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村落的境界,还可以从古代诗歌中得到体现。
中国古代诗画同源,常常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肖驰在《中国诗歌美学》中说:“古代山水诗人与山水画家一样,是俯仰上下地区观照宇宙万象的。”稍有不同的是,中国诗学是“以小景传大景之情”,即“以小观大”;中国画学则是“以大观小”。山水诗是时间的艺术,山水画则是空间的艺术。“山水画往往从空间的有限突破以追求无限,山水诗则可以将时空的无限展现为空间的有限”,说明诗与画的追求目标是一致的。古人所谓“古人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李贽《诗画》中说“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诗不在画外,正写画中态”,对诗画之间的关系作了明确的表述。
东晋名士谢灵运的《山居赋》写道:“抗北顶以葺馆,瞰南峰以启轩。罗曾崖于户里,列镜澜于窗前。因丹霞以赤眉,附碧云以翠椽。视奔星之俯驰,顾飞埃之未牵。”可见诗中有画。
唐诗风格独特,朗朗上口,流传较广。明代人有心将唐诗的意境转化为画境,遂作有《唐诗画谱》。此书为明代黄凤池辑录,书、画皆为明代人据诗境所配,为诗、书、画三美合一的版画图谱。其中大部分属于村落意境之图。
李白的《村居》诗,描绘了一个初春时节的村落的境界:“径曲萋萋草绿,谷深隐隐花红。凫雁翻飞烟火,鹧鸪啼向春风。”
白乐天的《溪村》诗,也为人们展示了一个临溪村落的意境:“蒲短斜侵钓艇,溪迥曲抱人家。隔村惟闻啼鸟,卷帘时见飞花。”
王建的诗作《田园乐》,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桃花源式的村落境界:“采菱渡头风急,仗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张旭的诗作《桃花溪》中写道:“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作者以空灵之心深切地体味自然,又能以清幽婉转之笔触予以表现,从而给人们描绘出一幅引人入胜的村居图景。
清代诗人曹文植的《西递》诗:“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双洞左右环,群木高下密。曲径弯如弓,连墙若比栉。自入桃源来,墟落此第一。”则是对黟县西递村落意境的生动描绘。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村落以追求秀丽的山水风光、恬静的田园生活和理想的耕读环境为至真至美的境界。
中国古村落变迁的历史过程(三)古代诗画中古村境界
Pages: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