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观的军事城堡–隆里


历史苍桑巨变,隆里古城虽已失去了昔日军事城堡的威严,但是散布在古城各个角落的古街、古宅古桥、古井、古祠、古墓、古碑等仍散发着迷人的光彩。而作为一座保存完好的集图腾与宗教历史与现实于一体的古城堡,它又是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隆里位于锦屏县西南边沿,距县城64公里,南与黎平县敖市接壤,距黎平县旅游景点天生桥23公里。古村原称龙里,清代名为隆里,意谓“隆盛之理所始建于唐代,是明朝的重要军事城堡。虽经历的哆年风霜侵蚀和火灾的劫难,但整座城貌依然是我国南方高原保存最好的古城之一。现存古民居以陶家大院、科甲第、武举第和两座王氏宗祠所王和西王最为完整和最具典型。古城周围存留有多处文物古迹,村内的王昌龄祠、状元桥,状元墓都是后人为纪念王昌龄而建的。
隆里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59),是明朝“调北征南”,“屯田戍边”形成的军事城堡,城中的各条道路关口要隘,城墙、望楼,均系古代军事布局。古城墙是用卵石框边筑成的土埂,周长150)米,高4米,宽3米。四个城门设置虚虚实实,让人感到“明通暗塞,暗通明阻”,而且颇为讲究:东门是财门,南门是喜门,西门是水门,北门是鬼门。隆里迎亲、出殡等,只从东门进出,是不走北门的。走进城中,这里的街道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每一个街口都是“丁”字形的,代表着人丁兴旺。隆里?城建筑的风格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它超前、合理的规划布局,令现代人望尘莫及。隆里古城有72姓,72,口水井。隆里古城建筑是王昌龄边塞诗派、京城建筑及当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相结合的体现,现。古城四周,有著名的“龙标八景”。
状元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巧叫),是为纪念唐朝诗人王昌龄贬谪隆里而建,因王昌龄曾中博学鸿词科第一,隆里人尊称他为状元,故修桥以状元名之。该景旧时为黎平府的八景之一。建于清嘉庆年间的陶家大院是古城中最有代表性和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位于古城东北角,为三间搭两厢型建筑,四周围高封火墙,天井是青石板铺成,一侧放着青石板做的太平缸,雕蟠凿龙,十分精美。天井旁的厢房高悬一大匾,上题“厂厦华居”。堂屋里的雕花木窗雕工精细,四方桌用料为上等的红木,两旁的椅子是狮脚龙凤椅。相传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因一首《梨花赋》而遭人中伤,被朝廷贬谪龙标尉。其好友著名诗人李白同情其遭遇,遥赠一首:“扬花落尽子归啼,闻到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来到隆里之后,王昌龄又写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并创立了龙标书院,传教授学,以变风俗,为当地音养了不少人才,旧时为黎平府八大书院之首。现在的建筑为清朝雍正年间张应诏回乡后重修的,隆里民族传统文化厚重而又多彩,唱汉戏`吟故事、玩龙灯被视为三大民族文化瑰宝,蜚声国内外。正月元宵是舞龙活动的高潮,为隆里的“狂欢节”,是古城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这天除表演舞龙技艺外,玩花脸龙是当地特有的风俗,其不服龙表演活动由傩戏演变而来,舞者均画脸谱,相传取材于宋朝建国初期蓝季子会大哥赵匡胤的民间故事,为全国独一无二。舞龙的人要“开花脸”(像京剧的花脸),扛龙尾的人是花脸龙的主角,这位打扮滑稽的丑角,把街边上的稀泥或者是用糍腰着地上的脏水往观看者的脸上、身上抹,一副狂放不羁之相,于是人们呼叫着四处躲避;不过据说被抹的人会有一年好的运气,所以人们心里都是很高兴的。
旅游TIPS:
黎平有机场。在黎平汽车站乘黎平一敖市的班车,票价6元,下车后乘三轮车2公里即到隆里。锦屏县城有车直达隆里。
美食:
隆里古城有许多传统的名点屹,如隆里腌鱼、重阳酒、米花、麻叶、菜粑粑、印盒粑`油炸辣椒等,口味期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