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阳朔归义古城

消息传到了京城,皇帝早为“龙城” 、“天子圩”之举发了怒犯了愁,时常三天十六夜睡不着觉,现在又冒出个义军,更使皇帝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弄得六神无主。这时,有个谋士为他出主意说:南蛮讲究忠义,你对他好,他敬重你,你惹火他,天王老子他都不认,因此治南最好用南人;继而献上一策:把遇龙河那一片设县而治,县令就用当地有威望的绿林头目当。皇帝想想有点道理,别无它法,只好试一试。即命该谋士为钦差大臣,赐尚方宝剑前往阳朔。
钦差是个精明人,到了阳朔,先作了一番很深入的调查,了解到“义军” 的实力强,影响大,百姓拥护,其头领义仔武艺高强又是讲忠孝礼义的人,其母慧娘更是个知书识礼的女中豪杰。钦差有意请义仔出山作新县令,又怕义仔不答应, 遂心生一计:派人把义仔的外祖父、外祖母、舅父、舅母、表哥、表妹统统请到县衙住下,命其修书一封给慧娘义仔,晓以顺昌逆亡灭族的利害。慧娘获悉,原本她就不赞成义仔当绿林,打打杀杀的,早就有心劝义仔放下“屠刀”。现知父母兄嫂侄儿生命危在旦夕,急忙把义仔叫到跟前,嘱咐一番。义仔最听娘的话,即刻率军下山归顺了朝廷。
且说那唐朝的皇帝讲话还算数,即刻拨出银两,就在川岩下的田园中,圈了数亩地建新县衙,把原阳朔县属遇龙河以西的地方划归新县管辖。钦差请义仔当县令并向慧娘征求县名,慧娘思索良久:义仔归顺了朝廷又当了县令,期望他对国要忠对民要讲义,儿“义”媳“归’’, 期望“ 归义”夫妻恩爱白头偕老。于是,她建议取名“归义”县。钦差得知,连称:“妙哉,妙哉!”
义仔当了归义县令,亲率义军捣毁了“龙城”、废除了“天子圩”,招降了其余各路兵匪,使一方人们安居乐业。后来,阳朔县令升迁,建议撤消归义县,并举荐义仔当阳朔县令。朝廷原本设归义县是迫不得已,因为那地盘太小了。现在,义仔治理有方,是个人才,于是就准奏。 唐武德六年归义县被撤,重属阳朔县管辖, 义仔被任命为阳朔县令。就这样,归义县仅存在六年。
县衙迁走了,留下空城一座。归义城的人们对义仔母子给地方造福感恩不尽,又因为这里曾为县治,出了位县令,深感荣耀。于是,就立下规矩,要世世代代保护好城池。有个老学究把义仔住过的岩取名“读书岩”, 在县衙内的那口古吊井上, 刻下两个深深的石印“ 守旧”二字,期望人们永远记住这段历史, 守好这个旧县城,发扬义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