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芦村位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佛子镇,它被誉为“广西楹联第一村”,古村有三百多幅明清时期的楹联,内容有着鲜明的地方文化宗亲观念特征,格律工整,韵味无穷,这些传世楹联是大芦村民俗文化的深厚积淀。古宅中有三百多副明、清时期创作,世代承传,沿用至今的楹联。古宅中人逢年过节或喜事庆典,总是用鲜墨红纸将传世楹联重书一番,郑重其事地贴在约定俗成的位置上,几百年里从不更改。
古村现存四美堂、三达堂、东园别墅、双庆堂等古建遗存。
作者: 古镇游
千年瑶寨–南岗古排村
从第二道山门拾级而上,镶嵌“南岗”二字匾额的山门悬于头顶,有人坐在石阶上歇息。
南岗古排村位于广东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它始建于宋代,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为所存不多的古老原始的瑶寨之一。山路弯弯,纵横交错的竹水笕凌空高挂、别致古朴的吊脚楼、下作牛栏上作储粮的粮仓、原始工作的酒坊和榨油坊,这里朴素地展现着瑶族人千百年钱的生活风貌,它的一砖一瓦、一门一户都原汁原味没有随着时代的脉搏“进步”,与其说是被时代的车轮抛弃不如说这里是一个没有被“文明”的脚步践踏的净土。
南岗先只保留有200余人和368幢古宅,瑶居犹如天上人间,密密排排,重重叠叠,堆垒上山,往往是前面房子的屋顶和后面房子的地面平高,中间有一条走廊过道横街直巷吧家家户户串联起来,形成了瑶排古寨的格局。
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前美村
前美村位于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这里古老的潮汕民俗,典雅的旧日风情,陈慈黉故居是潮汕文化的缩影,壮观的陈氏祠堂让人迷恋它的神奇、通透和古老。
陈慈黉故居位于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陈慈簧故居有岭南第一侨宅之称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房子有2点54万平方米,建筑据说是典型的潮汕风格夹着一些西化的痕迹,用材颇为考究,地砖马赛克应属泊来,色调非常和谐,保存至今都没有不搭调的感觉。偌大一个宅院共有五百多间房,当时专门有一丫环管窗户,每天日出开窗,开到正午宅内窗才开完,而这时候又开始关窗,一直到日落,正好把窗户全部关完。整座房子就像一座迷宫,一进又一进,一层楼又一层楼,堪称岭南第一侨宅其中善居室是四大宅第中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共有厅室202间。 善居室于1999年按故居原貌重新修缮,并增设陈慈黉侨史馆,潮汕民俗馆,潮州工夫茶馆等,来这里参观,既可增长侨史、潮汕文化史、近现代建筑史等的知识,又可悠闲地进行旅游观光。
陈慈黉故居以典型的四进驷马拖车为主体,中西合壁,厢房则仿北京东西宫建筑,四周为双层洋楼。每座院落内部大院套小院,大居配小屋,既有点缀亭台楼阁、西式阳台,又有更楼哨台,通廊天桥。故居内雕梁画栋,也有名师名匠塑造的精美金木石雕。所用建筑材料,有东南亚各国风情图案的花纹的墙砖,地板砖;建筑形制古朴典雅、又富丽堂皇。
马形举人村–歇马村
歇马村的教子台,父母对子女的期望都写在了红纸上面。
歇马村位于广东江门市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建村于元朝至正年间,已有将近七百年的历史了。因为历史上出了众多的举人,村中至今竖立着大量“举人碑”、“进士碑”,现成为闻名遐迩的是旅游教育之胜地。在歇马村上建筑布局匠心独运,村场巷道扇状展开,巧藏“雄马”形神之内涵,百年老宅鳞次栉比,无不讲究“四水归堂”风格,处处透出古村落“风水”神奇美妙情趣盎然之韵味。这里的古屋建得极为考究,墙脚多以大理石砌成两米高,青砖砌墙,屋檐和屋脊以描龙雕凤的灰塑木雕、彩绘等装饰,精致美观,且歇马村还曾有20余间祠堂,至今仍保留6间,是恩平市古祠最多的村庄。其中,歇马最独具一格的是其巷道,有大小巷之分,13条大巷是男人出入活动的,被称为“男人巷”,14条小巷则是女人们纳凉聊天的地方,男人是不准进入的,被称为“女人巷”,是“男女授受不亲”的具体诠释。
古村生活富足康宁,寿星众多,是典型的长寿村,也是广东省文明村。
歇马村交通贴士:
1、驱车直达:走325国道的游客,进入恩平境内过圣堂镇约4公里(未到桥路收费站),留意路左边有“往歇马举人村”字样的指示牌,由此路进,走2.4公里左右即到景区;走开阳高速的游客,在圣堂出口下高速,走不远即到上述路口。
2、坐船到达景区:走325国道的游客,过了恩平桥路收费站再往前走2公里左右有一环形大花圃,留意路左边有“东成人民欢迎您”的路牌,由此路直入过桥左边即是景区码头,由此乘船欣赏河光水色至景区;走开阳高速的游客,在恩城出口下高速(不要在圣堂出口下),折往广州方向再走不远,见一环形花圃,留意右边“东成人民欢迎您”的路牌,由此路进,过桥即到景区码头。
孙中山诞生地–翠亨村
