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堑通途兴古道(2)桥兴八闽–万安桥


万安桥作为我国第一座濒临海湾的大石桥,基于地理条件和技术、经验的限制,耗时耗力甚巨。其具体建造时,首先沿着桥梁中线,在江中抛下很多巨大的石块,形成一条长500余米,宽25米左右,高3米以上的石堤,横跨江底,用来建筑桥墩。这种筑造桥基的方法是建桥史上的重大突破,后来被称为“筏形基础”。有了“筏形基础”之后,继续在石堤上用一排横、一排直的条石砌筑桥墩。传统工艺都是用腰铁或者铸铁水的办法来联接桥基或者桥墩的石块,但是这个办法在这里并不适用,因为铸铁件会很快被富含盐分的海水腐蚀掉。那怎么办呢?古人的智慧在修建万安桥的过程中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他们采用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办法:把许多牡蛎散置在石堤附近的海面上,利用它们附生在岩礁或别的牡蛎壳上的特点,让它们把松动的石块条石粘结在一起。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别具一格但却行之有效的办法。为了保护石堤上的牡蛎,官府明文规定,严禁在万安桥附近捞取牡蛎。然而,岁久禁弛,时间长了渐渐有人开始偷捞牡蛎。到了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颁布法令:凡是偷取界内牡蛎者,判处流放两年之刑。砌筑桥墩的问题解决了,人们又面临怎样把重达七八吨的石梁架设到桥墩上的问题。建桥者再次开发智慧,利用潮水的涨落,把巨大的石梁一根接一根地架设到桥墩上,终于把桥建成。万安桥在建桥史上开创了浮运架梁的纪录。直到今天,浮运架梁仍然不失为建造桥梁的一个好方法,与古代所不同的是,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使浮运重量提高了成百上千倍。万安桥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普通百姓的交通问题,而且更利于泉州地区的贸易往来,使泉州地区的经济更加兴盛,所以有人称“万安桥兴万家业”。
迄今为止,万安桥已经走过将近千年的风雨历程,在漫长的历史沧桑流变中,万安桥也经历了坎坷与磨难,多次被毁,又多次被重建。万安桥初建成时,由于桥面太低,经常有水漫到桥面上来,既不安全,对桥的保修不利。《名胜志》记载:1138年,飓风大作,奔涌而来的巨浪席卷了万安桥。《晋江县志》一也记载,泉州士绅李俊育曾于1428-1431年奉命修桥。不过,明朝万历三十五年泉州爆发的大地震兼海啸对万安桥的破坏是最严重的。灾后,经过修补基本恢复了原状。此后在清朝又曾经历过十次维修,万安桥也基本维持了明朝的原貌。1932年,由于石梁墩的万安桥不能满足承载汽车的需要,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对其进行改造,变石桥为钢筋混凝上建筑,并增高桥墩三尺(l米)。1994年,国家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决定复原万安桥。于是,万安桥不仅得以恢复原貌,而且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