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详照片中的沈先生,发现他在生命中的每个阶段都微笑着。其中更有一幅动人的照片,是沈从文与张兆和夫妇二人晚年时,携手同游金鞭溪的合影,两人苍老但甜蜜不减的表情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爱的绝咏,演绎到了幸福的极致,其中那段尤为人所称道的“乡下人”的爱情佳话也是凤凰人极爱传诵的故事之一。20世纪初的那段爱情似乎没有随着岁月的更迭变迁而有太多变化,我只知道那些永恒久远的故事和那盼着归来人儿的翠翠依稀在梦里,在梦里……
这位乡土文学大师和翠翠一样也是在风里长养的,沈先生生在这贵州、四川、广西三省交界处,在感觉不到时间流逝的平和安适的小镇度过了他的童年,这片家园孕育出了他灵秀山川般的才情,纯美朴素的凤凰小城又赋予了他柔顺多情的个性。后来他选择了离开家乡,向着军队,向着社会,向着北京出走,沉沉浮浮多年后,他从地地道道的“乡下人”,终于有一天带着浓重的文人气质走上了文坛,他知道自己“开始进到一个使我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学那课永远学不尽的人生了。”
这个青年人写的新潮白话小说引起了胡适的注意,他很欣赏这个从湘西乡下来的小伙子出众的文学才华和捕捉生活瞬间的敏锐能力,他认为这样的人才不作讲师是可惜了些。讷讷的沈先生万万没有想到,他就是在那所第一次授课的学校,邂逅了与他结了一生善缘并携手相伴终老的“黑凤”—张兆和。大概是张兆和清丽脱俗、高雅中又不失质朴纯真的气质让沈从文一见钟情,像波涛一样汹涌的爱,随即就让这个年近三十的潦倒书生陷人了爱河,这叫人无力挣扎的情愫瞬间就没过了他的胸口。只是尽管沈先生的情书写得很勤快,但作为学生的张兆和只是用冷冷的沉默来回应这一切。
后来“爱情大使”胡适听说了此事,便表示要帮助沈从文解决难题。1930年一个夏日的午后,胡校长把羞涩腼腆的张兆和约到了客厅里。刚一见面,胡校长就大夸沈从文是个天才,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张兆和对胡适讲:“沈先生给我写这些信不好!”胡适笑着回答道:“有什么不好!我和你爸爸都是安徽同乡,是不是让我跟你爸爸说说你们俩的事?”张兆和被胡适讲得脸通红,说:“不要讲!”胡适很郑重地对她说:“我知道沈从文顽固地爱着你!”待得知了张兆和的态度后,胡适才缓和了语气,只是为沈从文叹了口气,说:“社会上有了这样的天才,人人应该帮助他,使他有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