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溪古寨之游

想到瑶寨,都会与依山傍水联系在一起,然而,福溪瑶寨是在五座山梁包围中一块谷地里的村庄,它周围方园几公里内,没有一个村庄与其近邻,那是因为附近的山岗没有适宜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福溪,有一条地下河涌泉,常年不息地流淌着甘甜的泉水,它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希望。北宋时始有人迹,南宋开始兴盛,明清达到了高峰,现在是一个拥有1600余人口的大村落。
  如果没有那一弦溪水,福溪就不会是福溪了。
光亮的石板街,明清时期的商业店铺仍在发挥着作用,只是换了商品而已,外乡的一位理发佬,每隔两天都会来到福溪村,在村中央的一个门楼里忙活上一整天时间,一元钱一个头,他说这生意还很好做。
●从沱溪到福溪
  从富川县到福溪村有40公里的乡村公路,福溪是油沐乡的一个行政村,也是一个自然村。位于黄沙岭中段的山脚下,村寨的东西南北被众多山峰包围,方园数公里没有人烟,自然形成了“五马归槽”的天然景观。
  福溪原来称沱溪,据《福溪源流记》所述,“周、蒋、陈、何各姓贤祖列宗,分异邑郡县,于唐末宋初先后不一迁徙而来,其初地形凹凸高低不等,故名沱溪。后经祖先僻野开拓,扩展兴修建砌,物丰丁旺,安居乐业,更名为福溪。”
  福溪村在村头有一处地下河涌泉,常年泉水不断,形成了一条清溪,自北向南飘落山间,这条具有灵性的小溪,最先称沱溪,后来改称为福溪。在唐朝李靖征岭南时,福溪是潇贺古道上的一处重要关口,五代时是楚与南汉的必争之地。据福溪村周氏族谱记载,“先祖周敦颐宦游路过此地时,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便留下一子在此安居。”村中建有周氏宗祠,又称“濂溪祠”。
  村中的族人也证实,北宋时始有周、蒋二姓最先在福溪定居,北宋末年,又有随军南下征剿的陈、何两姓留在了福溪村定居。

●七朝古瑶寨
  从沱溪、灵溪到福溪,从北宋到明清,一条小溪经历了七个朝代的变迁,造就了一座恢宏的古瑶寨。因为生存条件优越,周、蒋、陈、何四姓人精诚团结,开拓田地,建村立寨,安居乐业,不断地进行着原始积累。村寨从宋朝就开始发展,至明朝时达到了顶峰。依福溪边建造了一条一里多长的大石板街,今人又称此石板街叫“三石街”,中间为一米宽的青石板,最大的有两米长,两边再镶一块30厘米宽的石条。以“三石街”为中心,临街再建造有13座大门楼,每一座大门楼后面,又是一条长长的小青石板巷道。
为了村寨的安宁,绕村还建有厚重的石墙,村内形成了主商业街、民居住宅巷道和寺庙、戏台、广场等宗教文化娱乐三大功能区。

●光宗耀祖古门楼
  福溪村总共有13 座古门楼,门楼面向福溪,建筑呈敞开式,立柱、抬梁、屋檐造型古色古香,每一座门楼都挂有进士、文魁、武官等功绩牌匾,门楼成为了光宗耀祖的地方。据统计,福溪村历史上出了五位进士和35位头上戴有官帽的人士,一块块官宦恩赐的牌匾仍熠熠生辉。
福溪村四姓人各自都建有祠堂,怀念祖宗,敬仰先贤是大家共同的信仰,但是四姓人自古以来都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着村寨,村中众多的公共建筑都是大家集资出力建成的。

●庙宇、戏台、风雨桥
  福溪村鼎盛时期曾经有过24座古戏台、24座庙宇和24座石花广场,一座风雨桥。现在保存完好的还有风雨桥和古戏台、古庙宇各3座。
  在古代,福溪地处偏僻,四周森林密布,人烟稀少,瑶民田地充裕,大量的空余时间都用在了敬拜祖宗和自娱自乐中,所以村中建造了如此众多的庙宇和戏台。
  灵溪庙是村中保存得最好、最恢宏的一座古代庙宇,也是国内罕见的一座木柱庙宇。始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全庙占地一亩多,进深17.5米,宽20.8米,采用我国北方常见的抬梁式构架和南方常见的穿斗式构架相组合,全庙由76根高2——5.6米,直径20——38厘米的古楠、古水杉圆木柱和44根吊柱支撑而成,通过月梁、托峰、托脚、榫卯固定,未用一颗钉子。76根主柱全部用莲花石墩托离地面,主柱和托柱刚好是120根,所以又称百柱庙。
  福溪风雨桥就建在离地下河涌泉不远的地方,古时人们就坐在风雨桥上一面品茶聊天纳凉,一面眺望山岚幽谷,听雀鸟鸣唱,近观福溪流水欢歌,杨柳婆娑,鱼儿戏水,风雨桥数百年为村人遮挡着风雨,世代的变迁全都写在了风雨桥上。

