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塘河古镇

 

塘河古镇位于重庆江津市西南连陲,东与鹅公乡相连,南面与四川省合江县南滩乡接壤,西与合江县白鹿镇隔河相望,与石蟆镇杨柳相接,北与稿子镇、白沙镇为邻,全镇东西距离约17公里,南北距离约25公里。

塘河镇始建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4年),最初主要有王、孙、陈三姓人家,后逐步扩大,形成规模。塘河古镇主要由塘河场古街区、石龙门园、延重寺三部分组成,大部分完整保存下来。

古镇建筑布局讲究,结构精巧,具有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多处建筑表现为徽派风格。塘河镇保存较好的是建造年代更为久远的王爷庙。塘河支流还有古桥梁两座:其中一座为麒麟桥,另一座是江合桥。

重庆金刀峡

金刀峡位于重庆直辖市北碚区华蓥山西南麓。是一处新进发现的保持着原始风貌的神奇峡谷。以上亿年的峡谷幽壑景观为主;以岩溶景观为辅;兼有大量地质上称作壶穴的碧玉串珠的深潭绝景。

金刀峡地势雄伟,以峡著险、以林见秀、以岩称奇、以水显幽。金刀峡长约6.2公里,分上下两段。上段由于喀斯特地质作用,地面切割强烈,金刀神工般形成了独特的峡谷沟壑。石壁如削、两山岈合,垂直高度超过百米。上有古藤倒挂、下有潺潺流水。下段由于流水侵蚀力的作用,有洞穴群生,潭潭相连,飞泉瀑布层层叠叠,石钟乳、石笋、石柱更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堪称全国之最的十里峡谷栈道。凭栈探幽,您将感悟那蕴藏于大自然山水之间的天地灵气。被游客誉为“中国第一险峡”,“金刀归来不看峡”。

海南市崖城古镇

 

崖城镇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西四十五公里处,即崖州古城,是我国最南端的古城,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古民居建筑共有103幢,整座城楼的设计为明朝风格,楼檐、楼顶古香古色的韵味丝毫不减,而古城址、崖州学宫、迎旺塔、盛德堂、广济桥、还金寮序碑、万代桥等正是古崖州历史文化的记载和象征。崖城学宫为古崖州最高学府,元、明、清代几经搬迁。唐代名相李德裕、韦执谊,宋代名臣赵鼎、胡铨等先后被贬到此地。尚留有古城门、孔庙等遗址。尤其是唐朝著名的鉴真和尚留下了一批准备带去日本的佛教经典,是崖州带有神奇色彩的宝物。元代“纺织之母”黄道婆曾到崖城水南村学艺。

  明代时崖城已经有:“弦诵声黎民物庶,宦游都道小苏杭” 的盛况 。宋朝之前为海南岛规模较大的一座坚固的城池。从唐代起,不少朝臣名仕因被奸臣陷害而流放到崖州城。单是宰相级别的大官就有14人,唐朝的韦执谊、李德裕,宋朝的赵鼎,元朝王仕,明朝的赵谦等。由此,崖城又有“幽人之处士家”之称。尤其是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时,遇台风袭击,所乘的帆船飘到了崖城,留下了一批准备带到日本的佛教经典。

广东碣石古镇

位于广东省陆丰市南部的碣石镇,东临碣石湾,与金厢镇隔水相望。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设立碣石卫,为全国36卫之一,与著名的天津卫、沈阳卫等齐名。故其海岸地貌特征而称碣石,是陆丰市三大镇之一。碣石镇位于陆丰市南部,东临碣石湾,与金厢镇隔水相望。魏武帝曹操有著名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碣石镇文物古迹众多,玄武山元山寺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有山门、前殿、中殿、正殿、配殿等建筑99间和气势古朴优雅的“三星垒塔”一座,其建筑和装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具有强烈的宗教气氛。有800多年的历史,蜚声海内外。

珠海市唐家湾镇

唐家湾镇位于广东省珠海市的北部,京珠高速公路、粤西沿海高速公路的起点处,由唐家、金鼎和淇澳三部分组成。唐家湾镇有“与近代文明伴生的南中国海第一湾”之誉,被称为“陆岛相望岭南重镇、风云史迹近代名镇、携故纳今城中古镇、山海园林栖居美镇”,拥有着珠海市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最先进的科教资源和最良好的生态资源,是珠海市近期重点发展的地区之一。

溪口古镇

浙江千年古镇西口简介
 

溪口历史悠久,被称为“千年古镇”。蒋介石出生在此地。据清乾隆<奉化县志>志载,早在唐代贞元中(794前后),“右相樊泽致仕卜居……樊氏子孙世居此焉。”樊泽就是今溪口镇沙堤村樊姓的始祖。宁监察御史樊良忠因与丞相王安石不合,弃官归里,陷居溪口。至宋景德五年(1006)溪口建村。据宋宝庆年间统计,人中口已近八千。南宋丞相魏杞奉孝宗命出使金国,不辱使命,成为一时重臣,淳熙十一年(1184)去世。他是安徽寿县人,却选择溪口飞凤山安葬,可见宋时溪口在外地已颇有名气。1902年重修的<光绪奉化县志>中,溪口已列为镇,在现有资料中,这是溪口称镇的最早记载。

