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三)安居美宅(三)


三、历史悠久、拆装方便的帐篷式居所
帐篷自几千年以前在中国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许多少数民族的喜爱,那些以游牧生活著称的民族对它更是情有独钟。在浩瀚的内蒙古大草原,蒙古族牧民将它称为“蒙古包”;在辽阔的新疆牧场、哈萨克族牧民称其为“毡房”;而在一望无际的青藏高原牧场,藏族牧民则亲切地将它称作“帐房”。经过历史长河的不断洗礼,帐篷终于以“帐房”的形式成为藏族牧民的传统住房。藏族牧民最常见的帐房为黑色,所以过去国内外的许多考察者和旅行者都称其为“黑帐房”,甚至以此代指一些地区的藏族人。这种帐篷外的遮盖物是用耗牛毛捻线编织而成毡毯,内用一根横梁、两根立柱支撑,形成一座座或为长方或为椭圆的无窗帐房。帐房不但在搬迁和搭建上具有极大灵活性,其规格大小也是多种多样。此外,帐房的颜色其实也不仅仅限于黑色,还有洁白素雅的白布帐篷和造型华贵、装饰图案鲜丽的彩色帐房。帐房的式样也是不一而足,有平顶式,也有尖顶式,有马脊式,还有圆顶式。而那种帐顶恰似骆驼双峰的豹皮帐房更是令人啧啧称奇。
内蒙草原上的蒙古包和新疆牧场上的哈萨克族毡房与藏族的帐房有着异曲同工之效。奇特、明快的风格,使蒙古包外观典雅漂亮;简洁、省料的建筑工艺,又使蒙古包实现了建筑技术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 一件件拆装方便的“组件”,则使这种建筑随时可以迁移到他地。哈萨克族人的毡房以白色毡子建成,里面布置得十分讲究,所以被人们称为草原上的“白宫”。毡房的建造方法和装饰均具有浓厚的哈萨克民族特色,其主要构件均为就地取材,包括羊毛擀成的毛毡、红柳木栅栏、木撑杆、圆形圈顶和毛线连结编织的岌岌草帘墙篱。同蒙古包相同的是,这种毡房的拆装搬运也很便利。连接墙体和房架的彩带、精雕细刻的门框和色彩鲜丽的墙围,使毡房如同一座艺术殿堂一般美丽。
藏族帐房的规格
    藏族帐房有多种规格。小的帐房面积可以只有10平方米左右甚至3-5平方米,大一点帐房面积则可达二十多平方米,但这并非最大的帐房。在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的丹堆乡,有一座始建于1654年的柏尔贡巴寺,其大经堂、佛殿以及僧舍均为帐房,是座名副其实的“帐篷寺庙”。这座寺庙的大经堂用了80根木柱作为帐篷的支架,可同时容纳二百多名喇嘛集会诵经,景象极为壮观。更有甚者,青海海北州祁连县境内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时曾有一座阿力克大寺,寺内的帐房大经堂面积竟达数百平方米,可同时容纳近三百名喇嘛叩头诵经,规模更是无与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