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第一村–郑营村


低调的奢华、瑰丽的土豪金–陈家大宅

郑营村是傣族聚居的村子,全村如一集镇,内有三街九巷,均以姓氏和地理环境命名,民居坐南朝北,保留着地方特色的大四合院,陈氏宗祠,郑氏宗祠保存完整,司马第、翰林居,深宅大院,雕梁画栋,轻轻拂去尘埃的面纱,就仿佛看见一段逝去的时光。
郑营村位于滇南赤瑞湖畔,与西北方的宝秀镇相望,是石屏县管辖。
郑营村坐落于石屏县城西南0公里处,西向秀山,北向赤瑞湖,山水秀丽,风光优美。随着间明初年间一位浙江籍的郑姓落籍赤瑞湖湖畔后,原名“普胜村”的村子便成为了郑氏家族的繁衍地,并改名为“郑营”。明朝后期演变成了·个多姓氏聚居的大村落,现村内主要有郑姓、武姓、陈姓、李姓,各姓自立宗祠:郑营有着“耕读家风”的沉淀,绿水长流”的底蕴。郑营人来自杏花烟雨的江南,把那里浓厚的文化气息、播撒在滇南赤瑞湖畔,小桥流水人家,营造着对遥远故乡的记忆。祠堂、书院,庭院、街巷,处处透着江南的婉约与细腻,而郑营人的精神世界里,也铭刻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烙印。在村内的三街九巷中,不经意地一瞥,进士宅、司马第、翰林居就跃然眼前,正如民谣所说:“五步三进士,对门两翰林。举人满街走,秀才家家有”如今,街道是石板铺成的青石路面,民房多是坐南朝北,保持着地方特色的大四合院。
陈氏宗祠由陈鹤亭建于1925年,坐南朝北,祠门为牌坊式砖石结构,三开间,瓦顶,门框均用砖石拱卷,匾联皆用青石阴亥镶嵌在砖壁上。从陈氏宗祠祠门沿中轴线而进,依次有石桥、中殿、正殿。中殿和正殿前各有一个院子,两侧均有对称式的偏殿楼阁。中殿前的石桥为单孔石拱桥,桥上有栏板望柱,望柱头为石雕十二生肖。中殿建在075米高的石台基上,四周有廊,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正殿为重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三开间,二进间。正殿上下有两层楼,建造在,2米高的石台基上,更有两座195米高的石狮柱础抬高,显得高大雄传、庄严肃穆。整整座宗祠雕梁画栋,工艺精致,被专家称为中国近代优秀建筑。
始建于光绪年间的郑氏宗祠位于陈氏宗祠东面约百多米处,为土木砖石单檐硬山顶两进四合院建筑结构,建筑结构严谨,精美的雕刻清晰可见,工艺水平精湛。
民居中,位于郑营村中心区的原陈载东的住宅最显眼。陈氏民居为一抬梁穿斗式四合院坐南朝北,依大门而进是下堂院、中堂院、上堂院。整个建筑厅堂高大、装饰精湛,尤;其是雕刻部份玲珑剔透、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形象生动,雕花格子门、窗均为贴金、图案亮丽完美。是现存居民建筑中,保护的最完好、最精美的民居,显现出石屏独特的艺术造型和内涵及历史文化的渊远,被专家誉为近代民居建筑典范。
长春阁、郑营村玉皇阁始建刊929年,木石结构,坐落在郑营村后卧云山山腰石崖上。其内塑有佛像,阁内香烟缭绕,游人络绎不绝。
郑营村目前居住着汉、彝、傣、哈尼等民族,以汉族人为主。村内有汉、彝、傣、哈尼的传统节日,其中彝族民歌“海莱腔”独绝天下,曾在CCTV民歌大赛中获得原生态唱法第一名,还有女子舞龙队,被拍成电影《花腰新娘》。
旅游TIPS:
郑营村特色小吃有石屏煎鱼、石屏豆腐、包浆豆腐等。村子周边是大片杨梅林,入夏时节,游人可以亲自到杨梅园中采摘酸甜的杨梅,体验采摘的乐趣。
地理位置: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 从昆明乘车到红河石屏县约需5个小时,石屏县有客运面包车可达郑营村。
票价:陈氏宗祠10元。
电话:0873-485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