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神工的雕塑艺术

2.桥头神牛
在桥上雕刻牛的传统由来已久,民间传说大禹治水就曾经雕刻了一座石牛卧在水边。据考察,桥上雕刻的最早是犀牛,后来发展到耕牛。《华阳国志》记载:“李冰昔作石犀五头,以压水精,穿石犀渠于江南,名之曰犀牛里。后转二头在府中,一头在府市桥门,二头沉之于渊。”古人认为洪水泛滥、冲毁桥梁都是水怪兴风作浪的结果,于是人们在桥头、水边雕刻犀牛以镇压水怪。李冰在修都江堰时所刻的这五头石犀牛,大概是石雕中用犀牛的最早例子。现在,岸上的那三头石牛早已不知所终。沉在水中的那两头,其中一头仍在成都望江楼畔的江中,枯水季节可以看见;另一头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被起出来,放在了岸边,“文革”期间被埋在了路基之中。江中那头石牛,全身为红色砂石雕琢而成,其背部以上都已风化,没有头,弯曲四蹄卧在水中。关于这五头犀牛,杜甫曾专门作《石犀行》加以记载:“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自古虽有压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滥不近张仪楼。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修筑堤防出众力,高拥木石当清秋。先王作法皆正道,鬼怪何得参人谋。嗟尔三犀不经济,缺讹只与长川逝。但见元气常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祭。安得壮士提天纲,再平水土犀奔忙。”
桥头河畔所立之牛,不仅仅是石牛,还有铁牛。湖南茶陵县米江岸边就有一头体形巨大的铁犀,长2.1米,宽0.8米,卧高1.1米,重约七千公斤。这头铁犀是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年)茶陵县县令刘子迈铸就的,其目的也是希望借助神灵的力量来稳定米江的水势。
河南开封东北五里有个村子叫铁牛村。之所以叫铁牛村,是因为村里有明朝于谦所铸的两头“镇河铁犀”。它们足有三蹄,头有二角,呈蹲坐之姿,身形宏伟,体宽约一米,坐高约两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