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百岁宫,瞻仰应声菩萨


百岁宫始建于明代,原名摘星庵,后称为百岁宫,里面供奉着明代高僧海玉和尚的装金肉身,明万历年间海玉和尚在九华山搭草庐禅修,渴了饮山泉,饿了采食黄精、百合。他赤舌取血历经20年写就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一件稀世国宝,如今被藏于化城寺藏经楼。海玉和尚110岁时圆寂,坐缸三年而肉身不腐,遂被徒弟们装金供奉于摘星庵中,崇祯皇帝听说此事后,遂敕封海玉为“应身菩萨”。
穿过大殿来到肉身堂,这里佛香弥漫,如入菩提境界。在经殿里昏黄的灯光下,和尚安然静坐着,香客虔诚地焚香祈祷。堂前沿壁脚是一排红莲灯,在寂静肃穆的空间中摇曳着,长明不灭。肉身堂的莲花宝座上端坐着海玉装金肉身像。海玉菩萨披着大红的袈裟坐在里面,双手提起,仿佛要说些什么。关于海玉装金肉身的奇异姿态,有这样一个传说:康熙56年百岁宫后殿失火,庙里的僧徒赶紧把海玉的装金肉身请到殿外避火,却怎么也搬不动,在烟火凌乱之中,海玉突然显灵,双手一提,大伙便熄灭了,而此时大殿和伙房之外的屋舍已经全烧光了。后人便说这姿势正是海玉当年灭火的时候双手提起的姿势。自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金地藏王金桥觉示寂,其不朽的肉身被众徒奉为地藏菩萨以来,直到今天九华山上还有历代的肉身菩萨数尊,除了海玉和尚的肉身外,还有双溪寺大兴和尚的肉身、旃檀林明净和尚的肉身,通慧禅林仁义比丘的肉身,数量之多令人惊叹。

找寻靖江王城老城墙古迹

靖江王城
与靖江王城老城墙合影,追忆历史的足迹。
桂林城的历史是久远的,据市区宝积岩和甄皮岩洞穴发现的遗迹考证,至今一万年前,甄皮岩人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夏商周时期,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领地。桂林城在5000年的文明进程中,上演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然而,要了解这个城市的品性与格调,听她讲述她最个人化的往事,最好的方式就是穿越长满古树和青苔,却仍然驻守在市中心的老城墙,走入繁华了200年的靖江王城,去看看这个绵延了十一代的王朝的光荣与落寞。
靖江王城可以说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王城的后花园里矗立着几百年来为这座王城遮风挡雨的独秀峰。峰脚有月牙池,峰险池幽,正是这是典型的桂林山水之意境。这片风水佳地不仅见证了桂林城的历史,也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福祉和灵气。
从秦始皇北筑长城、南修灵渠开始,便有了桂林这个名字。到唐朝时期,名将李靖在独秀峰下构筑子城,从那时起,千余年来,独秀峰和王城一直是政府和学府所在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久慕独秀峰盛名,曾四次请求登峰,均因为他身份低微而被靖江王拒绝,徐霞客因此抱憾终生。从2003年开始,这块风水宝地才正式向市民和游客开放,为小城旧事打开了一个可以追索的窗口。

桂林–丽质天成,软玉温香


桂林是个慵懒散漫的城市,城市不大,她的美和魅力的散发,也有些漫不经心。她带着点真水无香的意味,像一个江边丽质天成、众人皆夸却不自觉于自己美丽的女子,自顾自地守着软玉温香的动人红颜,过着平淡的朝朝暮暮的生活,于是,你被她的美浸透心灵而感到心跳的节奏也是缓慢的。
桂林的美在于悠游,在于将自己的节奏从一个旅行者的匆忙和到此一游的功利心太重,轻松下来,自在地融入这座城市中。远近的山峦如水墨般清淡,悠缓的漓江如同正在漫步一样。这个城市的居民一大早起来,也散漫地在山间水边打着太极拳,山水就像是市民的后花园般让人亲切。出租车、公交车都不紧不慢地按着小城的节奏间行进着。桂林人大都不急着做早餐,大街小巷的米粉店一统早餐天下。

