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带古镇

相传洛带在三国时就已有街,名“万福街”;后诸葛亮兴市,更名为‘‘万景街”。“洛带”原作“落带”,其得名有两个来源:其一,传为三国时蜀太子刘阿斗在镇上玩耍,为捉鲤鱼而不慎将玉带掉入镇上一口八角井中而得名“落带”;其二,因此地有一“天落之水状如玉带”之河,故称“落带”。后逐渐简化约定俗成为“洛带”。

洛带古镇是成都近郊保存最为完整的客家古镇,有“天下客家第一镇”的美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文化底蕴非常厚重。洛带景区主要包括洛带古镇核心保护区、金龙湖景区、宝胜原生态客家村三部分。镇内千年老街、客家民居保存完好,老街呈“一街七巷子”格局,空间变化丰富;街道两边商铺林立,属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

客家的形成:绝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客家是客家先民经历数次由北而南的迁徙过程中在赣粤闽边区形成,但具体何时形成有多种看法:一是东晋说(吴炳奎);二是始于五代至宋初说(罗香林);三是成于五代而孕育东晋说(陈运栋);四是南宋说(吴松弟);五是明清说(王东)。

客家的发展:南宋末年,由于受到新一轮移民潮和自身人口发展的压力,赣南、闽西的居民开始向人口稀少的粤东地区发展。特别是由于元兵的入侵,又引起了我国南方地区的再一次大动乱,抗元失败后成千上万的将士有的便流入到闽西、粤东地区。自此时起,一直到元末明初,源源不断的赣南、闽西居民流向了粤东。明代中后期,粤东的居民有的返迁赣南、赣中甚至远迁浙江、湖南、四川、贵州等地,一部分则跨海越洋播迁到台湾、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