此后,溪口称乡镇,变更多次,民国8年(1919)正式成为行政镇,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又曾一度改乡,1951年起,一直称镇至今。
  溪口在近现代史上曾经发生几次重大事件。清咸丰十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将领范汝增率兵数万,自嵊县入境。六诏、跸驻、三石等地农民400人余人响应,经溪口,于11月26日攻克县城,12月9日建立农民政权。受战火影响,溪口商业一度萧条,玉泰盐铺也一度停业。
  1941年4月23日,侵华日军侵占县城和溪口,4月26日成立日伪监时政权-“奉化维持会”,丰镐房占为日军司令部。日寇守田大佐率部进入溪口,见镇内无人,悉数捣毁全镇水缸,锅灶,民间财物被洗劫一空。后在镇四周密布铁丝网,强令往来行人只许从武岭门及藏山大桥出入,经过岗哨逼行鞠躬礼,并限定妇女在剡溪洗涤时间,稍有不遵即遭毒打或枪杀。1945年8月日寇投降,18日撤离溪口。是年11月,据溪口镇公所第83号呈文载,溪口沦陷1576天,计被杀217人,被抓失踪73人,全毁半毁详房223间,楼屋1990间,平屋1172间,被抢粮米1.5万斤,茶叶2000余箱,以及大批耕牛、猪、鸡及实物细软;被砍大树4899株,竹150万株,汽车站、医院、公园等遭严重破坏。

重庆松溉古镇

古镇松溉坐落在永川市南部,水陆交通方便的长江上游江边的松子山和溉水处,因松山溉水而名为松溉镇。在《永川县志》上记载曾有过“白日千人拱手,入夜万盏明灯”的经济繁荣的盛况,也有“小山城”的美名,闻名海内。四川省地方志资料丛书《近现代四川场镇·经济志》(第二卷)中,松溉镇被列为当时四川省的30个场镇之一(见该书1990年版)。2004年4月20日松溉镇又被评为重庆市所属的20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排名第五位。历史和现实的多次选择,千年历史丰富的文化沉淀和奇特优秀的天然奇观成就了古镇七绝。

一、古镇的明、清建筑群

“古镇松溉的明、清建筑群保存较为完整、典型。”这是我几度陪同重庆专家组同志考察后听他们得出的结论。伴随着6里长青石板街道的两旁修建着木石结构的一排排平房或只有一层的木质楼房。这些房屋大都是串架夹壁,青瓦木壁,独具明、清建筑结构风格。其间最独特的要数四合院和吊脚楼了。现保留较好的四合院,有陈家院子、张家院子、刁家院子、白果院子、赖家院子、马路街三个四合院等20余个。保留较好的吊脚楼要数半边街和临江街一带的吊脚楼,还有几十户人家居住着,黄桷树街后还保存有一座碉楼。这些百年或几百年的古代四合院和吊脚楼相连或错综修建形成建筑群,体现出明、清建筑的典型风格特色,也综合体现了古镇的全貌。

湖北上津古城

上津镇古城又名柳洲城, ,位于集镇南部。古城系不规则长方形,墙体上窄下宽成梯形,平均高6.8米,设有五门,东曰通郧、北曰接秦、南曰达楚、西曰通汉、西南辟有一便民门。

上津镇古城始建于三国魏末(公元262年),后因战乱灾荒,连降暴雨,河床抬高,于明中叶冲毁,明洪武初复设上津县,于老城之北200余米垒一土城,正德年间,知县曾知槐等拟筑砖城,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秋告成。因战事较多,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再做补修,砖记“嘉庆七年,上津公修”以示事。上下1700余年,史记赵匡胤、黄巢、李自成、张献忠、王聪儿曾在此浴血奋战,挥写历史。1947年,上津古城又作为上关县民主政府机构所在地,固守鄂陕两省要塞。解放后,古城虽然失去了军事战略价值,但又挑起集镇万余人防水重任,上津古城与上津人民有着割不断的渊源情丝。

湖北程集古镇

程集镇位于湖北省监利县西北,东距监利县县城约有30公里,西距荆州市区约60公里,素有监利“西大门”之称。版图面积124平方公里,辖37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5.6万。

监利县程集镇史称程家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王就在此修建了豪华的离宫——荆台。明初,因其发达的水陆交通,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商贸重地,逐步发展成为长江北岸一个较大规模的集镇,老街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时,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

临街房屋大都建于明,少数建于清,均为前后多进的砖木结构民宅,沿街林立、泛黄的古线装书般记录老街成长痕迹的特色店铺,老街依旧聚集着豆腐、打铁、饼铺等原来的小作坊,一些老居民仍经营着简陋的日杂店面。这些古色古香的商业店铺,中进是客堂或作坊,侧有账房,后进则为货栈或晒场。每幢房屋进与进之间设有天井(或报顶)、厢房,均用木格扇门和木格扇板相隔。门窗一律镂格,登楼推窗,街景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木板排门居多,石质门框较少,刷桐由而不施彩绘,保持原木本色,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而独具江南水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