桂林龙胜周边旅游攻略


龙胜红瑶姑娘
龙胜温泉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十万平方公里,珠峰海拔约1060米,最低海拔约290米,公园以龙胜温泉为核心,主要有猴山,五剑山,鑫字山,棋盘山等十多座,大小山峰组成。
温泉位于龙胜县城东北32公里的矮岭西边,鲜活闪亮的热泉来自约1200米深处的岩层,从古藤垂挂的山腰上喷涌而出。温泉不带任何气味,不仅能直接饮用,而且口感极好。这里的热泉有天然冷泉自然调节温度,不必人工勾兑。县志记载:“盖温泉含有硫磺素,可治皮肤疮毒,水质洁白,无臭味。泉虽在深林,青莽之间,而远近游者仍不绝于道。”岩门峡漂流位于龙胜温泉旅游度假区内,全长约六公里,落差达78米,共18滩。
交通:可从龙胜汽车站,坐去江底的班车在温泉景区大门下车。

在乐满地体验快乐与刺激

兴安乐满地
乐满地源于英语的“romantic”一词的音译,即“浪漫”的意思,在这里有“使游客的快乐洒满乐园每一个地方”这一层抽象含义。无论是正处于热恋中的情侣,亲密的同学好友,还是一家老小、祖孙三代,在游乐园里都能找到各自的快乐,留下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整个园区由六大风格独特的主题区和曼陀罗园组成,六大主题区,分别是欢乐中国城,美国西部区,梦幻世界区海盗村,欧洲区以及南平南太平洋区,有极速动感大峡谷急流,泛舟,鬼屋逆行,碰碰车海盗船等20多项游乐设施,在这里你可以寻求惊心,刺激的快感,也可以享受肆意嬉闹的欢乐,
位于欧洲区的“圣战骑兵”是乐满地2010年最新推出的重磅武器,是目前世界上,最新最眩的大型游乐设施之一,如果你是一个玩乐达人,那一定不能错过。它像一个巨大的钟摆,左右摆动的幅度可达240度,将勇猛的“骑兵”们送到17米高空的同时,还在以每小时25公里的时速作360度的高速旋转,可以体验到强烈的失重感和离心力,令“骑兵”们晕头转向,惊魂不定。短短的两三分钟里,惊叫声此起彼伏。
“海盗船”和“轰天雷”应算是游乐场中的老牌经典,不用我过多描述,凡坐过的人感受自知。

一湾碧水载戈行–灵渠漫步

兴安灵渠
灵渠的一湾碧水氤氲的温柔气象,让人很难把她与秦朝的铁马金戈联系起来。然而,几千年前,正是这湾碧水,承载运输了秦国军队最重要的粮草,成为他扫平六合,统一中国的有力通道,从而将秦始皇的野心和权势推进更深远的南方。
“南有灵渠,北有长城”始建于秦始皇当政时期的灵渠,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军事航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平定南方,一统天下,遣大军南征。

见证丹霞之魂,畅游资源八角寨


八角寨又名云台山,因主峰有八个翘角而得名。由于其红岩赤壁、奇峰丹岩的地质特征,且层层叠叠绵延百里,因而被世人誉为“丹霞之魂”。“丹霞”二字,取自“色如吴渥,灿若明霞”之意,这种红色砂砾岩层19世纪初被我国地质学家发现并命名,也难怪她会有一个如此恰当并颇具古韵的名字,宛若外表温情娇媚却又不乏壮烈豪迈之气的东方女子。
从广西的山门进入景区,沿着山路上行,不多时便寻到一个岔口,两条路都可上到八角寨的最高峰。我选了左手边这条,看似稍显平缓,穿过一段幽静恬适的林荫步道,突然一座座拔地而起形如螺丝的巨大岩石展现在我面前,奇伟瑰怪,气势磅礴。也亏得筑路的工匠这等奇思妙想,竟将道路修建于山梁的脊背之上,随着山势迂回,险象环生。步阶不及一足之宽,攀至陡峭处,回望身后万丈深谷,不由让人心惊胆寒。与龙脊的陡峻崎岖相比,降龙栈道才更是可怖。山道筑于峭壁岩石之间,完全由人工沿着山石缝隙开凿出一条贯穿群山的小路。崖堑处只见木桥一座,最多可两人共行,再不能多载一人,踩在上面木板吱吱作响,略显单薄了一些。“上看穹窿遮天,下看无底深渊”,每处观望,妙不可言,瞬间忘记自己正“身处险境”。
上天脊,下天梯,走栈道,一路的幽洞密穴、奇峰怪石,应接不暇,不知不觉已到八角寨主峰脚下,乘兴攀沿而上,约半个小时登顶。山顶有一寺庙,名为天心寺,始建于宋明时期,香火鼎盛,来此朝拜览胜的香客络绎不绝,更有虔诚的信徒专程至此点上一支“龙头香”。八角寨的“龙头香”与世人熟知的武当山南岩“龙头香”有所不同,后者是工匠打造,而前者是自然天成。所谓“龙头”就是八角寨其中最狭窄的一角,长约二三十米,横空出世,峰尖好似昂首翘立的龙头,上接苍穹,下临深渊。通往龙头的山脊小径只一人宽,从顶部一路蛇行下走,时高时低,坎坷不平,无任何石栏铁链可以抓靠。拜香者必须手脚并用,匍匐前进,游走于阴阳生死之间,稍有不慎就会摔得粉身碎骨。不过,本是敬拜神明修养功德的好事,何苦拿自己的生命来做赌注,佛祖应也不赞同此危险之举吧。正午时分,晨雾早已散去,于峰顶一览八角寨全景,重岩叠嶂,青山如黛,大小螺丝栉次鳞比,此景便是“群螺观天”。若是清晨云雾缭绕时就又是另一番神奇景象,大小百余丹霞异石,酷似一群飞腾嬉戏的巨鲸,时而被云雾吞没,时而露出首尾,犹如“鲸鱼闹海”。

