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祠堂在中国,历代封建帝王都十分重视对祖先的祭祀,祭祖先很早就成了国家重要礼制的内容。皇帝祭祖先的场所是太庙,在《礼记·典礼下》中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在朝廷营造宫室时,首先应该营造宗庙,可见宗庙在国家礼制中的重要地位。太庙有多大规模,在《周礼》中也有规定:古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天子祭祖的七庙分别为祭始祖、高祖、曾祖、祖、父的五庙加祭远祖的昭穆二庙。以下诸侯、大夫、士都规定不同数目的庙,只有庶人百姓不许设庙,而只能在自己家里祭祖。每逢清明,百姓带着祭品到长辈的坟地,在坟头立起一面白幡,招请祖先的灵魂来这里接受子孙后辈的祭拜。
每逢春节和祖辈的生日、忌日,都要在家中的中央堂屋设供,面对着祖辈牌位行叩拜之礼。这种状况到明代有了改变,因为朝廷越来越认识到,农村是国家的最基层,加强农村宗族的力量能够起到稳定民心、聚合国力的作用,所以逐步允许庶民百姓设庙祭祖了,这种在民间专门祭祖的场所称为祠堂。清代朝廷将宗族的功能进一步梳理,雍正皇帝在《圣谕广训》中明确提出:立家庙以荐蒸尝,设家塾以课子弟,置义田以赡贫乏,修族谱以联疏远可以说将这种功能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家庙即祠堂,它的功能是祭祀一家一族的祖先。在有的农村,把供同族子弟学文化的家塾也设在祠堂里,将供赡养贫困人家的义田也交由祠堂管理。续修族谱是宗族的一件大事,都由一族之长作出决定,选定有文化的族人,在祠堂内举行一定的仪式,宣告续修族谱的开始。如此一来祠堂的功能多样化了,它成为一个家族的政治中心。