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一)锦装素裹巧梳妆

女式服装在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文化中一向是最为夺目的部分,中国汉族妇女的服饰也是如此。要想一睹这方面的风采,大可到福建泉州、惠安去看看那里汉族妇女的服饰的不同韵味。惠安妇女奇特装束主要集中在衣、裤、裤带上的银裤链、头巾和斗笠上。惠安女的头巾把脸包得只露出眼、鼻、口等狭小的一部分,而斗笠又戴得很低,如果不仔细辨认,就是熟人也很难一下子认出斗笠下的人是谁。虽然她们无论冬夏总是把头包紧,但却要露出肚皮,裤子也非常肥大,所以有人把惠安妇女服饰的特点形象地总结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在泉州街头,当看到惠安女风姿绰约地与自己擦肩而过时,立刻会感到一股强烈的南国风韵扑面而来。见识过福建惠安妇女的服饰,再去观赏一下江苏苏州吴县前戴村妇女们极具江南特色的服饰,会使人更有新的感受。前戴村地处吴淞江北畔,是个典型的水乡村落。前戴村妇女历来以梳头、扎包头巾、穿拼接衫裤、束裙为主要服饰装扮,世代承传,相沿成习,素有“苏州少数民族”之称。前戴村妇女腰部的装束最具特色,由三部分组成:裙、腰头和穿腰。裙束在罩衫外面,一般是两幅布前后叠压做成,两侧多用丝线绣裥。腰头用两种颜色的布分三块拼成,两边用纽扣与穿腰相连,是束在裙外面的围裙。穿腰是与腰头相连的腰带,上绣各种图案花纹,是服饰中的重要装饰物。前戴村的妇女服饰,既保护身体以利于生活和劳动,又注重展示水乡妇女的人体美,把她们的俏丽身姿衬托得美不胜收。
二、风格独具的鱼、兽皮服饰
自然环境物质条件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往往会产生明显影响,然而能像东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那样善于充分利用本地天然资源解决服饰问题的,在中国也属少见。其中最具典型性的,莫过于东北地区的赫哲族人了。
过去,赫哲族人主要从事捕鱼生产,他们不仅以鱼为主要食物,而且在服饰上也充分就地取材,穿鱼皮,饰鱼骨,这在中国各民族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难怪历史上曾被称为“鱼皮部”。在清代早期傅恒编纂的《皇清职贡图》、清末曹廷杰所撰《西伯利亚东偏纪要》以及民国时期郑士纯等编修《桦川县志》等典籍中,都对赫哲族人的服饰有所记述,足见赫哲族人的鱼皮服饰影响之久远。赫哲族人制皮用的鱼,都是重达几十斤甚至几百斤的大鱼。制皮时先将鱼皮整张剥下,去鳞后晒干,再经过揉搓、木锤捶砧等“熟皮”工序,使鱼皮变得像布料一样柔软,并用红、黄、蓝、绿等色彩鲜艳的野花等植物染料将其染上各种颜色。经过拼接、剪裁,再用特制的鱼皮线连缝,一件鱼皮衣服便初步成型了。接着再在襟沿、口边镶缝上用染上不同颜色的鹿皮剪裁而成的各种云纹或其他吉祥图案,使得衣服既有浑朴粗犷的风格,又有美观大方的色彩。此外,衣服上还要饰以贝壳、铜钱、鱼骨扣和其他各种鱼骨饰品,从而更加雅致耐看。赫哲族人可以用鱼皮制成各种式样的衣着,如鱼皮长衫、鱼皮上衣、鱼皮套裤、鱼皮围裙、鱼皮腰带、鱼皮手套,甚至还可制成轻便耐磨又保暖的鱼皮。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外人是很难相信毫不起眼的鱼皮也会有这样大的用场。虽然赫哲族人从20世纪初时已经开始使用布匹、绸缎等其他纺织材料缝制衣服,但风格独特的鱼皮衣装,仍被赫哲族人视为自己的传统服饰。若能目睹赫哲族妇女熟练地熟制鱼皮的过程,触摸一下鱼皮衣装,在如今已实属难得了。
除了鱼皮服饰之外,赫哲族人还喜欢穿着各种兽皮衣装,这与他们兼事狩猎生产活动不无关系。赫哲族人穿用的兽皮衣饰主要有狍皮大衣、狍皮裤、狍头皮帽、狍皮被褥、狍皮手套、狍皮袜,以及野猪皮、熊皮等。然而兽皮衣饰却不是赫哲族人所独有的,东北地区许多民族都是制作兽皮衣装的高手,其中鄂伦春族人更是胜人一筹。他们喜爱的兽皮衣装有男女狍皮袍、鹿皮裤、狍头皮帽、狍皮鞋、鹿皮或犴皮高腰皮靴、布腰皮底鞋、狍皮袜、各式狍皮手套,以及兽皮制作的口袋、帐篷、背包、荷包、马褡、帽饰等等。在这些兽皮衣饰的装扮下,鄂伦春族猎人们个个显示出骁勇、英武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