观龙脊梯田感悟人类智慧

广西龙脊梯田
龙胜的梯田又名龙脊梯田,梯田始建于元代,完成于清初,是世界杰出的稻作文化景观,可谓大桂林旅游圈里的一部立体田园诗,龙脊梯田概指广西龙胜地区方圆约660平方公里的梯田,由平安壮族梯田和金坑红瑶梯田组成,包含龙脊古壮寨(壮族),平安寨(壮族)、中六寨(瑶族)、大寨(瑶族)、田头寨(瑶族)、小寨(瑶族)等若干村寨。
龙脊梯田集壮丽与秀美为一体堪称天下一绝,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到山顶线条如行云流水,规模磅礴壮阔,所以人称“梯田世界之冠”,梯田修造在海拔300米至1100米之间,形成苍茫壮阔铺天盖地的梯田群体,由于山势险峻,密密匝匝的田块像片片龙鳞,镶嵌在磅礴高峻的“龙体”上,平安壮族梯田像条迤逦行进的长龙,金坑梯田则想条盘曲的巨龙。

漫步三江程阳风雨桥

程阳风雨桥
程阳桥风景区
风雨桥,侗族人称之为“花桥”、“福桥”或“风水桥”,与鼓楼、大歌并称为“侗族三宝”。侗族人喜依山傍水而居,黔桂地区溪河密布,有的绕寨而行,有的穿寨而过,所以村头村尾或寨中寨边必定都建有桥。若说侗乡第一桥,则非广西三江程阳风雨桥莫属,其技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实乃侗族建筑之集大成者,是目前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程阳桥如今闻名天下,应归功于郭沫若的一首七律诗–“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裂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难怪广西旅游业多年来办得有声有色有声有色,原来60年代便懂得请名人代言的影响力,请文人题诗倒比现在的电视广告来的儒雅,据说“风雨楼”的名字也是由此沿用开来。

