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谈村地处河北邢台市邢台县路罗镇。
英谈村三面环山,东面临河,靠山而居,整个寨子有红色山石砌筑而成,远望如一个红色城堡。古村最重要的特点是所有的建筑包括房屋、桥梁、水井、道路等,全部都是用石头砌成的,不仅如此,石板与石板之间只用小石板来嵌缝,外墙用黄泥来沟缝儿,可谓天然奇趣,完全是一个石头的世界。
作者: 古镇游
热贡艺术之乡–同仁古城
南禅寺寻访最老房子
五台山的古建筑以南禅寺最为古老,主体建筑为大佛殿,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为久远的木结构建筑,已有1200多年历史。
山西气候干燥是大佛殿保存到今天的主要原因,南禅寺孤寂地在深山中度过了千年,至今到访的客人依然稀少,这对于寺庙来说其实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南禅寺的建筑、塑像、砖雕均是稀世珍宝,我们与千年前的先人面对着同一尊塑像顶礼膜拜,跨越时光,时间仿佛静止,唯有那中唐大气洒脱之风扑面而来。
丝路要隘–固原古城
藏地英雄城–江孜
江孜城历史已逾六百年,比日喀则要长,地处西藏南部,是西藏地区重要历史名城,也是历史上商业、民族手工业和军事重镇。在江孜古堡旁的白居寺,全称“吉祥轮上乐金刚鲁希巴坛城仪轨大香水海寺”,这座古老的寺庙的特色是一寺容三派,兼容萨迦、噶当、格鲁三个教派,寺内供奉及建筑风格也博采众长,由近百间佛堂依次重叠建起的菩提塔,形成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天然浑成,相得益彰。塔内佛堂、佛龛以及壁画上的佛像总计有十万个,因而得名十万佛塔。
中国第一苗乡–施洞
施洞被喻为中国第一苗乡,地处清哺育下的苗族聚居地苗岭山脉余麓,距离台江县城约十九公里。
施洞的苗族舞蹈以踩鼓舞为主,是施洞苗族民间最传统、最常用的舞蹈,舞蹈者银饰盛装都参加,尽情展示他们多姿和含蓄的群体韵律。
湘南古民居精华–干岩头村
干岩头村地处湘南五岭山脉南麓,属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村院全部坐南朝北,依山傍水。
周家大院是古村的核心建筑,是一处雕汇技艺精湛的古民居群落,其历史文化含量非常丰厚,它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后裔于明中期迁移至此生息繁衍,历经二十六代近六百年的历史变迁,故得名周家大院,大院体现了古代建筑的风水思想:三面环山,前景开阔,两条小河汇聚于大院前方中间,河上有小桥,桥上有不同雕饰的栏杆。大院平面呈北斗形状分布,规模宏大。
自明代经清朝至民国初年,六座大院相继落成,以至形成现存规模。现存六大院落,始建年代最早的是“老院子”,时为明代中期(1450—1500年),而后,自明万历年间至明末崇祯年间,先后相继建成红门楼(尚书府)和黑门楼两个大院。至清道光初年,再建成“新院子”(老院子分支,周怀古之子,尹东先生所建),周希圣之九世孙周崇傅之子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建成子岩府,光绪三十年至民国初年,周俊卿后裔四大家(周粟榆、周大苏、周智颐、周大哲)陆续建成和完善“四大家族”院落体系。
大院正、横屋间有过道相通,便于通风,凉爽宜人,晚间关上门,各栋自成一体。外沿又建防护性围墙,有的还有炮楼,这样便于防匪防盗。宽敞的前后天井设计,采光十分科学,排水、防潮功能极其周全。
民间艺术之乡–朗德上寨
长角苗之乡–陇戛苗寨
彝族土司庄园–大屯
大屯距离龙场营镇四公里,在大箐山麓,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宅院,依山而建,坐东向西。它是国内仅存较完整的彝族土司庄园之一。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占地六千多平米,建筑布局层层深进,重重抬高,一亭一院一个景,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水榭楼台,亭亭玉立,有中国传统殿宇风格,也不乏彝家建筑的气派。这里的历史遗存有西花园和东花园,古色古香,环境幽雅。
古法造纸的故乡–香纸沟
香纸沟位于贵阳北部一条秀丽的山沟,几百年来这里是古法造纸的故乡。它是古老的蔡伦造纸术的民间博物馆,在这里,一座座古老悠远的造纸坊散落在溪边、涧边,距今两千多年的蔡伦造纸术一整套工序被完整地沿袭到今天,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土法造纸共有七十二道工序,包括破竹、捶竹、浸泡等,这种哦古老的民间技艺在当地已经传承了六百多年,200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石头堆砌的地方–镇山布依寨
镇山布依寨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寨子,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与花溪风景区相邻,沿花溪水库乘舟逆水而上可至,这里的布衣人家用石板垒砌起来,三面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