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紫禁城的主要殿堂建筑上多用庑殿或歇山式屋顶。庑殿顶除中央的一条正脊外,还有自正吻伸向屋角的四条垂脊;歇山顶除正脊外,也有四条斜向的戗脊。在这些垂脊和戗脊上都可以看到装饰着数目不等的小兽,例如在太和殿、保和殿、乾清宫这些重要的殿堂屋顶上,各有九只这样的小兽;在中和殿、太和门、乾清门这些次要的殿门屋顶上,小兽减为七只。这是些什么样的小兽呢?以最多的九只为例:排在最前端的为龙,其后依次为凤、狮、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牙、斗牛。龙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形象,又是封建帝王的象征,位居第一名正言顺。凤为瑞鸟,后来成为皇后的象征,龙凤呈祥”表示吉祥。狮子为兽中之王,象征着勇猛与力量。马为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和生产劳力,早在汉代墓室的砖石上就有马的形象,天马、海马当属骏马,天马长有双翼,能飞腾。狻猊为狮子的别称。押鱼为大海中的鱼,属神兽。獬牙亦为神兽,《异物志》载:“北荒之中有兽,名獬芳,一角,性别曲直。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争,咋不正者”所以獬爹的形象特征是头上有独角,因为它能明是非、辨曲直,所以古代朝廷司法官按察使的官服上常绣獬牙像以示公正司法。斗牛为天上星座二十八宿中的北方斗宿和牛宿。这九只各具象征意义的小兽排列成行,在它们的前面还有一位骑在鸡上的仙人作为领头。由于太和殿为举行国家大礼的殿堂,在紫禁城诸座重要大殿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所以在它垂脊上的九只小兽之后又特别加了一只猴,称为“行什”以看作是一行小兽的压队者。作为封建帝王的宫殿,自然要将各种神禽瑞兽尽可能多地用来做装饰,但为什么要用九只呢?这与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有关系。古人认为天下万物皆分阴阳,男人为阳,女人为阴;天为阳,地为阴;数字中单数为阳,双数为阴;阳数是以九数最大,五数居中。所以在皇帝用的宫殿上应上应该用阳数中最高的数字“九”来装饰,以表示它的高贵。也有用居中的的“五数装饰的。这种装饰并非用“九”和“五”字的形象,而是采用九个或五个相同的装饰来表示。例如宫殿大门上的门钉数为九行九歹共计8枚;在大殿前后专供皇帝上下的台阶御道上用九条龙装饰;在紫禁城的内、外金水河上架设五座石桥,等等。所以在最重要的大殿屋脊上也用了九只小兽。按封建礼制,凡事皆分等级,太和保和殿用九只小兽,中和殿和太和门、乾清门就降至由龙到押鱼的七只小兽,御花园的亭、榭屋脊上只有五只或三只,到一些建筑群的院墙门上只剩下一条龙了。这样严格的等级制也只有在皇宫、皇陵、皇园等宫殿建筑上,或者在都城的建筑上得到遵行,但是离开都城的各地区就不这么严格了。
各地乡间建筑屋脊上的这类装饰则更是多种多样,没有什么规矩。在一些寺庙祠堂、戏台等建筑的垂脊、戗脊上也多有装饰,这里也有用小兽的,但其形象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其个数更无限制在云南西双版纳乡间佛寺屋顶的脊上用的不是小兽,而是一个个卷草梗叶,密密地排列在脊上,前端也不是骑在鸡上的仙人,而变成为一只形如公鸡的怪兽了。也有的用一条龙或双龙对峙爬伏在屋脊上做装饰;还有用回纹或植物卷草组成脊上装饰的。在四川乡间的一座寺庙殿堂屋脊上,竟看到用众多的器物做装饰。在各地乡村比较讲究的住宅里,主人总喜欢将他的心爱之物供放在中央堂屋的条案上,常见的是一只座钟放在中央,两侧有花瓶、瓷屏,还有湖石等小型盆景,主人用的笔、砚等文房四宝,铜制的水烟袋等等。有趣的是这些器物都被搬到屋脊上来了。如果说宫殿屋脊上的小兽装饰体现了封建王朝的规矩和礼法,那么在这里,真可以说是“无法无天”了。