行游山水间–龙脊梯田与八角寨

资源八角寨
资源八角寨
龙胜的龙脊梯田是这片土地上的一则寓言,桂林山水的美与和谐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和匠心独运,于是山如碧莲水若罗带,水绕山色,山居水上,水和山都出落得倾国倾城。
然而,龙脊梯田打破了这一最为经典的山水组合方式,这里的水和山,如同水乳交融般交错组合,梯田一级级直攀上云雾中的顶峰。日光雪色之下,山与水的合唱如同天籁之音,山的雄灵秀水的温婉在这重重叠叠让人惊叹的清晨梯田上得到了另一种形式的完美体现。
三江得名于境内的三条大江,即榕江、浔江,苗江大小七十四条河流纵横交错,滋养着万物生长也孕育着侗家文化。举世闻名的程阳风雨桥是侗族人的骄傲,向世人展示了侗族人的聪明智慧及精湛工艺,穿过风雨桥,走在侗族村落中,宛蜿蜒曲折的石板小路上,一面是吊脚楼吊脚楼木楼鳞次栉比,一面是稻田生机盎然,八个村寨紧密相连,一路贯通,好一派原汁原味的侗家田园风光!
折返回龙胜,再奔赴资源,中间的山路九曲十八弯,特别是在最后的几十公里,竟然绕出几百个弯道,几乎就看不见直线。据说这是因为当年修路的时候为了不侵占当地珍贵的耕地人们硬是在山腰上凿出了一条路来。
资江是资源的灵魂,这条充满灵气的江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漂流,正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农历7月12至14日,当地就会举办传统节日“七月半”河灯歌节,以唱歌、放河灯的形式寄托缅怀先人、消灾避祸的情思,人们自发携灯,沿河漂放。资源城的滨江道,成为观赏美景的最好的去处。夜晚,空中焰火似锦,江面万盏河灯齐发,场面蔚为壮观,伴以江面上飘荡的苗族姑娘的山歌成就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此行可以以新安为终点。这里是湖南的母亲河–湘江的发源地,另一条著名的河流–漓江也从此流过。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挥师50万攻打岭南百越,苦于远离中土,粮草难运,于是令史禄主持修建了中国最早的运河–灵渠.它连通了湘江与漓江,为北方的军事物资运往岭南地区提供了便利。此后,携交通之便利,兴安成为商贾文教重地,水街繁盛一时,漓江书院也因此而立。清代著名诗人苏宗经曾经这样形容水街:“径缘桥底人,舟向市中穿;浆棹挥波易,蓬窗买酒便。”如今,修复过的心安水街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石雕石刻,浓缩了桂北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展现了的秦汉建筑文化的精华。与城市融为一体的水街,杨柳依依,碧水潺潺,成为游人和兴安人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到东崖禅寺,体验云舫仙境


东崖禅寺是一处,建立在悬崖之上的名寺,传说地藏王初到九华山,常在东崖之上晏作诵经,这就是九华山旧志十景中“东崖晏坐”的由来。

沿着游步道过通慧禅林、闵公坟,穿过山林盘旋上行,便是去东崖禅寺的山路。路过通慧庵的时候,可以看见世界旁有一株巨大的枫树,这就是闵公坟所在。

上天台寺一览江南第一山


天台圣境
天台寺是九华山海拔最高的寺院,有“不到天台,等于没来”一说,天台晓日也是九华旧志十景之一。
接连几天九华山上的天气变幻无常,这一天依然没有见晴的意思。老街到凤凰松站的景区大巴上挤满了善客信众,一路盘旋上升到凤凰松站下了车后,便见那索道站前人山人海,一旁游步道上满是背着黄布香袋、提着油桶上山的香客,络绎不绝。我问一位提着桶油的大妈怎么还提着油桶上山,大妈说今天是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她们要上山祈愿,给菩萨进香添油。原来是赶上进香盛会了。
  
跟着香客们沿石阶迤俪上行,抬头就能望见悬崖峭壁之上云遮雾绕的拜经台、天台,似在咫尺,却山路迢迢。前行不久,便到了慧居寺。慧居寺最出名的是大雄宝殿中有三尊艺术造型在全山首屈一指的佛像。穿过彗居寺高低错落的屋舍,两旁竹林潇潇,杉林层层叠叠,犹如塔林。林海外的云中,万佛塔、东崖禅寺、百岁宫隐约浮现,像极了蓬莱仙境。
  
天渐渐地放晴了,太阳忽然撒下万丈光芒,照亮了朝圣的路。前边到了吉祥寺,大概是刚刚修建好了大雄宝殿,旁边还散落着一些砖木瓦石尚未清理去,鹅黄的外墙看起来是那么明媚。
再上行,山林渐渐地密了,光影斑斓,石径趋仄,行人香客都专注看着脚底的石阶,小心赶路。一位灰衣布履的年轻尼姑从后面上来,七步一合掌磕头,目光笃诚地走过山路天梯。峰回路转,前面峭壁上赫然见一座黄墙黛瓦的吊桥寺,吊桥通道即为翠云庵大殿的外廊,廊外便是云壑,险峻万千。吊桥寺下方,石径上青苔横生,临壑有摩崖石刻“江南第一山”,为民国十二年(1923年)安徽省省长许士英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