龙门古镇水边人家景点


 

穿村而过的龙门溪濡养着千年古镇。村民傍溪而筑,滨溪而居,民风质朴淳厚,邻里和睦可亲,世袭耕读传家遗风。古色民居沿溪堤次第胪列,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区别于其他古镇,这里溪道两岸自古没有店铺,谢绝了市侩习气和商业的烦杂。生活在此处,清淡、安逸而单纯,与嘈杂涣离,与纷乱无缘。彳亍其间,体悟山乡古镇的特有韵味,淳朴和亲情构建的和谐氛围让人流连。
溪畔景点有庆锡桥、孙晓梅故居、万安桥、耕读世家、粉署留香牌楼等。

龙门古镇老街


 

繁嚣、热闹是老街的主题。这条长近三里,宽三米许的街市历来繁华,尤其是明嘉靖至清康乾盛世间,龙门孙氏“半列儒林,咸饶富有”,更使老街成为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之地。其间店铺大多为前店后坊、前店后居,商业活动的忙碍与劳作之余的闲适相得益彰,凸现山乡古镇明清街市的独特韵味。龙门历来以农耕为本,作为唯一的商品交换场所,老街给静谧、内敛的古镇增添了别样的风采。
景点提示:旧厅、承恩堂(工部)、关帝庙、石扶梯。

街子古镇唐公祠


 

清道光年间为纪念唐代著名诗人唐求而建,为后人拜谒这位“一瓢诗人”的圣地。殿堂高悬“修到梅花骨亦香”的匾额,门两边有一对联:“大雅名千古,伊人水一方”。门首有道光年间树立的“唐诗人唐求故里”石碑。手执诗瓢的唐求雕像伫立江边,似在吟咏千古流传的诗韵。

街子古镇光严禅院

光严禅院始建于隋,唐懿宗甲申年(864年)善思和尚重建。原名常乐寺,俗称古寺。古寺常年掩映在凤栖山翠峰环抱之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明清两代,古寺深受皇家恩宠。明太祖朱元璋的幺叔 “法仁”和尚,云游西藏、印度等佛教圣地后,辗转到古寺当了住持。蜀献王朱椿知悉后,奏禀明太祖敕赐法仁徽号为“悟空”。悟空禅师圆寂后,其肉安放于悟空宝塔之中,历经600多年保存完好。惜不幸毁于文革,幸有本地有识之士曾拍一张悟空肉身照片,现存于古寺,成为又一珍品。朱元璋非常敬佩这位削发为僧的幺叔,专为古寺亲题“纯正不曲”四字。明成祖登基后,传说建文帝朱允曾避难其中。明成祖敕赐古寺“光严禅院”,并赐古寺半副銮驾、两口皇锅,以及龙凤旗、琉璃瓦、《洪武南藏》佛经一部和印度梵文贝叶经《华严经》一部。其中,《洪武南藏》系朱元璋洪武年间敕令所刻之佛门典籍,卷帙浩繁,共7000多卷。刻成后只印了两部,一部存当时的国家藏书秘阁(永乐六年毁于火灾);一部御赐古寺,藏于藏经楼。该藏经是全国现存唯一孤本,堪称旷世绝版,为镇寺之宝,现存四川省图书馆。

镇远古村

镇远 古村

镇远古民居不同凡响,它们把中原四合院的原型,搬到山上改造成山屋,吊角楼、回廊等多种形式的山庄式院落。既重现了江南庭院的风貌,又体现出山地建筑的布局;即有堡垒式的森严,又兼有商贾大户的豪气。这些建筑是木石结构的完美结合,小处可见精雕细刻的花草鱼虫,大处则显出挥洒自如的豪放,它们是明清时代“西南都会”人们安居乐业的真实写照,又表现出商人财源通达的商业理念。江南与山地的完美结合,使镇远的民居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观。

镇远县内的古巷道狭长幽深,其结构错综复杂,有四方井巷、复兴巷、仁寿巷、酱园厂巷。这些交叉边接、互相通达的巷子,组成了镇远古城生生相息的血脉。走进巷中,城市的喧嚣顿时清融,仿佛回到那古老的时代,再现出明清时代的生活情景。小巷随山势爬坡上坎,转弯抹角。站在巷道中间,视线被弯阻隔,既看不见巷头,也看不见巷尾。

Tagg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