的木雕,都有着别样的风情。有人在日昌升票号、县衙、二郎庙等景点流连忘返。有人在店铺里欣赏当地特产的漆器,时不时为其美轮美奂而惊叹。更有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走过街头,比划着和商贩们讨价还价……
不知不觉,黄昏悄悄降临,简单吃过晚餐,我们再次步入夜色中的古城。白天的喧嚣褪去,安静下来的小城,没有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店铺两旁高悬着一盏又一盏红灯笼,朦胧的灯光,散发着怀旧的气息,让人不知不觉中,就有了几分如痴如醉的感觉。
随意步入一家营业中的店铺,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漆器,从首饰盒到耳环,琳琅满目。据有关资料记载,平遥的漆器始于唐朝开元年间,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工艺性质的高级油漆器具,因为用手掌推出光泽而得名。它们外观古朴雅致,手感细腻滑润,颇受游客们青睐,我们自然未能免俗,纷纷挑选喜欢的漆器,乐不思归。
我们住宿的宾馆,就在古城墙外。清晨,我在一阵熟悉而亲切的旋律中醒来,窗外的高音喇叭里,正在播放着《东方红》。简单洗漱一番,踩着音乐的节拍,怀着雀跃的心情走出去。广场上已经有很多出来晨练的人,他们一起随着音乐做广播体操,动作不一,服饰各异,脸上却有着共同的表情,那就是微笑。
朝霞冉冉升起,仿佛为古城墙披上了一件金碧辉煌的外衣,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迎面而来晨跑的年轻人,用充沛的活力,为古城的一天拉开了帷幕。有人在打扫门前的小路,扫帚起落之间,动作十分轻柔,仿佛小心翼翼守护着一个梦。
我们绕过繁华的街道,跨入小巷,青砖黛瓦的房子,油漆脱落的木门。从半开的门里望去,小院的通道里,蜂窝煤码放得整整齐齐。晒衣绳上,随风摇摆着半旧的衣衫。谁家在做早餐,葱花爆油的香味,丝丝缕缕传来,这是平常人家的柴米油盐,岁月静好。
走近古城平遥,短短一天的停留,仿佛面对一瓶千年佳酿,尚未来得及品尝,却要匆匆作别。挥一挥手,我无法做到不带走一片云彩,回眸,再回眸,眼神里全是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