南方寺庙建筑的屋顶四角多喜欢高高起翘,这种造型极大地减小了硕大屋顶的沉重感,它们形如飞鸟的翅膀,所以古人形容这样的屋角为“飞檐翼角”。在乡间寺庙、祠堂的厅堂、门楼上也多采:用这种飞檐。简单的只用竖立瓦片组成的屋脊延伸向上,形成尖角向上翘起;有的在屋角的顶端用鳌鱼倒立,鱼嘴衔屋脊,鱼尾直冲青天;还有的将仙鹤放在脊端,长颈尖嘴的仙鹤,仰望苍天,张翅欲飞,一座屋顶仿佛要被这成群的仙鹤带上青天了。
日期: 2016 年 1 月 12 日
古建装饰艺术:屋顶(三)正脊
正脊由于处于房屋屋顶的正面,位置显要,所以多有装饰处理。在北京紫禁城和皇陵、皇园的殿堂屋顶上,正脊多由琉璃件拼砌,为了保持宫殿建筑群体形象的严肃和统一性,除了有些起伏的线脚做装饰外没有其他的处理。但是在各地城市的寺庙、戏楼、会馆等公共建筑的屋顶上,正脊多有了不同的装饰。最常见的有佛寺殿堂正脊上的佛塔,其他寺庙正脊上的神龙、楼阁建筑等等。这些装饰多集中在正脊的中央,也有的向两边延伸,个别的达到整条正脊都满布装饰。在西藏地区的藏传佛寺屋顶正脊上,更有高高的宝瓶做装饰。宝瓶为佛教八宝之一,用在屋脊上带有佛教内涵。镀金的屋顶与竖立的金宝瓶,在西藏特有的蓝天衬托下,闪闪发光,成为藏族寺庙特有的景观。
乡土建筑屋顶的正脊和正吻一样,比城市建筑更为多样和丰富江南地区农村住房多为两面坡的悬山式屋顶,上覆青瓦,它们的屋脊只用青瓦竖立排列成脊,两头在正吻的位置微微翘起,中央用瓦片组成几何形装饰,虽然简单,但显得很灵巧。在一些祠堂寺庙的厅堂屋顶上,正脊做得比较讲究,除了脊本身有线脚处理外,有的将中段用砖或瓦做成透空的花饰,除美观外,还能减轻屋脊压在木梁架上的重量。多数厅堂的屋脊上都加了装饰,最常见的是龙,龙既为全民族的象征,民间又盛行龙文化,所以不论是拜神仙的佛堂、道观,还是祭祖先的祠堂、家庙,都喜欢用龙做装饰。这里有用整条龙爬伏或竖立在正脊两侧的,有在脊中央用双龙戏珠的。在福建、广东地区,多用陶塑或泥塑制龙,把神龙打扮得五颜六色;在四川,则喜欢用小白瓷片贴在龙身上,既像龙体上的鳞片,又增加了龙体装饰的坚固。
山西、河北农村的住房多用硬山式屋顶,正脊多用砖筑,每块砖上都烧制有花纹,它们相连成脊,组成一条雕花长脊。花饰多用植物花叶,有枝叶相连如流云者,有花朵紧密并列者,远观整齐划一,细看各不相同。在一组四合院住宅中,正房、厢房、倒座还使用不同花饰的屋脊,在统一中富有变化。但是在一些寺庙、戏台等公共建筑中,多在正脊上布置各种装饰。盛产砖、瓦且善烧琉璃的山西,多把寺庙殿堂的正脊全部用琉璃装饰,正脊两面满布琉璃花卉,正脊中央竖起一座亭阁,黄色的琉璃立柱,蓝色的琉璃瓦顶,连小亭顶上的正吻、宝顶都塑造得很细致。最复杂的应属前面介绍过的张昌壁村那座空王殿的正脊了。这条正脊全部用琉璃烧制,上面有神龙和凤游弋于花朵、行云之间。正脊中央放—座高耸的楼阁,上下两层都供有佛像,阁顶立着由宝珠组成的刹杆。楼阁两侧各有一块匾,上面题有施银善人和琉璃匠人的姓名,并书有建造空王殿的年月日期。匾的两侧为张口衔脊的龙头龙头上又承托着一只麒麟,下有基座,上立宝瓶。这种中央立楼阁,两侧有动物、宝瓶相配的组合装饰,有如三座山聚集在屋顶,所以当地称为“三山聚顶”,在山西不少重要的庙堂建筑屋顶上多能见到这种装饰。空王殿正脊中央装饰的两侧脊背上,还装饰着四位武将,他们都骑在战马上,四骑左右相对,一手勒马,一手扬鞭,纵情奔驰,形态奔放,动态极强。整条屋脊由蓝、绿、黄、白几色琉璃组成,尤其是其中的蓝琉璃色近孔雀翼毛颜色,故称孔雀蓝,比常见之蓝色更鲜艳夺目,在其他地区很难见到。据说烧制此种琉璃的工艺在当地已经失传。一条屋顶的正脊,不光采用了比普通砖瓦贵重的琉璃,还用了楼阁、宝瓶、龙、凤、麒麟以及武将等诸多形象,并且还记录了建殿时间、施银人和工匠的姓名,这的确是一条既有形象之美,又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花脊,它宛如一条空中的彩带展示在张壁村的蓝天之下。
在中国木结构房屋的建造过程中,将安放木屋架最高处的脊檩当作最重要的工序,因为安好脊檩就意味着房屋木结构框架的最后完成,所以人们将这根脊檩称作“大梁”。凡安放大梁都需要选择黄道吉日,请来最有经验的工匠,并举行专门的仪式,有的地方还:要在房屋中央开间的正梁上披挂红布,悬挂象征丰收的五谷小包等吉祥物。现在又把房屋的中央正脊装饰得如此隆重而漂亮,由此也体现了中国礼制中以中为贵、以高为贵的传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