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南粮北运的运输问题和加强对江南富庶地区的控制,元世祖忽必烈开通了从大都到杭州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元代从大都到杭州。有几条现成的水道可以利用:在长江以南和淮河以南、可以利用隋唐以来的江南河和扬州运河(邗沟);淮河以北清口(今淮阴)至徐州一段,可以利用黄河(原为泗水下游,1194年为黄河南徙所夺)。徐州以上,则循泅水至山东。河北境内,天津以南,可以利用御河(隋代永济渠。今卫河);天津以北,则利用流经大都以东道州的白河(今北运河)。这样,不能通航的地段就只剩下了大都和通州之间的25千米一段及御河和泗水之间的约200千米的一段了。
为了彻底打通南北漕运,元政府于至元二十年(1283年)在山东境内开挖了济州河,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又开挖了会通河,济州河从须城安山(今山东东平)到济宁,接泗水,入黄河;会通河从山东临清到须城安山,接济州河。约长一百二十五千米。这样就沟通了御河及泗水。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又在大都和通州之间开挖了通惠河。这样,北起大都(今北京)南到杭州全长一千五百多千米的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而且不再绕道开封了。它比隋朝的南北大运河缩短了九百多千米的航程。这条运河奠定了现在京杭大运河的基础。
一、郭守敬与通惠河
通惠河是由元朝杰出的水利工程专家郭守敬主持开挖的。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开始选线施工。从大都城北面约二三十千米的昌平到大都之间的地面高度、自西北向东南由海拔60米左右下降至海拔50米左右。而沙河和清河从西山山麓分别向东和东北流,会合后向东注入白河。这样,在昌平与大都之间存在着两条河谷低地,这两条河谷低地不利于引导昌平、西山一带的泉水向东南流贯大都。郭守敬通过实地考察和精确勘测,选定了一条路线。可以克服不利地形的限制而取得丰富的水源,这就是在昌平东南白浮村神山(即今天的凤凰山)筑堰截住向东南流的白浮泉泉水,开渠绕神山南麓向西行,然后转而南下。避开河谷低地,沿途拦截百泉、虎眼泉、一亩泉、马眼泉、冷水泉等,注人瓮山泊(又称七里泊,即今昆明湖)。沿渠所筑堤堰就是著名的白浮堰。再从瓮山泊开凿河道,与源出今西直门外紫竹院公园向东流的古高梁河相连,经今德胜门西水关入大都城,汇人积水潭(今什刹海、后海、前海)。再从积水潭开凿河道向东南流出文明门(今崇文门北),过大通桥,沿金代的闸河故道向东行20千米,至通州高丽庄与白河相接。这就是通惠河的全程路线,自昌平神山山麓至高丽庄,全长八十多千米。以瓮山泊和积水潭为通惠河的调节水库。今天我们在昌平城东南的凤凰山下。可以见到九个石雕的龙头,在数十年前还有汩汩泉水从龙口口中喷出,汇成一个大池。可惜今日已不见流水涌出来了。还能见到龙泉岛石碑。这里就是郭守敬开挖通惠河引白浮泉水为源的遗迹。分天京密引水渠的下游,从白浮经过阳坊、温泉到昆明湖的渠道和七百年前的这条引水渠走向也是一致的。
京杭运河(四)截弯取直定型来
Pages: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