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堑通途兴古道(2)桥兴八闽–通济桥

四、济世安民通济桥
据《泉州府志》记载,泉州临漳门外笋江卜有几座古桥,‘“泉,水国也,夹以两江。笋江绾西北水入海,有石笋、顺济两桥:洛阳江绾东北水入海,有万安、乌屿二桥,皆鞭石潜犀,力相伯仲”。其中,石笋桥的年代更为久远,最初建于宋。石笋桥又称通济桥,是泉州的名桥。据明朝朱鉴的记载,宋皇佑元年(1049年),太守陆广在石笋江修建了一座浮桥,就是石笋桥。嘉佑年间(1056-1063年),桥断,太守卢革与本观和尚共同重修了此桥,并在两岸修建桥亭,为桥题名‘“济民”,其寓意大概在于济世安民。至宋元丰元年(1078年),浮桥又断,转运判官谢重规再修断桥,并改名为通济桥。由于浮桥很不结实,非常容易受各种自然条件的破坏,通济桥建成后不久又毁。到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文会和尚改浮桥为石桥,前后修了将近十年,直到ll69年,这座桥才最终完工。修完后,全桥长75丈5尺(约251米),宽l丈7尺(约5.6米)。两侧没有护栏。庆元年间(1195-1200年),了性和尚在通济桥边又修了三座小石桥,与原桥相接,形成了现在的桥形。
宋朝王十朋曾作诗一首记录修桥过程,诗中有云:“五丁挽石投浩渺,万指山登峋嶙。辛勤填海效精卫,突兀横空廷海蜃。”五丁挽石,精卫填海,说明通济桥有可能是采用抛石筑基的方法修建的。

天堑通途兴古道(2)桥兴八闽–虎渡桥

福建虎渡桥
福建虎渡桥
三、虎渡桥重冠四海
    在福建的古桥中,安平桥最长,虎渡桥最重。虎渡桥又名江东桥,共有25个桥孔,横跨于福建漳州东40里(20公里)的柳营江上。桥的东西两边还各有一座桥亭。虎渡桥的中粱非常大,据有关部门测量,其中最大的一块花岗岩石梁长23.7米,宽1.7米,高1.9米,重约207吨。这在古今中外的桥梁建筑史上都是空前的记录。
    据《读史方舆纪要》引志记载,柳营江发源于九龙江,“九龙江水自华峰而来,注九江山下。为漫潭。两山如壁。流十余里,漫而不湍,渊而不测,即梁时龙跃处。南流经香州渡,又南经蓬莱峡。出两峡间,
亘虎渡桥,为东偏要害”。虎渡桥地处东西向交通的要隘,是唐宋以来泉州府通向漳州至广东的咽喉要道所在。在建虎渡桥之前,这里曾经有过一座浮桥,但是由于浮桥不安全,屡屡发生人畜落水的事故,于是就改建为木板桥,可是木板桥不能经久耐用,经常损坏,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不便。于是。当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木板桥再次被焚毁的时候,当时的郡守李韶捐钱50万,倡议修建石桥,侍郎颜颐中也捐助了资金,支持李韶的倡议,最后,大家决定任用前任郡守庄夏之子主持修建石桥,经过四年时间,建成了虎渡石桥。黄朴作《虎渡桥记》,以记录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