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古渠与古运河(四)两汉时期的漕河

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
漕渠的通航能力很高,它一直是西汉中后期东粮西运的主要渠道,一般每年运输量在400万石左右,最高年份达到600万石,约为渭水运量的十倍。除航运外,它还有灌溉农田之利,溉田面积约1万顷上下,比白渠多一倍以上,约与成国渠相当。西汉灭亡后,关中对漕粮的需求大减,东粮西运的工作不再继续,漕渠因年久失修而逐渐湮废。
东汉迁都洛阳,东方漕运至首都的路线是由黄河入洛水,有洛水通过阳渠道洛阳城。阳渠为人工渠,相传是西周时周公旦所创建。洛阳虽有洛水可通黄河,但洛水大部分河段河床很浅,不便航运。为了使粮船直达京师,汉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河南尹王梁主持兴建运河,引洛水支流谷水注入洛阳城下,向东入巩川。由于谷水水量不足,运河线路设计亦不太妥当,运河虽然凿成,但是并不通水。又过了19年,到建武二十四年(48年),大司空张纯受命在京师附近再次修建运河。他吸取了王梁失败的教训,增加了运河水源,除谷水外,还引来了洛水干流。另外它还重新设计了运河线路,运河从宜阳东部向东延伸,环绕洛阳城的西面、南面和东面,再向东流,到堰师附近注入洛水。这一次修渠非常成功。这条运河被命名为阳渠。南方、东方、北方等地的粮船,经过邗沟、汴河、黄河等航道,沿着洛水、阳渠,就可以在洛阳城下靠岸了。
东汉最大的运河工程是对汴河的治理。从荥阳到泗水,汴河全长400公里。从西汉后期到王莽统治时期,由于黄河一再决口,鸿沟水运体系已经支离破碎,有些运道完全断航,汴河航道也经常受阻。从全国各地运入京城洛阳的粮食多来自豫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等地,这些州的粮食运到洛阳往往要走汴河。因此,东汉朝廷非常重视汴河的治理,其中永平十二年(69年)由王景、王吴主持的治河、治汴工程最为重要。汴河堵塞的根源在于黄河的泛滥,要治汴,得先治河。治汴工程主要包括改造渠口和筑堤、浚渠等。
    汴河引黄河水为水源,但是黄河主流在河床中不停摆动,单个引水口不能稳定地引入河水。为此,王景、王吴不仅修复了旧的水门,还建了新水门,实行多口引水。黄河是著名的多沙河流,又有丰、枯水期交替现象。要在黄河中取得足以保障航运的水量,同时又不至于失去控制导致漫溢,取水口工程至为关键。修建水门的技术在秦汉时期有所改进。西汉前期,水门只用木与土。东汉则垒石为门,以控制渠口,称作石门,更加坚固可靠,可以有效地调节引水的流量了。黄河洪水流量很大,即使汴口设闸控制,仍然会有过量的洪水进入汴河,汴河仍然会决堤成灾。为了增加汴河的安全系数。王景、王吴又在其.上游浚仪渠,用  “流法”将涌入的过量的水,有控制地排出堤外。他们还大规模地建筑河堤,深挖河床。经过这次治理,、汴河的通航能力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