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典故,说的是孝子邱瑾孝敬母亲的真实故事。
孝子邱瑾,字子美,号振南,芷溪阁坑人。他自幼聪颖,求学认真,读了《论语》,深知“孝悌为仁”,读了《孝经》,深悟为孝之道。
一日,邱瑾边读《孝经》边流泪涕。先生发问,方知邱瑾之父廷缙不幸早丧,尚未下葬。后经先生指点,邱瑾夫妇跋山涉水,方为父亲找到了安身之地,葬于芜山之巅。
不久,邱瑾的母亲张氏又患中风,寝食坐卧均要有人专门护理。邱瑾只好弃学,与其妻杨氏朝夕侍奉母亲饮食、洗澡、更衣、翻身、大小便,每天五更五起(意思是一个晚上要起来护理母亲五次),从无怨言。
相传,邱瑾为了考验自己的老婆是否真心孝顺母亲,一日清晨,他特地登上村口圆墩上窥视妻子洗衣,看妻子对母亲的衣服是否一样认真搓洗。没想到,其妻洗母亲的衣服还比洗自己的衣服认真,搓过洗过两三遍后,还要拿到鼻前闻过是否还有异味。还有一次,邱瑾想到要支撑这个家门,男人总会常要外出一两天。于是,他又想出一计考验其妻。他慌对其妻说:“有位远方亲朋约我过去商量谋生之计,我大约要离家三四天,侍侯母亲之事就靠你一人,让你辛苦了!”邱瑾说罢,提起行李包走出家门。快到中午,他又溜回自家隔壁房子,暗中观察妻子言行。他见妻子小心为母亲喂食,为母亲更衣,扶母亲小解,没有因为自己外出而改变态度,邱瑾这才放心。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邱瑾和其妻子杨氏却三十年如一日,欢言笑语孝敬母亲,因而深得族人赞颂。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播乡里,不少乡贤雅士闻其高尚品德,啧啧称之。清雍正元年(1723),有本族亲戚中一位名贤,举荐省府,知府说:“当今天子(雍正皇帝)以孝治天下,本府当可褒扬邱瑾夫妻行孝之品德。”省府、知府准荐,省府派按院李公旌奖书有“纯孝”两字的匾额一块和一副联,文曰“纯孝振两间命脉,高风披乌府扬旌”,以及赏银制匾。知府派县主徐大化奖匾一块,题“夫妇纯孝”。同年,县主还申报乌台,邱瑾荣获“乌台奖孝”。清雍正三年(1725),县主黄琬又据事申报督抚咨部,请求督学三宪批准汇题于祠。皇上感动,同意建祠,并提祠名“孝友祠”。辛亥年(1731)县主程三德送奖匾一块,题“孝德流芳”;乙卯年(1735)县主邱大成送匾一块,题“孝振宗风”;庚申年(1740)县主雷霆声送奖一块,题“纯孝格天”。“孝友祠”从此生命鼎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