位于广东中山市南朝镇的翠亨村是伟人孙中山的诞生地,这里建有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记载着伟人出生和成长初期的社会历史环境。
孙中山故居旁边,就是中山市民俗博物馆,是一群古色古香的青砖黑瓦房,行走在青石版就的小巷中,幽幽凉风吹来,很有童年时代的感觉,感叹这些旧屋能够修旧如旧保护完好,实为后人之福,也是有赖伟人威望的庇护。民俗博物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民居展示区,它分为民居展和民俗展两部分,以文物展示为主,使参观者能身历其境,对孙中山成长初期的社会状况和风土民情有直观的认识。民居展示区将邻近孙中山故居的民房,复原、仿建了部分清末民初的民居,立体再现了翠亨村当年社会各阶层家庭的生活状况,使人们更深地了解这位伟大人物成长初期的历史环境,同时也让观众领略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部分民俗风情。
翠亨村开放的主要景点有: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听太平天国反清故事的雕塑、孙中山试验炸药处–瑞接长庚牌坊、翠亨民居展示区、翠亨农业展示区、中山鼎、警世钟等,逐步形成以“孙中山和他成长初期的社会环境”为主题,兼具历史纪念性和民俗性、立体而多元化的陈列展览体系。
围面古民居–塘尾村
塘尾村位于东莞石排镇,这里主要是明清市区古建,村落依自然山势缓坡而建,当地称村落为“围”,靠近池塘的显著地段为“围面”,塘尾村里围前三口鱼塘一大二小,分别代表蟹壳和两只蟹钳,围面的两口古井代表两只蟹眼,这样的村落布局意味深长,暗喻一只巨蟹守护着后面的村落和前面的千亩良田。
在水塘两旁的祠堂,大多用红砂石做基石,墙体多用红砂岩条石做墙基,门框也无不例外用红砂岩包砌。而墙体的色调则完全不同,豆青色的水磨青砖,红青相间,生动而不失庄重。
古村主要古建有古围墙、围门和炮楼,李氏宗祠、景通公祠、梅公祠、守善堂、宝卿家塾、七房厅、敦睦堂。另外还有古井十眼,分布在各巷道旁或民居、家祠天井内私家使用,井壁用青砖货花岗岩石砌筑。
莲花弄影柳枝柔–南社村
文乡雅集–碧江村
碧江村卫浴广东佛山顺德北镇大良北面十一公里处,古村宋代开始建村,明清时期为顺德四大圩镇之一,米行、造纸、腌笋等非常有名,是广州货物一大中转站。
置身于古村里感受到的可用“古、博、精、真”四字形容,古即古味厚重,一座古建一个时代即是;博即木雕、砖雕、石刻、灰塑、壁画应有尽有,以碧江金楼最为知名,该楼包罗了木雕艺术中所有手法;精如金楼楼内巧夺天工的金木作,有刘罗锅的清代字画、明清家具珍品,以及巨型铸铜壁雕等等;所谓真就是金楼景点“修旧如旧”,宅第内的所有生活用品、摆设、家具等等全部是与宅第主人有关的同时代的实物,如实还原当时情景和器物。
历史遗存还有泥楼、职方第、慕堂苏公祠、亦渔遗塾等等,碧江极具文化渊源,宋代开始出了二十六为进士和一百四十五位举人,名人有宋元中制科进士、太尉右丞苏绍箕等。
宁静的南诏古城–巍山
镬耳屋下文渊长–大旗头村
大旗头村在广东佛山市的三水区乐平镇,距离广州五十公里,古村清幽雅静,有两百多幢形制一致的清代镬耳形状封火山墙的青砖大瓦房,排列整齐,小巷纵横仿若棋盘,所有房屋的结构都是统一的。大旗头人历代重文,曾出过6个状元,而其修建者、清末的水师提督郑绍忠虽极善打斗却从未念过书。村中居民多姓郑,由清朝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初建,是粤中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清代村落。该村民居、祠堂、家庙、第府、文塔、晒坪、广场、池塘兼备,聚族而居,风格统一,布局协调。
大旗头村每间屋子的面积都不大,有的大屋还被分隔成了两个小间,单间的门半开半掩,小小的铁窗透出一些光线,并未把屋子照亮,只隐隐约约看到一些废弃家具,一种尘封已久的泥土味夹杂其中,刺激而又安宁。从靠近巷道的一侧门房退出,脚边不远处有一个形状酷似钱币的眼洞,这就是“金钱眼”了——这眼洞在彰显富贵的背后,却也非常实用。雨季,水可沿巷道滑下,进入眼洞,再通过暗渠汇入村前池塘。而头顶的官帽样屋墙,又叫硬山顶锅耳式封火山墙,人称“鳌鱼墙”,官帽两耳是厚厚的麻条石墙,可起到隔火的作用。这种具有珠三角地区特色的造型象征官帽两耳,后引申为“独占鳌头”的意思,只有拥有功名的人才能采用,后来在珠三角民居中被广泛采纳,远看墙体高耸严整,顿觉肃穆。
长江第一码头–丰盛
大鹏所城多将军–鹏城村
鹏城村地处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至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古城距市区约五十公里,是闻名的大鹏所城所在地,雄伟庄重的城门伟岸高耸,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保存完好,独具特色的清代“将军府”分布有序,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海防卫所。
明代大鹏所城有武略讲句刘忠、徐勋,清代的大鹏所城有赖氏“三代五将”、刘氏“父子将军”等,明清两代出了十几个将军,成了名副其实的“将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