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瑶寨,都会与依山傍水联系在一起,然而,福溪瑶寨是在五座山梁包围中一块谷地里的村庄,它周围方园几公里内,没有一个村庄与其近邻,那是因为附近的山岗没有适宜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福溪,有一条地下河涌泉,常年不息地流淌着甘甜的泉水,它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希望。北宋时始有人迹,南宋开始兴盛,明清达到了高峰,现在是一个拥有1600余人口的大村落。
如果没有那一弦溪水,福溪就不会是福溪了。
光亮的石板街,明清时期的商业店铺仍在发挥着作用,只是换了商品而已,外乡的一位理发佬,每隔两天都会来到福溪村,在村中央的一个门楼里忙活上一整天时间,一元钱一个头,他说这生意还很好做。
●从沱溪到福溪
从富川县到福溪村有40公里的乡村公路,福溪是油沐乡的一个行政村,也是一个自然村。位于黄沙岭中段的山脚下,村寨的东西南北被众多山峰包围,方园数公里没有人烟,自然形成了“五马归槽”的天然景观。
福溪原来称沱溪,据《福溪源流记》所述,“周、蒋、陈、何各姓贤祖列宗,分异邑郡县,于唐末宋初先后不一迁徙而来,其初地形凹凸高低不等,故名沱溪。后经祖先僻野开拓,扩展兴修建砌,物丰丁旺,安居乐业,更名为福溪。”
福溪村在村头有一处地下河涌泉,常年泉水不断,形成了一条清溪,自北向南飘落山间,这条具有灵性的小溪,最先称沱溪,后来改称为福溪。在唐朝李靖征岭南时,福溪是潇贺古道上的一处重要关口,五代时是楚与南汉的必争之地。据福溪村周氏族谱记载,“先祖周敦颐宦游路过此地时,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便留下一子在此安居。”村中建有周氏宗祠,又称“濂溪祠”。
村中的族人也证实,北宋时始有周、蒋二姓最先在福溪定居,北宋末年,又有随军南下征剿的陈、何两姓留在了福溪村定居。
●七朝古瑶寨
从沱溪、灵溪到福溪,从北宋到明清,一条小溪经历了七个朝代的变迁,造就了一座恢宏的古瑶寨。因为生存条件优越,周、蒋、陈、何四姓人精诚团结,开拓田地,建村立寨,安居乐业,不断地进行着原始积累。村寨从宋朝就开始发展,至明朝时达到了顶峰。依福溪边建造了一条一里多长的大石板街,今人又称此石板街叫“三石街”,中间为一米宽的青石板,最大的有两米长,两边再镶一块30厘米宽的石条。以“三石街”为中心,临街再建造有13座大门楼,每一座大门楼后面,又是一条长长的小青石板巷道。
为了村寨的安宁,绕村还建有厚重的石墙,村内形成了主商业街、民居住宅巷道和寺庙、戏台、广场等宗教文化娱乐三大功能区。
●光宗耀祖古门楼
福溪村总共有13 座古门楼,门楼面向福溪,建筑呈敞开式,立柱、抬梁、屋檐造型古色古香,每一座门楼都挂有进士、文魁、武官等功绩牌匾,门楼成为了光宗耀祖的地方。据统计,福溪村历史上出了五位进士和35位头上戴有官帽的人士,一块块官宦恩赐的牌匾仍熠熠生辉。
福溪村四姓人各自都建有祠堂,怀念祖宗,敬仰先贤是大家共同的信仰,但是四姓人自古以来都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着村寨,村中众多的公共建筑都是大家集资出力建成的。
●庙宇、戏台、风雨桥
福溪村鼎盛时期曾经有过24座古戏台、24座庙宇和24座石花广场,一座风雨桥。现在保存完好的还有风雨桥和古戏台、古庙宇各3座。
在古代,福溪地处偏僻,四周森林密布,人烟稀少,瑶民田地充裕,大量的空余时间都用在了敬拜祖宗和自娱自乐中,所以村中建造了如此众多的庙宇和戏台。
灵溪庙是村中保存得最好、最恢宏的一座古代庙宇,也是国内罕见的一座木柱庙宇。始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全庙占地一亩多,进深17.5米,宽20.8米,采用我国北方常见的抬梁式构架和南方常见的穿斗式构架相组合,全庙由76根高2——5.6米,直径20——38厘米的古楠、古水杉圆木柱和44根吊柱支撑而成,通过月梁、托峰、托脚、榫卯固定,未用一颗钉子。76根主柱全部用莲花石墩托离地面,主柱和托柱刚好是120根,所以又称百柱庙。
福溪风雨桥就建在离地下河涌泉不远的地方,古时人们就坐在风雨桥上一面品茶聊天纳凉,一面眺望山岚幽谷,听雀鸟鸣唱,近观福溪流水欢歌,杨柳婆娑,鱼儿戏水,风雨桥数百年为村人遮挡着风雨,世代的变迁全都写在了风雨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